JUPAS报名已经正式开启,不少同学对着一堆课程和院校犯了难:到底怎么选才不踩坑?今天,就带大家从三个核心层面梳理,帮你理清思路,避开选科误区~
JUAS志愿填报选科攻略
个人层面
选科前先问自己两个问题:喜欢学什么?哪类科目学得顺手?比如偏爱理科就多关注相关方向,擅长文科就聚焦对应范畴,别盲目跟风选“热门”,适合自己的才学得长久。
其次可以锚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用只盯着单一课程,不妨按“职业范畴”找线索:想往医疗行业走,就重点关注医疗相关范畴的课程;想进金融领域,就聚焦金融类选项,顺着方向找课程,目标会更清晰。
确定大致方向后,再对照具体课程的收生要求、自己的能力,给心仪课程排个优先级。
课程层面
很多课程名称看起来相似,实际内容、培养方向却差很远,选课前一定要做好“细节对比”:
先看课程本身的核心信息,比如内容结构,同是“管理类”课程,有的侧重企业运营,有的偏向公共事务。
教学模式也很关键,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还是有更多实践、小组项目?选适合自己学习习惯的模式,学起来更轻松。
再看和录取、就业相关的实用信息:学额多少会影响录取概率,要提前了解;拿自己的校内成绩对比课程过往收生分数,差距太大就别硬冲;部分选修科有成绩加权,能提高录取机会,这点别漏掉。
另外,毕业生能拿到的专业资格也很重要。
比如,有些课程毕业后能直接获得行业认可的资格证,对就业帮助很大;还有新兴课程(如人工智能、体育科技),未来发展潜力足,适合对新领域感兴趣的同学;想拓展国际视野的话,可以看看课程是否有海外交流计划。
院校层面
不少同学选校时会陷入误区:觉得只有“港三大”“港八大大”的课程才靠谱。
其实不然,自资院校开办的课程、SSSDP(指定专业/界别课程资助计划)的学士学位课程,同样受政府和业界认可,能大大拓宽你的选择范围,说不定里面就有更适合你的机会。
选校时还要关注“适配性”:一方面看院校的最新信息,比如是否开办了新的课程,有没有符合你方向的“新选项”。
另一方面要摸清院校文化和毕业要求。很多院校有“服务学习”计划,部分甚至要求必须参加才能毕业,提前了解院校的教育理念和规则,确认自己能适应这样的校园环境,避免入学后发现“不合适”。
结语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