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洛普研究公司最新发布的调查显示,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人类的整体情绪状况已经回升到前所未有的积极水平。
在调查中,芬兰人被评为全世界最少感受到愤怒的群体之一:仅有5%的芬兰人表示,他们在前一天感到过愤怒。
但与此同时,在贫困国家中,负面情绪却仍在快速蔓延。调查显示,最容易感到愤怒和悲伤的国家是非洲的乍得(Tšad)。
世界比想象中平静?
从公共舆论来看,我们似乎正处在一个“人人焦虑”的时代:收入、债务、远程办公、社交媒体、战争、特朗普……几乎每个话题都能让人心情沉重。
然而,这种“全球心理变差”的假设其实并不准确。至少从全球范围来看——人类的情绪,比疫情初期时更平和、更积极。
盖洛普连续二十多年追踪人类“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根据最新报告,包括《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在内的多家国际媒体都报道:
全球人们感受到的悲伤、压力、愤怒与身体疼痛,比2019年以来任何时候都要少;而体验到的快乐、满足和休息感,则达到疫情前以来的最高水平。
换言之,在经历了疫情带来的情绪阴霾之后,人类正在恢复到2019年前的心理状态。
不过,若把时间线拉长,画面就没那么乐观了——在疫情之前的十年间,人类已经逐渐变得更加悲伤、紧张、痛苦与易怒,而疫情只是加速了这一趋势。
144个国家的“情绪体检”
盖洛普此次调查涵盖144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约98% 的人口。研究者在每个国家至少采访1000人,询问他们在“前一天”经历了哪些情绪。
通过盖洛普的互动地图,人们可以浏览不同国家的情绪状况对比。
结果显示:芬兰人和越南人并列世界第一——最不容易感到愤怒。只有 5% 的芬兰人表示“昨天感到愤怒”。
对比来看:
爱沙尼亚:8%
俄罗斯:10%
挪威:11%
瑞典:12%
丹麦:13%而在欧盟内部,最容易生气的国家是西班牙,有23%的人表示自己前一天生过气。
在全球范围内,愤怒最多的地区集中在非洲、中东和南亚:
乍得(Tšad):47%
约旦(Jordan):46%
印度(India):31%
在这些“愤怒之国”中,往往伴随着其他强烈的负面体验。例如:
塞拉利昂(Sierra Leone)的人感受到全球最多的焦虑与身体疼痛,以及第二多的悲伤。
乍得人不仅最容易愤怒,还最悲伤、身体第二疼痛、第四担忧。
芬兰的情绪画像:冷静、克制,却不空洞
从盖洛普的数据来看,芬兰不仅愤怒指数极低,其他负面情绪的比例也明显低于全球平均值:
世界第8少的悲伤(8%)
第42少的压力(32%)
第22少的忧虑(29%)
第18少的身体疼痛(24%)
但在正面情绪方面,芬兰人并非“最快乐”的民族:他们在“享受感”排名中位列第53,“休息充分感”排名第72,“微笑或大笑”排名第68,但在“学习感”上排第4,在“受到尊重”方面排第21(高达95% 的人认为自己受到尊重)。
相比之下,
丹麦人最容易感受到快乐(93%),
越南人最容易感到放松(92%),
印尼人最常微笑或大笑(92%),
塞内加尔人最容易感到学习成长(82%),
而亚美尼亚人、墨西哥人与巴拉圭人最容易感到被尊重(95%)。
有趣的是,亚美尼亚虽然在“被尊重”方面名列第一,却同时是全球第三愤怒的国家(43%)。这意味着,“被尊重”的表象,未必带来真正的心理平和。
原文:https://www.aamulehti.fi/kotimaa/art-2000011584624.html?utm_source=amppar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