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起对牛津大学建筑的印象,你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会是哪一幅画面?
是那座以圆形穹顶静静俯瞰城市的瑞德克利夫图书馆,在流转的时光中凝成一道学术的剪影?
还是莫德林学院钟楼上那些攀缘了几个世纪的石藤,与彩绘玻璃一同斑驳了岁月的纹路?
又或者,是基督教堂学院里那间因《哈利·波特》而闻名遐迩的餐厅,仿佛只要推开大门,就能听见魔法在廊柱间低语?
牛津的校园,本就是一部用石头写成的编年史。不同时代的建筑在这里并置、对话,将厚重的历史、卓著的学术与日常的烟火气糅合在一起,织成了一幅庄严与生机并存的人文画卷。
近日,这座以古老著称的学府再次展现了它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两栋全新的教学大楼正式落成,在延续学院派建筑典雅气质的同时,也注入了鲜明的现代设计语言。
生命与思维大楼
The Life and Mind Building
10月15日,牛津大学在官网发布公告:学校耗资2亿英镑的生命与思维大楼(The Life and Mind Building,LAMB),这一世界级教学研究设施已于2025-2026新学年开放使用。
1、当生物学遇上心理学
牛津造了一座“思维实验室”
LAMB自2021年动工,预计于2025年底全面开放。届时,它将容纳近1400名学术、科研及支持人员,并成为约1000名本科生的主要教学地点。

大楼内部提供超过269,000平方英尺(大约25,000平方米)的变革性空间,新的研究设施包括睡眠实验室、虚拟现实和运动实验室、实验教室、多感官实验室、屋顶温室、先进植物科学和受控环境实验室的许可设施,以及一个专门的大学植物收藏之家,其中包括大约100万份标本。
世界级生命科学实验室集群
通用生物学实验室:配备最先进的仪器,支持从分子到生态系统的各类研究。
温室与植物生长室: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下培育和研究植物。
二级生物安全等级实验室:用于研究中等风险的病原体。
植物标本馆:珍藏和研究植物标本。
先进成像中心:集成各类高分辨率显微镜和成像设备。
尖端实验心理学研究空间
睡眠实验室:研究睡眠与梦境的神秘关系。
虚拟现实和运动实验室:打造沉浸式实验环境。
多感官实验室:探索人类感知的边界。
实验教室:为不同年龄段研究对象设计的专业测试空间。
牛津大学修建LAMB,核心意义在于通过打造一个跨学科的物理空间,主动应对现代科学研究的复杂挑战,并将大学的未来发展导向深度融合与合作创新的新范式。
2、建筑三大亮点:
牛津构建的“超级平台”
具体来看,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打破学科壁垒:
大楼将实验心理学系和生物学系整合在一起,旨在打破传统学科界限,通过共享尖端设施,促进思想和方法的交叉融合,为催生颠覆性的解决方案提供沃土。
应对前沿科研需求:
现代心理学和生物学研究高度依赖协作与集中化的尖端设备。这座大楼提供了世界级的实验室集群和先进的研究空间,满足了从分子到生态系统、从人类认知到社会行为等广泛领域的科研需求。
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
作为牛津大学史上最大的建筑项目之一,这座大楼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扩张,更象征着这所古老学府对科研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即将跨学科协作视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关键,并据此重新规划了其学术空间。
总而言之,生命与思维大楼是牛津大学为应对未来数十年科研挑战所构建的一个“超级平台”,它通过空间设计与学术理念的创新结合,旨在激发跨学科的协同效应,它将催生新的研究领域,培养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复合型人才,最终推动科学前沿的突破。
苏世民人文中心
Stephen A. Schwarzman Centre for the Humanities

2025年10月13日,苏世民人文中心(Stephen A. Schwarzman Centre for the Humanities)在牛津大学正式启用。这座中心的诞生,得益于慈善家、黑石集团联合创始人苏世民的慷慨支持——1.85亿英镑的捐赠,是牛津大学近代史上最大的单笔捐助。
1、牛津文科专业迎来“空间革命”
这座最先进的建筑群将首次把牛津大学国际知名的文科专业集中在一起:
○ 英语语言文学系
○ 历史系
○ 语言学系
○ 语文学与语音学系
○ 中世纪与现代语言系
○ 音乐系
○ 哲学系
○ 神学与宗教系
这栋建筑内部又包含了哪些空间与设施呢:
学术空间:
除了为八大学院和两大研究所提供先进的教学与研究设施外,全新的博德利人文图书馆将为师生提供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宁静的研习环境。
公共表演空间:
拥有500个座位的Sohmen Concert Hall,将为古典与现代音乐的演绎提供完美的声学体验。
Sohmen Concert Hall
250个座位的剧院和一个黑箱沉浸式表演空间,将成为戏剧、舞蹈和实验艺术的摇篮。
专业的舞蹈室和电影院,丰富了艺术表现的形式。
文化与社交空间:
展览空间将定期举办各类艺术与学术展览。
贝特乐器收藏馆(Bate Collection of historic musical instruments)将在此设立新家,向公众展示其珍贵的历史乐器。
咖啡厅、酒吧和广阔的花园,为师生和公众提供了休憩与交流的理想场所。
明年4月,苏世民人文中心将举办为期两天的免费公众开幕节庆(2026年4月25-26日),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舞蹈团、音乐家与思想者共同表演与对话。
2、人文与AI的跨界对话
此外,该中心还将容纳2019年作为该中心宣布的一部分而成立的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所、牛津互联网研究所。这意味着,牛津正在打破传统学院壁垒——
让哲学家与计算机科学家共享一个会议室;
让语言学者与AI专家共同研究机器翻译的语义逻辑;
让音乐学与心理学、认知科学有了新的交汇点!!
正如捐赠人苏世民所说:人文和伦理学的研究对于解决社会面临的最根本问题至关重要,包括人工智能的影响。自那时以来,变化的步伐愈发加快,这使得这些问题变得更加紧迫,也进一步凸显了牛津大学在全球引领当今动态世界方面的重要性。
这两栋新建筑的落成,不仅是牛津对未来的投资,也是对每一位有志学子的邀请——在这里,你将不只是学习知识,更是参与创造知识的前沿。
或许就在明年秋天,你将漫步于映照着古老塔楼的玻璃幕墙之下,在挑高的中庭里与教授相遇,让思想的火花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空间里碰撞、生长。这不仅是进入一所顶尖大学的机遇,更是步入一个正在思考并塑造未来的广阔世界。
此刻,这份未来的邀请函已随时间的更迭而至:现在正值11月初,待到本月中旬,牛剑各学院将陆续发放面试Offer。而现在正是准备面试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