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了一个ED害惨一整所高中?

2025年10月,一条看似冷门的教育新闻,在美国顶尖高中升学圈引起了“地震级”的震动。

起因是这样——一名来自科罗拉多州私立名校 Colorado Academy 的学生,在通过 Tulane University 的 Early Decision(ED)早期决定计划被录取后,最终违约没去。

于是,Tulane 做出一个罕见但极具威慑力的决定:封禁这所高中的所有学生在下一轮申请季提交 Tulane ED。

毁了一个ED,害惨一整所高中?

也就是说,哪怕你是无辜的高三学生,只因“学长违约”,就被直接关上了通往名校的 ED 通道。

这是“高等教育版连坐”吗?是 Tulane 脾气太大,还是 ED 本就“玩不起”?

一纸违约,如何烧到全校学生?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次 Tulane 大爆炸的时间线:

1、Colorado Academy 一名学生通过 ED 被 Tulane 录取;

2、但在入学确认前选择违约,未前往就读

3、2025年10月26日,《纽约时报》曝出 Tulane 对该高中实施“整校封杀”,禁止下一届提交 ED。

要知道,在美国大学录取中,“对一所高中实施ED封禁”几乎前所未闻——尤其是像 Colorado Academy 这样声誉卓著、年学费高达 $40,000+ 的顶级私校。

而 Tulane 选择“连坐处理”,其实并不是头脑发热,而是想借此释放一个明确信号:

“我们不接受 ED 违约,也不欢迎不守信用的申请者。”

这其实更像是一次“对全国升学系统的警告”:如果你们不严肃对待 ED,那我们也可以动真格。

在升学辅导圈,一个博客也指出:“Colleges & universities track which high schools follow through on ED commitments. If students from a particular high school keep breaking ED agreements, that school may lose the opportunity to submit future ED applications…”

这意味着你选 ED,不只是你个人的选择,也是所在高中“信任积累”的一部分。

Colorado Academy 的升学指导主任 Sonia Arora在出事后被打得措手不及。面对突如其来的整校禁令,她只能在一个全国升学顾问邮件列表中“发帖求助”,问同行:你们学校有遇到过这种事吗?这到底该怎么处理?”

更离谱的是,她甚至开始琢磨,要不要让下一届的学生在申请材料里偷偷“打补丁”——比如写上:“其实我本来也想ED申请 Tulane 的……”然后祈祷招生官看了心软。

而另一边,Tulane 大学面对舆论毫不示弱,直接在发给《纽约时报》的声明中“回呛”:

“Colorado Academy 没有履行对 ED 协议的责任。临时反悔却不给解释,严重影响了那些因为 ED 配额限制而错失机会的其他申请人。”

毁了一个ED,害惨一整所高中?

他们还补充说,禁止一整年是为了给高中升学顾问“腾出空间”,来完善流程、教育学生:“你在签字前得明白,这不是闹着玩的。”

Colorado Academy 也没服软。他们发布声明维护自己的声誉:“我们一直非常重视与高校的关系,也坚定支持自己的升学体系,顾问也始终确保学生在ED前充分理解相关义务。”

但面对“到底发生了什么”的质疑,这所学校拒绝透露那位违约学生的细节。

这还没完。

TuitionFit 创始人 Mark Salisbury 看不下去了。他说 Tulane 声称“ED 名额有限”是一种误导,因为大学其实并没有“配额限制”这种说法。他直言不讳:“你们大学要是因为一个学生反悔就崩盘,那你们招生系统本来就有问题。”

他甚至直接怼 Tulane 的操作:“一年封校,这种做法更像是——变相敲诈。”

毁了一个ED,害惨一整所高中?

而对 Colorado Academy 这种顶级私校来说,这不是一场简单的风波,而是一次声誉地震。很多美高私立学校引以为傲的,就是高比例送学生进藤校、Top 20,而 ED 录取通道正是他们的“王牌战术”。

名校关系、升学结果、顾问声誉,全都可能因为一个“临时反悔”的学生被连根拔起。

为什么 Tulane 要对全校开炮?

一个学生违约,高校的招生体系就可能“塌方”

高校招生是场精密的博弈,特别是 Tulane 这种重度依赖 ED 的中型名校。

数据显示:

  • Tulane 每年三分之二的新生来自 ED;
  • 剩下三分之一大部分是 EA(非绑定早申)和 Rolling(滚动申请);
  • 真正 Regular Decision(常规申请)阶段录取的人数极少。

也就是说,ED 就是它的“主粮”。一旦录了一个 ED 学生但最后人没来,Tulane 就白白损失了一个宝贵名额,也许还有其他更好的申请人被刷了。

你不是一个人在违约,你背后还有整所高中

高校在录取时不会只看你个人,更会看你所在的高中过往 ED 履约情况:

  • 高中是否向学生明确解释过 ED 的义务?
  • 是否有学生录了之后说“我妈不同意”“我想改申请CS”就跑路?
  • 顾问是否在推荐信中透露出“这孩子其实还在犹豫”?

如果一所高中“违约率高”,那学校就会打上“不能信赖”的标签,可能直接暂停合作、减少录取。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中和大学的关系,更像是“合作渠道”,出了问题当然要“暂停供货”。

对中国家庭来说,这个事件有几个高亮提醒

✅ ED 不是一张彩票,而是一纸契约

很多学生甚至顾问,对 ED 还停留在“录取率更高”的层面。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份 binding contract。

你要在以下这些情况下仍愿意坚守 ED,才值得选它:

  • 我愿意100%入学该校;
  • 即便奖学金比预期少,我也愿意去;
  • 我的家人理解并支持这份绑定承诺;
  • 我的所有备选都可以主动放弃。

如果你还在“纠结这是不是Dream School”,或者“家里说不如等看看别的”,那 ED 并不适合你。

✅ 顾问和高中不靠谱,也可能“连坐”

这次 Tulane 把责任指向高中,给所有家长一个重要提示:

你必须自己亲自了解 ED 是什么、后果是什么、违约机制是什么,不能只是听信一句“这所学校你冲一冲,反正也不一定录”就签了 binding。

✅ 留学生更应慎重,变量更多

对国际学生来说,ED 的风险更高:

  • 签证被拒、换专业、家庭经济变化、文化适应问题……都可能成为违约诱因;
  • 一旦毁约,影响的不只是这一所学校,更可能是未来整个申请记录;
  • 某些大学甚至会共享 ED 黑名单(包括美高圈内私下渠道),影响深远。

所以如果你是留学生,务必设立以下三件事:

家庭情况评估:是否稳定、能支持无条件录取;

奖学金和 aid 信息明确:有没有可能差距太大;

背景规划:有没有其他可能更合适的备选方案。

最后,可千万不要撕ED!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6fall UCL的22个捡漏专业汇总!附录取解析

下一篇

Kaggle:最具性价比的AI国际竞赛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