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他是幼儿园里那个终日抱着被子,躲在角落里哭泣的小男孩;
三年后,他是站在WSDA全国演讲舞台上从容表达的少年。
八岁的Raymond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沉默到勇敢表达的蜕变。从海洋生物到音乐梦想,从第一次紧张到忘词的不知所措到站上全国赛场。
他的故事或许能回答许多家长的困惑:
演讲对于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
内向的孩子如何找到自信?
让我们透过这个普通却不平凡的孩子,看见教育最本真的模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谈及演讲辩论赛事时,总有几个问题常被问起:
孩子需要具备怎样的语言能力才能参赛?
要参加多少次比赛才能有所收获?
如何保持孩子的自信心?
对低年龄段孩子而言,参与赛事的意义究竟聚焦于哪里,是为了成长锻炼、进行挫折教育,还是培养坚持的品格?
图为姐姐Joanna的殊荣
今天,我们邀请到一位特殊的小嘉宾。受姐姐Joanna辩论之路的引导和启发,他从幼儿园就开始尝试广泛参与到WSDA的各场演讲比赛,直到现在进入三年级。
但Raymond并非众人想象中的那种天生演说家,相反,他安静、害羞,曾经极度害怕在众人面前说话。
他用特有的方式和老师讲述了这三年的演讲旅程,当他细数每一个演讲主题时,那些看似稚嫩的想法背后,是一个孩子用最真诚的方式与世界的对话。
那我们一起走入Raymond的故事,看演讲如何影响并塑造了他?
程焕哲Raymond
学校:北京海嘉学校 3年级
荣誉奖项:
- 小学部学生代表,小学部学生会环保部部长
- 2023 WSDA 秋季北京赛区自由演讲1-3年级组 三等奖
- 2024 WSDA 春季北京赛区自由演讲1-3年级组 一等奖
- 2024 WSDA 春季青岛赛区自由演讲1-3年级组 一等奖
- 2024 WSDA 全国总决赛 三等奖
- 2024 WSDA 秋季线上第二场 自由演讲1-3年级组 一等奖
- 2024 WSDA 北京赛区 自由演讲1-3年级组 一等奖
- 2025冬季冠军赛 自由演讲1-3年级组 二等奖
- 2024-2025 Junior组 杰出演讲者
- 2025 WSDA春季四月线上 自由演讲1-3年级组 一等奖
- 2025 WSDA 6月北京春季赛 一等奖
- 2025 WSDA 11月第2场 自由演讲1-3年级组 一等奖
01始于角落的起点
“在幼儿园的那时候他每天都抱着自己的小被子,其他孩子都在快乐地玩,Raymond却总是独自站在角落,并不参与到课堂里任何活动中。”妈妈打趣地回忆道,“每天早上送他去幼儿园,他总会紧紧抓着我的衣角不肯放手。”
图为穿书节崩溃大哭的小Raymond
而这样一个内向的孩子,是如何走上演讲之路的?
妈妈谈及转变的契机来自于家庭环境的影响。看着姐姐在辩论的舞台上自信从容的表现,妈妈开始思考:姐姐性格外向,而Raymond却如此内向。总需要找到一条适合他的成长路径,既能培养兴趣,又能锻炼胆量,我思前想后决定,那就去试试看演讲吧。
Raymond的演讲初体验,是在幼儿园时期参加的WSDA线上演讲比赛。当时五岁的Raymond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主题:海洋生物。没有过多的修饰,他用孩子特有的纯真语言,讲述着自己对海洋世界的理解。从紧紧抱着被子不敢放手到自信勇敢站在镜头前,这个看似简单的转变,却是孩子内心世界的一次巨大跨越。
图为抱着小被子不撒手的小Raymond
“我记得有一次带他去日本神户的须墨海洋世界,当看到那些海洋动物的时候,他会跟我说这些动物的习性,还会非常具体地跟我介绍它们的特点。”妈妈回忆时眼里带着笑意,“所以当他和我兴奋地不惧旁人眼光地沉浸式地描述海洋动物的时候。那一刻我知道,他好像是找到了一点自己与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
初次尝试好像让所有人看到了希望,从紧攥被角到轻握话筒,这个内向的男孩终于迈出了表达自我的第一步。这次演讲让他收获了人生中第一张演讲比赛证书,虽然只是三等奖,但在大家眼里,这比任何奖项都珍贵。
02在摸索中寻找自己的声音
随着参赛经验的积累,Raymond开始尝试不同的演讲主题。第二次比赛,他选择了音乐这个贴近自己生活的题材,并一举拿下当时北京赛区1-3年级组自由演讲组别的第一名。
当时Raymond在KG期间的班主任是一位非常热爱音乐的老师,激起了Raymond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老师用一个道具吉他不断鼓励他上台演唱,牵着他的手一起走入音乐世界。
“那时候我开始尝试接触架子鼓,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很自然地就想把这份感受分享给大家。”Raymond回忆道。在这次演讲中,他尝试加入创新的表达方式,将简单的戏剧唱跳元素融入演讲中。“练习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他坦诚地说,“有时候会忘记舞步,有时候又会卡在台词上。”但这些挑战并没有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妈妈从旁观察发现:“当他将音乐这个个人爱好与演讲结合时,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了。也许正是因为找到了真正热爱的表达方式,他的表现更加自然生动。”这次尝试也让Raymond收获了演讲生涯的第一个奖杯,更重要的是,站在showcase舞台上的他,开始理解到演讲的真谛,不是机械地背诵记忆稿件,像机器人一样的肢体语言,而是真诚地表达内心的想法。
