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还能报吗?写给焦虑的家长和学生

金融学专业还能报吗?写给焦虑的家长和学生

最近好多家长和学生都在问我,金融学专业现在是不是不能报了?网上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银行柜员都快失业了,有人说名校金融分数线掉得厉害,还有人说必须读到博士才有出路。这些话听着就让人心慌。我每年都帮着二十来个学生做金融学专业规划,说实话,这个专业确实不像十年前那么光鲜了,但也不是不能报,关键得看你家孩子适不适合,以及你有没有想清楚未来的路。

一、录取分数降了,金融学不香了吗

有个现象我得先跟你说清楚,金融学确实在降温。从上海财经大学在广东的录取情况来看,2025年物理类最低位次是13977名,而2022年是5295名,五年前更是高达2525名。五年时间,录取位次下滑了五倍,这个幅度真的不小。中央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些传统财经强校,录取排名也在往下走。

这说明什么?说明市场在用脚投票。家长们不傻,大家都能看到新闻里说的金融降薪、券商裁员。但我要提醒你,分数降低恰恰给一些学生创造了机会。如果你家孩子分数够不上最顶尖的计算机或者电子信息类专业,但又想学个有专业壁垒的学科,那金融学现在反而成了一个性价比选择。关键在于,你不能抱着“学了金融就能进投行年薪百万”这种老观念。

二、本科生毕业就失业?真实就业情况是这样

就业这块我得说实话,确实不太乐观。2025年毕业的九百多万大学生里,有超过一百万是金融及相近专业的毕业生。你想想,金融机构再多,也消化不了这么多人啊。金融专业毕业生中,只有17%能进入财务审计岗位,11%做销售,7%成为银行人员,5%做行政后勤,4%进入风险管理领域。平均起薪是5746元,工作十年后能达到17691元。这个数字比很多专业强,但跟金融行业曾经百万年薪的传说比起来,差距太大了。

更残酷的是,真正的高端岗位基本被研究生垄断了。投行、资产管理这些领域,招聘时基本只考虑985和211的研究生。本科学金融,大概率只能做柜员、客户经理这些基础工作。工作强度大不说,晋升空间还特别有限。我带过一个学生,本科在某211学金融,毕业后进了股份制银行做柜员,每天加班到晚上九点,任务重压力大,干了两年就转行了。

三、这四类孩子,我建议你慎重考虑金融学

做了这么多年辅导,我总结了下,这几类孩子不太适合学金融。

第一类是数学基础差的。金融不是背背书就能学好的,计量经济学、金融工程这些课程对数学要求很高。如果高考数学不到110分,学起来会很痛苦。

第二类是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金融行业特别看重资源和人脉,哪怕是技术岗位也需要跨部门沟通。如果孩子在生人面前说话都脸红,那往后实习找工作会很难。

第三类是家庭完全没有相关资源的。我不是说没资源就不能学金融,但有资源和没资源的难度差了好几倍。有资源的孩子,实习机会、内推渠道、客户资源都比别人起点高。

第四类是只想本科毕业就工作的。现在金融本科就业真的很尴尬,高不成低不就。如果没有读研的打算,我建议直接选会计、统计学这种更实用的专业。

四、如果你坚持要学,大学四年必须这么干

去年有个学生,双非院校金融专业,现在已经在上海某券商研究所实习了。他是怎么做到的?刚进大学,他就定了考研目标。大一就过了英语四六级,大二开始考CFA一级,大三上学期拿到两份实习经历。

我给学金融的学生都会列一个清单:大一把绩点拉到3.5以上,大二参加至少一个金融建模比赛,大三暑假前必须有两段像样的实习。实习特别重要,不要盯着名气大的机构,小券商、私募、金融科技公司都可以,关键是真干活。有学生去银行网点实习,天天站在大堂发传单,这种实习写在简历上就是浪费墨水。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要补技术能力。 python、SQL这些工具必须会,现在很多金融机构招聘,明确要求有数据分析能力。传统金融知识加上技术背景,这才是未来的方向。

五、填志愿时的三个实操建议

第一,学校优先于专业。能上985金融,别去211金融;能上211金融,别去双非金融。学校牌子在金融圈太重要了,很多机构简历关就直接刷非985、211的。如果分数卡在中间,我建议考虑综合性大学的金融专业,别去纯财经类院校的边缘专业。

第二,城市比学校还重要。北京、上海、深圳是金融主业聚集地,实习机会多到用不完。在成都、西安学金融,和在北上深学金融,四年后差距会非常大。如果分数不够一线城市的名校,可以考虑二线城市的好学校,但读研时一定要往一线考。

第三,仔细看清培养方案。现在好多学校有金融工程、金融科技这些交叉专业,课程里计算机内容多的,比纯金融更好就业。还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2或者3+1模式,家里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能拓宽出路。

金融学这个专业,已经不是十年前的金饭碗了,但也不是天坑专业。它现在更像一个精英选拔专业,适合那些学习能力强、有清晰规划、愿意吃苦的学生。如果你家孩子只是听说金融赚钱就盲目填报,那我劝你三思。如果确实感兴趣,家庭条件也允许读到研究生,那现在分数降低反而是个机会。说到底,专业没有绝对的冷热,关键是看适不适合你家孩子,以及你准备好为这个选择付出多少努力。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香港理工大学物理学系PhD博士招生中!(导师Prof. Zhao)

下一篇

新加坡国立大学全奖博士项目(Suen Johan Bin Mohd Zain教授)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