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来亚大学针对中国境内本科申请者更新了入学资格要求。
自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所有申请入学的中国学生须提交高考成绩,且成绩需达到总分70%或以上。同时,该成绩必须经由中国教育部下属的学生服务与发展中心(CSSD)进行审核认证。

此外,学校宣布将不再接受在马来西亚境外取得的若干学历作为入学申请材料,包括安大略省中学文凭(OSSD)、英国高级水平证书(A-Level),以及所有在中国境内修读的预科或同等学历课程。
值得注意的是,校方在公告中特别说明例外情况:仅对在中国境内完成高中毕业证书(SHSC)/高中毕业证书(HSC)/12年级课程,或成功修读马来亚大学预科课程的学生予以资格认可。
政策调整原因分析
作为马来西亚首屈一指的高等院校,马来亚大学在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已跻身全球第58位。近期该校在招收中国学生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政策调整,这些变化背后,实则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学校定位调整与转向
马来亚大学本科阶段四年总花费约为30万元,相较于国内部分国际高中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学费,展现出明显的“高性价比”优势。
然而,这种相对“亲民”的留学成本,反而让不少已在国内投入高额教育经费、正在修读国际课程的学生产生犹豫。
为此,校方有意将招生重点从这类群体逐步转移,转而吸引更契合其教育定位的生源。

应对成为备选校现象
近年来,申请马来西亚高校的中国普通高中学生数量激增,但其中不少学生仅将马来亚大学视为留学备选。
即便成功获得录取,实际报到率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给学校的招生名额配置与教学资源规划带来不小的挑战。
提升学术声誉与生源质量
随着申请材料真实性问题的日益凸显,马来亚大学正通过提高录取门槛、加强材料审核力度,从源头把控申请者的学术水平与诚信度,以维护其长期积累的学术声誉与国际形象。
澳门部分高校只招收高考生
澳门多所主要高校针对内地本科生的招生政策出现了重要调整,整体风向转变为更专注于吸纳通过高考体系选拔的学生。
澳门大学已正式宣布,自2025/2026学年起,全面暂停接受内地非高考学生的本科入学申请。

澳门科技大学在其最新发布的内地本科招生章程中,已将“持有国际课程成绩”这一报读资格移除,明确表示仅接受应届高考成绩作为申请依据。

澳门理工大学同样明确,其内地本科招生通道目前仅对高考考生开放;对于申请艺术类课程的学生,则还需额外参加省级美术统考。

这意味着内地学生无法再以A-Level、AP等国际成绩申请澳门大学,高考已成为入读的唯一通道。
从澳门到马来亚大学的案例均表明,留学政策时刻在变,唯有提前规划与精准准备,方能在变化中抓住机遇,成功抵达理想的留学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