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世界。从 ChatGPT 到自动驾驶,从医疗诊断到教育创新,人工智能不再是未来,而是当下。
本次讲座中,机构 Education特邀纽约大学AI机器人实验室导师苏教授,与家长和学生深入探讨:
“AI 将如何改变教育与职业?孩子该如何在 AI 时代中脱颖而出?”
苏教授从 AI 的发展现状、未来职业趋势、教育转型方向等多个角度进行讲解,并回答了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教授介绍
苏教授是纽约大学(NYU)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学者,现任 NYU坦登工程学院终身教授,并创立了 仿生机电与智能机器人实验室(Biomechatronics and Intelligent Robotics Lab)。他同时担任独立生活辅助与个人机器人研究中心(APRIL)主任以及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中心(CREO)创始成员,并长期参与纽约大学研究生招生委员会的工作。
他的研究聚焦于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机器人、医疗康复系统与人机融合技术,致力于通过 AI 提升人类机能与生活品质。其研究成果涵盖外骨骼机器人、AI 假肢、神经外科机器人 等多个方向,推动了 AI 在物理智能与人机协作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在多项研究成果中,苏教授及其团队的论文多次发表在 《Nature》 、《Science Robotics》、《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等国际顶级期刊上。他提出的 “Learning-in-Simulation(在仿真中学习)” 理念正在推动机器人控制与智能假肢设计的范式转变,为人类机体增强(Human Augmentation)与智能康复提供全新方向。
正如他所说:“AI的意义,不仅在于智能,更在于让科技赋能人类本身。”
一、AI的演化:从工具到伙伴
AI 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关键阶段:
1. Perception AI(感知智能):语音识别、医学影像
2. Generative AI(生成智能):内容创作、数字营销
3. Agentic AI(自主智能):智能助理、自动编程
4. Physical AI(物理智能):自动驾驶、通用机器人
苏教授强调“AI 正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从被动工具变成主动的智能伙伴。”AI 已成为继人力、资本、代码与媒体之后的第四种生产力杠杆,帮助个体在知识、创新与决策中实现“指数级放大。
“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人与人之间,而是人与 AI 协作的能力之争。”
二、AI与未来职业:哪些岗位将消失?
AI 的强项在于高效率、重复性任务处理与精准预测。然而,苏教授指出AI不会取代人类,但会取代那些拒绝学习和不会使用 AI 的人。在未来的职业世界中,真正具备竞争力的, 是那些懂得结合科技与人性的人。因为尽管AI能提供数据与模型,它仍无法像人类一样进行深度思考、情感共鸣与价值判断。正因如此,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 将成为下一代最不可替代的能力。
容易被取代的岗位:
● 数据录入、排班、会计记账等重复性工作
● 客服与技术支持
● 翻译、摘要、基础内容创作
● 初级分析师、财务处理、保险流程
● 司机、仓储管理与物流岗位
人类价值转移的方向:
● 监督与伦理(Oversight & Ethics):确保AI安全、公平使用
● 创造与设计(Creativity & Design):发挥人类想象力与创新
● 关怀与连接(Care & Connection):教育、心理、医疗中的人性温度
● STEM与AI应用(Applied AI Fields):机器人、生物科技、气候科技
未来最核心的能力:
● 共情与沟通(Empathy & Communication)
● 批判与创造性思维(Critical & Creative Thinking)
● 跨学科整合与逻辑推理(Reasoning & Synthesis)
● 设计与创新思维(Design Thinking)
“AI 取代的是技能,但永远无法取代人性。”
三、教育的新方向:让孩子学会“自我学习”
谈及教育,苏教授认为:“未来最重要的能力不是掌握 AI,而是学习如何与 AI 协作、利用 AI 提升自我。”
教育的核心转向:
● 学会提出好问题
● 善用 AI 工具进行思考与验证
● 培养持续学习与自我更新能力
教育转型关键词:
● 自主学习 × 创造思维 × 批判性判断 × 技术素养
“AI 时代的赢家,是懂得如何与 AI 共舞的人。”
四、AI与伦理:科技之外的人文力量
“科技的边界不在于 AI,而在于人类的责任与共情。”
因此AI 教育不仅要教孩子如何使用技术,更要让他们:
● 理解 AI 伦理与社会责任(Ethical AI Use)
● 培养共情与同理心(Empathy & Compassion)
● 提升创造力与批判思维(Creativity & Critical Thinking)
● 建立人文连接与关怀(Human Connection)
五、未来职业与科研机遇
AI 不仅改造了现有的职业,更创造了全新岗位,例如:
● AI 健康顾问(AI Health Coach)
● 人机交互设计师(HCI Designer)
● 教育科技专家(EdTech Specialist)
● 数据科学与AI分析师(Data Scientist)
这些职业的共同点是:懂技术,更懂人。
正因如此于,提前接触科研与创新实践,成为了学生为未来做好准备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