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讲清:让家长头疼的“五育”评选到底是什么?如何参加?怎么填写?

最近,不少家长群都被“五育评选”刷屏了。面对这一新兴评价体系,许多家长感到困惑甚至焦虑:这到底是什么?孩子该如何参与?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五育评选,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一份实用指南。

01五育评选到底是什么?

五育评选,简单来说,就是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念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它不同于传统的只看重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而是从五个维度全面评估学生的成长:

德育: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社会责任等

智育:学业水平、学习能力、创新思维等

体育: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健康习惯等

美育:艺术素养、审美能力、情感表达等

劳育:劳动技能、实践能力、生活自理等

这种评价体系旨在打破“唯分数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型人才。

02家长为何“头疼”?

五育评选之所以让家长感到困扰,主要原因有

评价标准抽象:与明确的考试分数不同,五育的标准较为抽象,难以量化

准备材料繁琐:需要收集整理大量证明材料和活动记录

时间精力投入大:需要家长协助孩子参与各类活动,积累相关经历

不确定性高:不清楚评价的具体标准和侧重点

03学生如何有效参与五育评选?

面对五育评选,学生和家长不必过度焦虑。以下是一些大方向上的建议:

1. 理解评选本质,避免功利心态

五育评选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非增加负担。家长应引导孩子以平常心对待,将其视为成长的机会,而非必须赢得的竞争。

2. 日常积累优于临时突击

五育素养需要长期培养,而非一蹴而就。建议:

德育:参与社区服务、关爱他人,培养良好品行

智育:保持学习热情,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体育:坚持日常锻炼,掌握1-2项运动技能

美育:定期参观展览、欣赏艺术,培养审美情趣

劳育:参与家务劳动、社会实践,锻炼动手能力

3. 建立成长档案,记录过程

平时注意收集和保存参与各类活动的照片、视频、证书、作品等证明材料。这不仅能减轻后期整理负担,也能真实反映孩子的成长轨迹。

4. 发挥特长,同时补齐短板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在发挥特长的同时,也应适当关注薄弱环节,寻求平衡发展。

5. 注重真实体验,避免包装过度

评选更看重学生的真实成长和体验,而非华丽的包装。鼓励孩子参与真正感兴趣的活动,获得实实在在的成长。

6. 合理规划时间,避免本末倒置

在准备五育评选时,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不影响正常学习和休息。记住,五育是全面发展的途径,而非终极目标。

五育评选流程学校的评选会分为校级、区级、市级,推选到市级评比的人数极少。五育之星个人推荐表参考如下:

一文讲清:让家长头疼的“五育”评选到底是什么?如何参加?怎么填写?

闵行某学校的五育评比活动采用学校宣讲、学生自主申报、年级初评推荐、校级评审宣讲、区级交流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自评表按德、智、体、美、劳5个维度评分。各维度近个人获得市级荣誉4分;区级荣誉3分;校级荣誉2分;年级荣誉1分。需要有材料证明。

一文讲清:让家长头疼的“五育”评选到底是什么?如何参加?怎么填写?

区级以上荣誉必须是上海市教委、区教育局、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市少工委、区少工委等行政单位以及竞赛白名单单位颁发的获奖证书。

杨浦某校五育所有候选人,必须上学期期末考试三门考试等第全A+。

五育评选如何抠细节

五育比以前星章人数更少,所以很多准备小升初的家长认为它的含金量也更高。如果想要争取拿奖,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吃透规则,针对性准备

问清标准:第一时间找班主任确认评分细则(如证书效力、名额、评分维度)。

对标填表:按学校提供的评分表(如德 / 智 / 体 / 美 / 劳分项),逐项整理对应证书、活动记录。

2.抓强项 + 补短板

选 1-2 项主攻:根据孩子特长选优势维度(如学科好攻 “智育”,画画好攻 “美育”),集中拿高等级证书。

补基础门槛:体育弱就练体测或培养 1 项运动爱好;劳动缺就多参与家务 / 社区志愿(保留照片、打卡记录)。孩子平时也要与同学们处好关系,在班级评比时得到足够的支持。

