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张文凭十分之一是假的:法国的学历信任正在坍塌?

一个15年假教师的离奇人生

2003年,法国南部普罗旺斯一所私立中学招聘了一名年轻教师。她出示了文学和历史硕士学位,举止端庄、谈吐得体。没人怀疑过她的能力。直到十五年后,大学档案馆的一次例行核查揭露了秘密——她从未获得过任何学位。她教过两代学生,批改过上千份作业,却连自己的毕业证书都是假的。

在法国,教育的神圣感一向根深蒂固:文凭是身份的象征,是知识的凭证,是共和国平等理想的一部分。可如今,连这最后的神话似乎也在崩塌。

根据法国权威机构 Verifdiploma 的最新数据,2025年在法国接受验证的30万份文凭中,有10%是假的。五年前,这个数字还是6%。AI的出现,让造假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1、AI让谎言变得“优雅”

“今天,一个候选人可以递交一份完美无缺的申请材料,而整份文件都是假的。”——Emmanuel Chomarat,Verifdiploma联合创始人,《费加罗报》2025年采访

在AI和图像生成技术的帮助下,伪造一张看似无懈可击的文凭只需几分钟。网络上甚至出现了成套的“文凭生成网站”:输入姓名、学校、年份,支付百余欧元,就能“毕业”。

对一些身处经济压力与就业焦虑中的人而言,这不过是“让履历更圆满”的小动作。Verifdiploma 的核查数据显示:

  • 一半造假者从未在所声称的学校读过书;
  • 另一半确实读过,但没拿到学位;
  • 还有25%至30%的简历含有虚假实习或伪造成绩单。

AI让谎言不再粗糙,它变得优雅、逻辑自洽,甚至带着二维码。

2、法国:在“信任文化”与“验证社会”之间

法国的教育与行政体系,长期建立在信任与个人隐私的哲学之上。在这个共和国传统中,国家不被鼓励去干预或怀疑公民的陈述。

这使得法国在学历验证上呈现出一种微妙的“放任”:

  • 企业招聘时,通常只要求候选人提供文凭复印件;
  • 高校录取国际学生时,也多半接受翻译件或第三方公证件;
  • 最关键的是,申请者只需签署一份« Déclaration sur l’honneur »—— 一纸郑重声明,表示所提供的信息“véridique et conforme”(真实、符合原件)。

这份声明在法国几乎无处不在:申请奖学金、租房补助、甚至入籍文件时,人们都会签。它象征着共和国对公民的信任,也意味着一种制度性的“自我证明”。

但这种以信任为前提的机制,也让验证成为灰色地带。即便法国学生拥有统一学籍号(INE),其学习记录可追溯——高校和雇主几乎从不主动核查。

在学校招生中,教师更关心的是成绩单上修了哪些课、分数如何;在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往往只看简历与面试表现。文凭真伪的验证,反而成为最不重要的一环。

这正是法国在学历验证领域长期落后的根源:在一个极度重视个人隐私和自由的社会里,“验证”往往被视为“怀疑”,而“怀疑”被看作是一种对人权的侵犯。

3、Verifdiploma:在“信任社会”里的“怀疑公司”

成立于2001年的Verifdiploma,是法国最早、也是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学历真伪验证的企业。它拥有超过2500所高校的官方数据库,覆盖全球2500万名毕业生,客户包括政府机构、跨国企业及部分高等院校。

公司创始人 Emmanuel Chomarat 的理念很简单:“我们不制造怀疑,我们建立信任。”但在法国,推行这种服务并不容易。许多人认为这家公司“破坏了社会信任”,让招聘变成“警察审查”。

然而数据说明了一切:2020年检测出6%的假文凭,2025年已上升至10%。连法国政府也开始与Verifdiploma合作,特别是在以下环节:

  • Visa de circulation(往返签证)验证:核查在法毕业生是否获得被高教部认可的文凭;
  • 外国学历认证:为中国、阿联酋等国家提供欧洲学位验证支持。

可以说,Verifdiploma 是法国“信任文化”与“数字验证社会”之间的过渡产物——它既代表怀疑,也重建信任。

4、AI造假与区块链防伪:信任的技术反击

面对AI带来的新型造假,一些法国高校已经开始自救。最具代表性的,是EM Lyon商学院

自2020年起,该校文凭全面区块链化——每份毕业证附带唯一的二维码,招聘方扫码即可进入学校数据库验证。仅2020年4月,该校就发放了2174份电子认证文凭。

类似的防伪系统正扩展到EDHEC、ESCP、X等校。但在法国大学系统中,这样的数字化仍属例外。多数院校依然依赖纸质档案、行政秘书和电子邮件确认。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法国社会,“验证能力”将成为新的教育分层:能被验证的文凭更有价值;可溯源的学历更具信任度。

5、对中国留学生:真学历的价值正在升高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这场“学历验证革命”反而是一种机遇。十多年来,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CSCSE)与 Verifdiploma 建立了合作,凡在法国获得学位的学生,其信息都可在两国数据库中交叉核查。

这套机制在法国本土并不普及,却在中法之间运行得极为顺畅。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留学生的文凭,如今比法国本地文凭更容易被验证、更具公信力。

未来的竞争,不只是“有没有文凭”,而是“你的文凭能否被国际系统识别、验证与追溯”。对于认真学习、真实毕业的学生来说,这反而是一种隐形的优势。

6、结语:从“信任危机”到“验证文明”

过去,我们相信文凭能代表能力;今天,我们首先要问——这张文凭是真是假?

AI让伪造触手可及,而教育的任务,反而变成了“守真”。

在法国,这场变革尤为微妙:它既是科技挑战,也是价值考验。如何在保护隐私的自由主义传统维护公信的验证需求之间找到平衡?

当AI能制造完美的假象,唯一真实的,或许只剩那份能被验证的学习痕迹,而不是那纸上的印章。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一文读懂DSE物理!物理科都考什么?

下一篇

南澳大利亚州顶级私立寄宿男女合校: Pembroke School彭布罗克学校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