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2024年称为英国留学“谨慎观望期”,那么2025入学周期毫无疑问已经迎来了热度回潮。英国大学招生系统UCAS发布新数据:截至10月截止日期,总计79,160人递交申请,较去年增长7.4%。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英国本科的竞争又回来了,而且速度比想象中更快。当越来越多学生将英国视作“确定性选择”,当名额增长赶不上申请人数的回升,那些还在犹豫的同学,可能已经落在起跑线之外。本文,我们带你重新审视:英国本科申请到底卷到什么程度?以及,这对中国学生意味着什么?

图源www.ucas.com,侵删
本土学生强势回归,留学生的机会被挤占了吗?
如果说过去两年英国本科招生还有点“后疫情缓冲期”的温柔,那么最新UCAS数据算是正式宣告:这趟列车又开始提速,还不等你坐稳,竞争已经卷回原点。今年共有79,160名本科申请者再次“冲向英国”。值得留学生警觉的不是总量恢复,而是英国本土学生回来了,还来得非常快。

图源www.ucas.com,侵删
41,010名18岁英国应届生选择在10月敲定申请,比去年整整增长5.3%。在英国的教育体系里,18岁是A-Level决战时刻,他们回流得越早,越意味着,他们盯上的就是名校与热门专业的一等座。

图源www.ucas.com,侵删
别忘了,英国大学配额有限,本土学生的回归,就是在明晃晃减少国际学生的录取空间。换句话说:疫情期间那段对国际生友好到发糖的“宽松期”,已经结束。坐在起跑线上的每一个人又都开始拼命往前挤。留学生能分到的那块录取“蛋糕”,正在肉眼可见地缩小;原本以为还能喘口气的同学,现在必须重新把安全带系紧。

图源www.ucas.com,侵删
医学赛道,所有人都在拼命往前挤
如果要评选今年英国申请里谁是“卷王之王”,医学专业当仁不让地站在第一排。光看数据就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焦灼感:25,770份医学申请,同比直接拉升10.4%。更微妙的是,这次不是“老人卷新人”,而是新人自己卷起来了。首申人数激增,而二次冲刺的人却在减少。

图源www.ucas.com,侵删
政策扶持之下,竞争反而更难躲
除了申请人数整体上涨,今年还有一组数据值得所有人警惕:来自英国弱势背景的申请者达到17,260人,同比增长9.2%。这并不是偶然,而是英国高教长期推进“教育公平”战略的最新结果。从政策目标上看,本来是件好事:让更多原本难以触及优质教育资源的学生,被大学看到、被社会接纳。但问题也悄悄显露出来,当所有人都拥有“向上爬的梯子”,梯子顶端的空间并不会因此扩大。在名额有限的现实下,本土弱势背景学生的强势进入,不但没有让竞争环境松动,反而让各个配额类别的竞争变得更白热化。

图源www.ucas.com,侵删
为什么大家都在往英国挤?真正的答案很现实
英国本科之所以重新成为全球学生的“首选阵地”,理由从来不抽象,而是实打实的回报率。
- 首先,高等教育体系的含金量依旧在线。英国百年累积的学术话语权、认可度,以及覆盖全世界的校友网络,至今仍属于很强阵营。在“北美留下来更难、欧洲移民门槛升高”的当下,英国的吸引力不降反升,它既能提供扎实的教学质量,也保有相对友好的就业与发展路径。
- 其次,英国的学制给足了家庭“效率优先”的心理安全感。工签,时间成本被优化,未来规划也更快进入执行期。对越来越多追求投资回报的中国家庭而言,短平快但不牺牲质量,谁能拒绝?
- 还有一点被普遍忽略,英国申请体系本身,就是它的竞争力之一。UCAS的规则明确、步骤清晰、材料导向一致,只要准备得当,就能稳步推进,不用在繁琐流程里耗尽精力。从第一轮提交到最终录取,学生能看到每一步的进展,也更有掌控感。
申请恢复常态,中国学生要做好“新速度”准备
1 成绩门槛可能不会再降
英国高校本就对成绩要求严格。今年随着申请恢复常态,竞争也随之强势回归。A-Level、BTEC、IB等课程的成绩要求正在收紧,想冲击名校的学生,不能抱有“擦线即过”的心态。每一分成绩都可能成为你能否入选的关键。提早规划、精准备考,是今年申请的核心策略。
2 语言成绩成为分水岭
在全球英语国家中,英国对语言能力的要求一直居高不下。对于不限课程体系的学生,如国高或国际课程背景,尤其需要提前布局语言准备。IELTS的顺利过关,是专业申请能否顺利推进的基础。同时,T-level或A-Level的coursework也不能掉以轻心。语言不拖后腿,才能让你的专业实力有机会被充分认可。
3 软实力不再是“加分项”,而是“筛选项”
高端专业对软背景的重视程度正在被重新定义。科研经历、医学志愿、实习与社区服务等,不再只是简历的装饰,而是筛选的重要依据。专业导向明确的个人陈述,要能清晰展现你对专业的理解与未来憧憬,以及你与英国教育体系提供的方向的契合度。优秀的软实力,将决定你能否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整体来看,今年的申请节奏已经明显加快,中国学生需要提前规划、精准备考,并全面提升硬实力和软实力。只有做好“新速度”的准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稳住阵脚,争取理想名校的录取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