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系统2030年计划扩招20万学生,但国际生的“蛋糕”并没有同比变大
在美国高等教育的版图上,加州大学系统(UC系统)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全球学子的目光。2025年秋季,UC系统共收到249,824份申请,录取了149,368名本科新生。
随着2026年U.S.News全美大学排名的发布,UC系统内部排名洗牌引发广泛关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反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终结了后者连续8年稳居UC系榜首的纪录。
与此同时,UC系统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到2030年增加20万个本科和研究生学位, 2026年秋季入学申请者将成为首批受益者。
01 排名洗牌:UCB终结UCLA八年霸主地位
2026年U.S.News全美大学排名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位列全美第15位,同时斩获“全美最佳公立大学”称号。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则位列全美第17位, 失去“全美第1公立校”称号。
UCB的崛起与其在科研投入、毕业生收入及佩尔助学金学生支持率等指标上的优势密切相关。
分析指出,UCLA虽在学术声誉和国际化程度上表现突出,但在资源分配均衡性上略逊一筹。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D)分别位居全美第28位和第32位, 继续稳居全美顶尖公立大学行列。
02 扩招真相:国际生比例被严格控制在校生总数的18%以内
扩招名额主要惠及加州本地学生。
根据加州大学官方数据,2025Fall加州本地生录取人数创历史新高(100,947人),占新生总数68%,加州本地生录取率从70%飙升到77%。
相比之下,国际生申请32,115人,录取22,230人,录取率为69.22%。
虽然国际生录取人数比去年多了3,263人, 但国际生比例稳定在15%左右, 顶尖分校如UCB、UCLA的录取率更是低到离谱甚至下降。
03 就业优势:超70%毕业生留在加州,科技巨头成主要雇主
根据加州大学校友职业发展轨迹报告数据显示,超过70%的加州大学毕业生都选择留在加州工作和生活。
加州大学系统本身是吸纳本校毕业生的中流砥柱,谷歌、凯撒医疗等加州本土企业更是招募毕业生的“大户”。
这些企业每年都要从九大校区吸纳数百名人才,形成了强大的人才磁场。
在毕业两年后,除了加州大学系统成为校友们的最大雇主之外,亚马逊则是另一个最受欢迎的“东家”,他们尤其喜欢从加州大学系统招揽软件开发的生力军。
“软件工程师”成为最普遍的职位。
04 各校特色:从顶流名校到隐藏宝石
UCB:2025Fall国际生录取率6.1%,比去年大幅提升(去年国际生录取率只有3.4%)。UCB的录取偏好更多元化,喜欢背景丰富的学生。2026年新开设Electrical & Computer Engineering项目,为冲刺UC伯克利工学院的学生提供了新选择。
UCLA:2025Fall整体录取率仅9.4%,国际生录取率为6.4%。UCLA是比较出名的“卡分王”,非常看重学术活动。录取学生GPA中位数为4.2-4.3(加权)。
UCSD:2025Fall国际生录取率达到30.6%,重返2021Fall水平。UCSD会考虑第二专业录取,如果第一专业是高选拔性专业(数据科学、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生物工程等),第二专业最好是选非高选拔性专业。
UCD、UCSB、UCI:对国际生较为友好,国际生录取率分别达到57.2%、48.14%和42.8%。
05 申请策略:GPA是核心,转专业难度加大
GPA在UC申请中显得尤为重要。UC非常看重学术,国际生实际录取普遍4.0+。UCB录取生未加权GPA 3.89-4.0,加权后飙到4.31-4.65。UCLA最为分控,中间50%学生GPA为4.42-4.76。
课程难度大于数量:修满15门A-G核心课是基础,AP/IB/荣誉课加分。但要注意:申请UC,荣誉课程州内和州外学生加分规则不同。州外和国际生仅AP/IB课程可加分,荣誉课不加分。
转专业门槛提高:UCSD推出了“高筛选专业”名单,针对州内和州外学生专业申请及转专业的要求,设置了不同门槛要求。在校生每年只有一次申请转专业的机会。
06 申请时间轴:把握关键节点
8月1日:UC申请系统开放,注册填写信息
10月1日-12月1日:开始提交文书和活动列表(最多20项)
11月30日:11年级上学期成绩单提交截止
次年3月:放榜月(UCSB最早放榜3月20日,UCB最晚3月28日)
5月1日:确认入读deadline,逾期视为放弃
所有UC校只有一轮RD,没有早申。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招生官们心里明白,尽管他们录取了新生成千上万,但工程学院7%的录取率与护理学院1%的录取率之间,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超过70%的UC毕业生选择留在加州,他们从校园走向硅谷、好莱坞、圣地亚哥生物科技实验室,构成了加州人才生态系统的核心力量。
对于国际生而言,UC系统既是一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也是一座需要巧妙导航的迷宫——找准定位比盲目冲刺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