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论文的排版,大部分写过并投稿论文的小伙伴可能都深有体会,似乎好像格式排版并没有那么重要。但其实不然,在每年学术论文数量大增的背景下,格式排版的重要性早就从原来的“锦上添花”,变成了很多期刊的“通关门槛”。
无论是顶级期刊还是顶级会议,编辑部都会先做技术性审查,即查看论文的版式、图表、参考文献等内容是否符合指南。一旦被发现不合规,稿件轻则发回修改,耽误时间可能错过截止日期;重则遭遇“desk reject”,甚至都没有送出去做同行评审的机会。原因其实很简单,严格统一的格式有助于高效评审,同时也从侧面反映着投稿者的专业程度和重视程度。
例如nature期刊就对论文图表、结构、公式等一系列内容有着近乎苛刻的格式要求:

诚然期刊排版很重要,但很多时候有很多细节作者甚至都没注意到其实也有排版要求,因此犯了很多错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理解什么是期刊排版以及期刊排版通常会对论文的哪些部分有要求,我们总结了常见的与学术论文格式相关的错误如下:
常见错误1: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混用
由于我们的学术教材很多是英式英语的表达,但日常接触到的英文影视作品和对话经常又更多是美式,所以就会导致学者们很多时候下意识的混用了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虽然都是英语,但是两者的用词可谓天差地别。
例如:colour 与 color,organisation 与 organization,逗号与引号的用法差异。这种错误会显得作者很不专业,语言编辑的成本偏高。而且很多期刊要求统一文体,违反可能会导致退稿。
常见错误2:论文内部格式不一致
这也是常见的排版错误,例如不同层级的标题格式不统一,段前段后间距不统一,页码页眉格式不统一等。这些错误会带来非常直接的观感混乱,从而导致可读性变差,技术审查失败。
常见错误3:参考文献格式错误或者不完整
同样的,不同作者可能会习惯不同的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有些喜欢Harvard格式,有些喜欢APA,但很多期刊都会对引用文献的格式做严格要求。常见的一些引文错误包括期刊缩写和全名混用、缺乏doi、年份位置错误、姓名位置颠倒、引用顺序和正文标注顺序不匹配等。
这些错误会给后期的校对审查带来较大的麻烦,也可能会导致论文要求返工重投。

常见错误4:结构要素缺失或不合规
很多作者可能会套用以前的投稿模板来进行下一篇论文的撰写和投稿,但这样做其实会存在很大风险的,因为不同期刊对于论文结构的要求是不相同的,用语用词甚至有时候都天差地别。例如一部分期刊会要求图形摘要、数据可用性声明、伦理审查等内容。缺乏特定内容可能会导致desk reject或延后送审。


上图也是我们在进行论文排版修改的时候遇到的一个结构要素不合规及缺失的案例,经过修改之后,该论文已经完全满足期刊的投稿和送审要求了。
常见错误5:字数限制和图表规范问题
对于不同的期刊,不同部分的字数限制是不相同的,有时候作者可能会套用其他期刊的经验,而忽视不同部分的字数限制。例如有些期刊要求摘要250字,正文6000字,而有些要求摘要300字,正文7000字。而对于图表,常见的期刊排版问题包括分辨率不足(位图低于 300 dpi)、线图非矢量、颜色对比差等,这些问题也会给编辑和审稿人一种不专业,不用心的感觉,可能会招致desk reject。

上图也是我们在为其他论文做期刊排版审查的案例,其中涉及到不同期刊有不同的字数限制,也是提前在评论栏和作者做了详细说明。
对于作者来说,对论文进行排版校对和修改不可谓不是一件难事,无论是什么期刊,对于论文的格式要求几乎都有十几页的篇幅,要一条一条核对,逐一对照论文内容进行修改完善过于费时费力,且很容易漏掉其中某些关键信息。
为帮助研究人员专心在科研上,意得辑推出了全新的期刊排版服务,专门为希望在提交SCI期刊论文前进行专业排版的作者量身打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