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爱德思宣布新增计算机科学这门学科!
但是目前官方放出的资料还不多,正式的考试大纲将于明年2月发布。但是教材节选样书已经公布了。
有家长看到消息后提问:它跟CIE以及AQA考试局的计算机科学有什么区别↓
为此,机构广州校区资深计算机科学教师马老师对爱德思以及CIE的计算机科学优缺点做出了非常详尽的解答,大家可以看一看——
从样书里,我们能看出爱德思对高中计算机课改革的哪些决心呢?
这门课与中国学生常考的CAIE考试局的计算机课又有哪些关键差别呢?
作为教了多年A-level计算机课的老师,我来带大家先睹为快!
CIE:往年的“唯一”选项
近年来,IT数码一直是最热门高薪的行业之一,特别是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增长最快,就业形势最好的领域。
因此在英国本科的申请中,计算机科学及相关的数据科学等专业热度一路走高。
2025年,剑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共收到99份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在所有专业中排第七。

大部分英本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录取要求中,都没有明确要求“计算机科学”这门课的成绩,但很多有志愿申请这类专业的同学都希望在高中选修一下这门课,为后续的深造奠定基础。
在国内主流的三大考试局——CIE、爱德思、AQA之中,只有CIE和AQA开设了这门课。且绝大多数中国大陆的考生,选考的都是《CIE A Level 计算机科学》(考试编号:9618)。
我根据五年多给不同水平的学员授课提分的经验,总结出了这门课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1)内容扎实全面,细节丰富,触及了计算机科学专业本科一、二年级的各门专业必修课的基础内容,为该专业的本科阶段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A2阶段有上机考试,检验考生在没法上网查资料的环境中,凭自身知识和经验完成较复杂的“编写程序并正确运行”任务的能力。这是所有计算机与数据相关专业的必备基本功。
缺点
(1)选材过于贴近“底层”(电脑等电子产品的硬件工作原理和内部系统)。对于除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以外的其它专业,如数据科学、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等,这些知识不是大一大二迫切需要掌握的。IT和AI行业的许多岗位对这些知识的要求也不高。
(2)在学习过程中,须记忆的内容太多,其中大部分都无法跟学生平时摆弄电脑、手机的经验联系起来,只能硬背。试卷上简答题、默写题占较大比例,使得它更像一门文科考试。

(3)编程思想的考题中,使用“伪代码”(pseudocode)和考试局自编的汇编语言指令。这些东西难以用电脑自动纠错并给出反馈,学习困难。

CIE计算机课本上讲解“冒泡排序”算法的伪代码。这种代码无法在电脑上运行
(4)内容过时。例如关于人工智能只有一个单元,且流于对技术的文字简介。
因此,从全球范围来看,《CIE A-Level计算机科学》与同考试局其它科目相比,A/A*率都是偏低的。
2025年6月,该科的A*率和A/A*率只有12.9%和30.8%,只有高数(28.0%和59.9%)的一半。
爱德思:教材中的新意
本次官方放出的《爱德思A Level计算机科学》教科书节选,有几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点:
对学科新发展的介绍
AS Unit 1的Topic 6《实现新技术》中,详细讨论了一些21世纪20年代以来的进展:
(1)数据科学:“大数据”与传统数据处理的差异,数据科学的主要技术(如“网络爬虫”),大数据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等。对申请英本“Data Science”专业和港本类似专业如香港大学的“计算与数据科学”(6999)的同学们,这些知识是大一大二专业课的提纲挈领。

“大数据的5V特征”
(2)人工智能:CAIE A2计算机也笼统地提到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但爱德思的教材以大了将近两倍的篇幅,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了AI的分类和有监督、无监督、强化学习等机器学习的分类。机器学习是当代英本申请者做EPQ研究的非常流行的工具。

