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申港前三?先看一组关键数据:被录取的学生里,85% 以上至少有 2 项背景提升项目。
有人会问,竞赛是必选项吗?其实现在标化成绩卷到极致,想让招生官记住你,靠竞赛打造差异化是重要方式之一。而 AMC 竞赛刚好踩中需求,既有高含金量,还能反哺校内成绩。想知道 AMC 怎么助力港前三申请?接着往下看~
01港前三青睐什么样的学生?
港前三对学术成绩的要求极高,尤其是与目标专业相关的核心科目。以数学和金融类专业为例,学生通常需要在 A-Level/IB/AP 中取得数学 A*/7 分 / 5 分的成绩,同时搭配高数、物理、经济等科目。
以下根据港前三学生录取背景来看:
W同学: GPA3.89,AMC12 前 5%,同时通过 STEP 考试和 EPQ 项目(基因编辑技术研究)强化数学背景,最终被港中文经济专业录取。
L同学:AMC12 全球前 1%、NEC 全国决赛资格及 EPQ(意外事件对保险定价的影响),成功被港大精算专业录取。
S同学:SAT 1450+;托福100+;AMC12 全球优秀奖 11年级 ;HOSA 生物与健康未来领袖挑战赛 国家杰出荣誉奖;NEC 全国决赛。最后拿到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录取Offer。
综上所述,港前三青睐 “竞赛 + 学术” 双优的学生,AMC 常与其他数学或金融类竞赛,如 Euclid、NEC、HiMCM结合,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02AMC竞赛如何助力申请?精准定位竞赛成绩
在简历的 “荣誉与奖项” 部分,直接标注 AMC 成绩及全球排名,并加粗关键数据。若未获奖但表现突出的学生,可强调 “前 15%,超越年级平均水平”,结合校内数学成绩佐证学术潜力。
与专业课程相关联
数学/计算机:突出代数、几何、组合数学等模块的解题能力,并说明这些能力如何支撑高等数学或算法设计课程的学习。
金融工程/精算:强调概率统计、量化分析能力,并举例说明如何将其应用于金融衍生品定价或风险评估。
跨学科专业:结合 AMC 中的逻辑推理与编程经历,展示数学与技术的融合能力。
个人“故事”的打造
港前三招生官对学生背景的信任度高度敏感,尤其关注成绩是否真实反映能力。以 AMC 中的具体题目或备赛经历为引子,描述认知突破,结合目标专业,说明 AMC 如何铺垫学术路径。
另外,IB/AP/ 国内课程学生若想证明数学深度,AMC 是最佳选择。港大明确要求部分欧洲课程学生提交 SAT/ACT 作为补充,而 AMC 成绩可等效替代,甚至更具说服力。
03AMC竞赛规则

AMC 由美国数学协会(MAA)主办,至今已有超过 60 年历史,其命题和评分体系具有高度专业性和公正性。全球每年有超过 6000 所学校、30 万名学生参与,是全球参与人数最多的中学数学竞赛之一。
🎯AMC8:面向8年级及以下,14.5周岁以下的学生,考试形式是在40分钟内完成25道选择题,满分25分,答对1分,不答或答错不得分。核心考察整数、分数、百分数、比例、基础几何、概率统计、逻辑推理等内容。
🎯AMC10:面向10年级及以下,17.5周岁以下的学生,考试形式是在75分钟内完成25道选择题,满分150分,答对6分,不答得1.5分,答错0分。考察代数、几何(三角形与四边形)、数论、排列组合等,不含微积分等内容。
🎯AMC12:面向12年级及以下,19.5周岁以下的小学生,考试形式和AMC10相同。考察内容包含AMC10的所有内容之外,还包括进阶代数、几何、数论、组合及复数、对数等内容。
04AMC竞赛高效备考
在AMC 的高学术门槛下,从复杂题型的快速破题,到思维盲区的精准突破,每一步都考验着知识储备与思维深度,不少同学常因找不到适配的进阶路径而陷入瓶颈。
机构推出了AMC8/10/12培训课程,为不同阶段的你量身打造 “成长阶梯”,用系统化专业体系打破进阶壁垒。
机构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4-8人小班/一对一授课
✅授课模式:线上/线下(深圳)同步开课
✅授课语言:中英双语教学/纯英文授课

机构师资
机构导师团队均为海内外名校背景,深耕 AMC 教学多年,不仅熟稔竞赛考点,更懂如何帮学生突破解题瓶颈;所带学生 AMC 获奖率超 91%,大批学员成功冲刺高分奖项!
机构课程亮点
💡运用学习金字塔: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设置翻转课堂:课前督促学生复习上节课内容,课中可在自习室或借助classin等教学工具,提前预习;课后设置学生提问、讨论等环节。
💡贯彻费曼学习法:结课环节邀请学生从刁钻的角度“为难对方”
💡以赛代练:延伸学习校内课程,一门课程提高两门成绩。
💡学真正的数学:学习培养数学思维
💡培养深度思考:带来成绩巨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