大家都争相报名智育、体育、美育评比,德育和劳育也许更容易捡漏。

3.早规划,留好过程材料

参加赛事:优先选评选认可的比赛(如古诗文大赛、学生艺术单项赛)。

建成长档案:分类存证书(按国家级→市级排序)、活动照片(如红领巾活动、劳动实践)、成果作品(如绘画、科技小制作)。

4.材料突出亮点

事迹写具体:用 “时间 + 事件 + 成果” 结构,比如 “2024 年获区级绘画一等奖,作品《山河》入选市展览”,别空泛夸 “优秀”。

证书排序清晰:复印件按级别从高到低放,劳动 / 体育可附打卡记录或短视频(如 30 天家务打卡表)。

04、以上海为例

可参加的五大领域实践活动

上海作为教育资源丰富的国际化大都市,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优质的“五育”活动平台。除了关注学校通知,你还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带孩子参与:

智育 & 科学探索类

上海的科技和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是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绝佳课堂。

上海科技节、上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举办的顶级科创赛事,是展示科学探究能力的权威平台。

“科普校园行”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关注学校通知,让孩子有机会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

高校及科研院所开放日: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中国航机构物馆等不仅是周末好去处,还经常举办针对青少年的工作坊和夏令营。

“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该项目让学生进入高校实验室,在教授指导下完成课题,含金量很高。

体育 & 健康生活类

上海拥有大量的体育场馆和公园资源,鼓励学生“动起来”。

“阳光体育大联赛”:覆盖足球、篮球、排球、田径等众多项目,几乎每个学校都会组织参加。

上海市学生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是全市级别最高的学生体育盛会。

社区体育俱乐部:很多社区中心和体育俱乐部会开设青少年体育培训班(如击剑、游泳、网球等)。

“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各区会组织亲子路跑、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可关注“上海体育”官方发布。

美育 & 艺术素养类

上海拥有世界级的艺术资源,美育氛围浓厚。

上海市学生艺术节:包括舞蹈、戏剧、器乐、合唱等多项展演,是展示艺术才华的官方舞台。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常设有“艺术教育”板块和青少年专场,票价优惠。

文机构育阵地:充分利用中华艺术宫、上机构物馆、西岸美术馆、浦东美术馆等资源,他们常举办专为青少年设计的艺术讲座、工作坊和导览。

非遗传承体验:可参与各区文化馆组织的“非遗在社区”活动,体验海派剪纸、面塑、沪剧等。

劳育 & 社会实践类

上海将劳育融入城市生活与社区服务,形式多样。

“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覆盖中共一大会址、上海图书馆、各大医院等上百家单位,提供志愿者岗位和实践活动。

“爱心寒暑假”志愿服务:鼓励学生在假期参与社区治理、为老服务、文明倡导等志愿服务。

校园劳动实践:很多学校会开辟“屋顶农场”、“小菜园”,让学生亲身体验种植。

“传嘉记忆”文创实践:部分学校会组织学生参与城市行走、街区改造调研等社会实践项目。

德育 & 思想成长类

德育贯穿于所有活动之中,同时也有专门的载体。

上海市未成年人修身励志讲堂:邀请道德模范、行业精英开设讲座,塑造正确价值观。

红色教育基地实践:组织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共青团中央机关旧址、龙华烈士陵园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通过生动的故事,感受榜样力量。

上海家长参与指南

核心平台:务必关注上海微校、上海市教委官网及各区教育局公众号,重要政策与市级活动都会在此发布。

便捷工具:很多社会实践活动可通过 “随申办”市民云APP 的相应板块进行报名和打卡,记录成长足迹。

理念先行:在上海,教育资源竞争激烈,家长更需保持平和心态。参与五育活动重在体验过程、发现兴趣,避免陷入“为了简历更漂亮”的功利化陷阱。

城市即课堂:善用上海的城市资源。带孩子看一场展览、听一场音乐会、参与一次社区环保活动,甚至进行一次有深度的城市行走,都是绝佳的五育融合实践。

05、给家长的话

五育评选看似复杂,但实际上它与我们一直倡导的素质教育一脉相承。作为家长,我们最需要做的是:

转变观念:从单纯关注分数转向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当好向导:帮助孩子发现真正感兴趣的领域,而非盲目跟风

成为后盾:提供情感支持,减轻孩子的压力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完整的人,而非考试机器。五育评选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当我们放下焦虑,陪伴孩子在各个方面尝试、探索、成长,或许会发现,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教育最美的样子。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EPQ课题回顾:生物识别技术的使用是如何以及为什么在中国发展的这种发展如何影响当代中国社会的隐私?

下一篇

官方指南:如何规划全学年AP课程学习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