“有监督学习”的示意图
(3)大语言模型:过去几年来,AI领域最为千家万户熟知的进展,就是像DeepSeek、“小爱同学”这样能跟人类自然对答的“聊天机器人”背后的“大语言模型”。爱德思的教材不仅讲述了大语言模型的基本框架,包括新闻里常提到的“数据蒸馏”、“训练集”等等,而且讨论了这类模型的局限性和偏差。

大语言模型的好处与局限性
可以直接在电脑上运行的程序代码示例
学习编程的最好办法,就是把教材上的范例代码手敲进电脑,亲手运行成功那一刻的喜悦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如果运行不成功,检查自己哪儿敲错了,也会印象深刻不再犯。
遗憾的是,CIE的IG和A level计算机课,都自拟了一套“伪代码”规范来描述编程基本思想和算法等。顾名思义,“伪代码”是没法在电脑上运行的,如果写得不对,只能由老师嘴上说不对在哪儿,比起“电脑报错”带来的印象是大打折扣的。
这次放出的爱德思教材样例上,完全没有出现“伪代码”,所有的编程思想、算法等示例都用流行的 Python语言编写。学生在自家电脑上安装了Python之后,照书敲进去就可以成功运行。学习效果和学习的“爽感”天壤之别。


左图:教材上的排序代码样例
右图:输入到电脑,成功实现“从小到大排序”的效果
国际高中计算机课另一个必备的知识模块是“汇编语言”,一种直接“微操”CPU的编程方式。但是真实的CPU太过复杂,不适宜高中生学习。
CIE考试局的解决办法是自己捏造了一套简化版的CPU架构,基于它学到的汇编语言知识无法直接迁移到真实的芯片上。
而爱德思考试局所教的,是大部分苹果产品所用的ARM芯片架构的简化版 ARMLite。它在网上有较为详细的资料 (https://esolangs.org/wiki/ARMLite),还有现成网站可以直接测试运行它的代码 (https://peterhigginson.co.uk/ARMlite/)。熟练掌握 ARMLite的爱德思考生,可以顺滑地进一步学习真实的手机、平板电脑的汇编语言编程。

上图:教材上的 ARMLite 汇编语言代码
下图:照着输入到网站上,模拟运行成功
现代化、接地气的工具
讲到“集成开发环境”,即程序员处理代码用的特制编辑器,CAIE教材上举的例子,都是十五年前的“上古”软件;而爱德思的教材上的截图中,是今天最为流行的VS Code。
其中部分Python代码示例的截图,出现了新版的Python IDLE的窗口。这些都是机构的学员在计算机课上被推荐学习、每天使用的软件,也都是他们走进大学、走上工作岗位将实际用到的软件。


左图:教材上对VS Code 软件界面的截图
右图:机构在计算机的演示课上使用VS Cod
爱德思的教材上,还专门花了一节讲“版本控制系统”Git。
今天,这是大学理工类专业下载和提交作业代码的主要工具,也是IT企业组织多人协作、开发和发布软件更新版本的关键工具。
麻省理工学院专门开了一门课《计算机教育中缺失的一课》(https://missing-semester-cn.github.io/),讲授传统CS类专业“不教,默认大家都会,但其实很多新同学没掌握”的技能,其中就有Git。

教材上列举这门课要用到的开源软件
以上这些软件,不仅是计算机系的大学生每天要实际使用的,更是IT类技术岗位大部分上班时间都面对的。爱德思计算机课从高中起就对它们进行介绍和启蒙,可谓用心良苦。
总结
从已经发布的材料看来,《爱德思A Level计算机科学》是一门朝气蓬勃的,紧跟时代的课程,力求为21世纪20年代的计算机、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专业的同学从高中起做好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铺垫。
更具体详尽的介绍评估,特别是与CAIE的优缺点比较,还要等完整版课本和考试大纲发布之后才能做出,我们将第一时间带给读者们最新的消息和评论。
最后,“我心动了,想考爱德思计算机,但我们学校是CIE考试局的,不想转学去读爱德思,怎么办?”来机构读个人国际学校吧。机构个人国际学校的一大优点,就是不同的科目可以分别选择不同的考试局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