03在更大舞台上成长
从地区赛晋级到全国赛,对Raymond而言不仅是比赛级别的提升,更是心态上的重要转折。
“全国赛的选手确实更优秀,”Raymond客观地分析道,“看到那么多出色的表现,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其他选手相比,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这段国赛经历中,有一个小插曲让全家记忆深刻。
妈妈回忆道:“那天我们差点错过了颁奖仪式,以为宣布了showcase名单就是全部的奖项了,就立刻带Raymond回酒店了,等意识到还有其他的颁奖流程,急急忙忙赶到现场时,颁奖环节已经开始了。”
Raymond在一旁补充说:“我当时还在看动画片,听到妈妈叫我,赶紧换上正装就往会场跑。”这个有惊无险的小插曲,如今已成为家庭聚会上常常提起的趣事。
04演讲之外的改变
这些演讲主题不仅仅是比赛的内容,更成为了Raymond认识世界的窗口。“以前在班上,我总是不敢举手发言。”Raymond坦言,“但现在,我会主动分享国旗背后的故事。”
这种改变悄然蔓延到生活的每个角落。曾经总是低垂的头颅如今高高抬起,曾经紧抿的嘴唇如今总是带着自信的微笑。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种转变也悄然改变着家中的氛围。一面面飘扬的旗帜,就像一把把钥匙,不仅为Raymond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更帮助他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从课堂到家庭,从沉默到畅谈,这个曾经羞涩的少年,正在用属于自己的方式,与世界进行着越来越丰富的对话。
05那些看不见的收获
在Raymond看来,演讲带给他的远不止奖杯和证书。
“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把心里的想法清楚地表达出来。”这个八岁的孩子说出的话让人惊讶,“而且,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是需要勇气把它们讲出来。”
妈妈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改变:“演讲让Raymond学会了倾听,更学会了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因为他知道,好的演讲者首先要是好的听众。现在家里来客人,他会认真地听大人们谈话,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躲在自己的世界里。
学校的老师也注意到了Raymond的变化。“他从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内向孩子,变成了班上很懂得尊重他人的学生。”老师这样评价,“演讲培养的不仅是表达能力,更是同理心。”
06陪伴是最好的支持
Raymond的成长离不开身边人的支持与引导。老师们在他最需要鼓励的时候给予了关键性的帮助。“老师们总是给我很多上台的机会,让我慢慢适应在众人面前表达的感觉。”Raymond感激地说。
姐姐作为榜样,无形中为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妈妈注意到:“看到姐姐收获的奖杯和荣誉,Raymond内心也萌生了‘我也可以做到’的想法。”这种良性的家庭氛围,为他提供了持续前进的动力。
在Raymond的演讲道路上,妈妈始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她坦言自己的心态也在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调整:“最初只希望他能够勇敢地站在台上完成演讲,后来开始期待他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自身的成长节奏。”
07持续前行的旅程
如今,Raymond已经积累了五个不同主题的演讲经验,从最初的海洋生物,到音乐、情感教育,再到更具深度的社会议题,他的视野和思维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拓宽。
当被问及有什么建议可以分享给刚刚接触演讲的小朋友时,这个已经有三年参赛经验的“小前辈”认真思考后说:“最重要的是放轻松,自然地去表达。如果真的在台上说错了,也不要慌张,继续往下说就好,保持自信。”
从那个躲在角落里紧抓被子不放的小男孩,到今天能够在舞台上从容表达的小演讲者,Raymond的转变不仅体现在演讲技巧的提升,更是整个人的成长与蜕变。

正如妈妈所观察到的:“能明显感觉到他变得更加自信了,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舞台上,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条从角落走向舞台的道路,Raymond走了三年。而对这个小演讲者来说,他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