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ollege Board (CB) 官方发布2025年SAT成绩报告,这份覆盖SAT、PSAT/NMSQT、PSAT10及PSAT8/9的权威报告,不仅揭示了全球200万考生在SAT全面转向机考后的首秀表现,更为美本申请者提供了关键的备考与申请参考。
结合报告核心数据,老师从参与度、分数表现、群体差异、专业意向等维度,为大家梳理了关键信息,计划申请美本的小伙伴,可以准备起来了!
一、整体参与度:考生人数重回200万,机考成绝对主流
2025届SAT迎来标志性转折——全球考生人数自新冠疫情后首次突破200万大关,达2,004,965人,较2024届增长1.6%,标志着SAT在数字化改革后重新获得广泛认可。
信息来源SAT官方报告

其中,97%的考生选择数字SAT考试,无论是操作流畅度、考位供给还是成绩反馈效率,新考试形式已实现全面普及,中国考生可放心适配机考的 “碎片化刷题”“自适应难度应对” 等备考策略。
二、分数表现:均值回升但未达疫情前,基准线达标率下滑
2025 届考生全球平均总分为1029分(阅读与写作 ERW521分、数学 Math508分),虽较2024届相比小幅提升,但与2019届疫情前水平(ERW531 分、Math528分)仍有明显差距。
信息来源SAT官方报告

更关键的“大学基准线”(ERW480 分、Math530分)数据显示:仅39%的考生同时达到两项基准线,远低于2019年的45%。
这一趋势对中国学生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 若能突破基准线甚至冲击高分,将在全球申请者中形成差异化优势。
三、分数分布:高分段竞争集中,亚裔成 “高分主力”
从总分分布来看,全球考生呈现 “中间集中、两端稀疏” 的特点:
- 1400-1600高分段:仅7%考生进入,是冲刺顶尖院校的 “关键区间”
- 1200-1390分段:占比18%,为申请美国Top50 院校的主流分数
- 1000-1190分段:占比 28%,是全球考生的 “平均水平区间”。
亚裔仅占全球考生11%(217,459 人),但在1400-1600高分段占比达26%,平均总分高达1229分。
此外,有35%的亚裔学生在数学部分斩获700分以上,ERW部分也有23%的亚裔学生达到此水平。
信息来源SAT官方报告

高分的背后意味着中国学生需面临“亚裔内部内卷”—— 冲击Top30院校,1500分已从 “优势分” 沦为 “基础线”。
四、群体差异:性别、家庭、专业,暗藏 “分数密码”
性别差异:男生数学强,女生 ERW 稳
2025 届考生中,女生(1,004,102人)略多于男生(990,752人),但分数差异显著:
- 男生平均总分1035分,数学平均分515分,优势明显
- 女生平均总分1021分,ERW 平均分522分,略高于男生(520分)
家庭背景:父母教育水平与分数 “强绑定”
家庭教育资源对 SAT 成绩影响深远,父母学历与考生分数呈严格正相关:
- 父母为研究生学历:考生平均总分1177分,双基准线达标率 66%
- 父母无高中文凭:考生平均总分874分,双基准线达标率仅 15%
两者差距高达303分,这直观地反映了家庭教育资源、文化资本对孩子学术成就的深远影响。
专业意向:实用主义主导,热门专业分数门槛明确
在专业选择上,2025届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最热门的五大意向专业分别是:商科与管理(18%)、卫生及临床医学相关(16%)、工程(14%)、生物与计算机科学(11%)以及视觉与表演艺术(11%)。
信息来源SAT官方报告

五、美本院校要求:Top30分数底线清晰,政策差异需警惕
尽管部分院校仍推行 “标化可选”,但顶尖院校的录取中位数分数持续走高,申请前务必核对目标院校官网,避免因政策误判错失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