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美国研究生
网申必不可少!
但这一步却是大部分学生
最容易忽视的地方
临到申请频频卡壳
填错、漏填、多填
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
......
申请季压力大,精神状态紧绷的时候难免会犯错。还有的人直接把豆包生成的邮件模板误发给了大学招生办...

(来源:网络)
帖子下面网友的评论倒是挺暖心:
●“没关系,没写你的个人信息。”
●“发一封日语的,再发一封俄语的,再发一封西语的。只要语言版本够多,学校就猜不出来是哪国人干的!”
●“惹出笑话的人多得是,他们肯定看过比你这个更离谱的,别太当回事。”
●“这么重要的事情有没有通知联合国?”
今天我们就来梳理这些被无数申请者踩过的坑,如果时光倒流,让你回到申请季,有哪些事情是你绝对不会再做的呢?
盲目选校
在考虑留学选校时,你是不是第一时间在网上搜索院校,网上学校的照片很好看,这个学校看起排名不错,听说这个专业就业率很高,网上评论都还不错......
然后,刷刷几笔,就决定了将要申请的学校和专业。
结果顺利拿到学校offer,入读后却发现学校和预期大不相同,学校的氛围与你格格不入,上课时心不在焉……

(来源:网络)
还有一个网友在网上只申请了藤校,惨遭全聚德,现在我手上除了这所南美哥大,没别的选择…我该怎么办?我需要帮助!
但除了上述真实的大学的名字混淆视听外,还有一些高仿的假大学也开始迷惑这些小糊涂蛋。

(来源:TIKTOK)
还有一位倒霉蛋网友,称自己花费300刀申了Yale,结果拿到了Yell University的Offer。
错过DDL
还有什么是比你本来可以做到,但因为种种原因错过DDL“还没开始就结束了”更遗憾的事情吗?
网络上有这么一位同学因为申请了太多学校,以至于被过多的信息淹没,错过了奖学金申请的截止日期,这就成为了她这一生永远的遗憾。

(来源:网络论坛)
有些同学因为担心申请材料不够完善,常常拖到最后一刻才提交,这时网络延迟可能导致错过截止日期,与梦校失之交臂......
当DDL选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较普遍的问题是:拖延。但其实我们可以提前规划,避免这些遗憾,毕竟这关乎你未来四年的教育大事呀!
材料文字犯错
还有人在文书里、邮件里都有内容出错。不妨当个乐子来看,笑一下算了!

“我说我很高兴和这位教授一起工作,结果发现这位教授已经去世200年了😂。这所学校是我的保底校,不过我还是拿到了奖学金录取,太夸张了。”

“发给耶鲁的邮件,开头写成‘亲爱的宾大招生办’。
给西北大学寄信,信件最后落款‘Insert Name here’。——160刀没了。”

“把布朗的开放式课程说成核心课程😭我肯定是在写文书的时候听到别人说了这个词,然后下意识地写了Core……”

“我说我对一个项目感兴趣,但实际上这个项目只对研究生开放😭。”

“我在文书里写西北大学有着城市环境……”
注:西北大学坐落在伊利诺伊州的埃文斯顿小镇,属于郊区(suburb)。

“我在补充文书里提到了我申请的专业以及我的追求,然后提交给了一个根本没有这个专业的学校。(但我还是进了!)”

“我给哈佛发邮件问了一个关于UC的问题!怎么会有人把邮件搞砸成这样。更糟糕的是,他们竟然回答了我的问题😭😭😭。”

“我忘记把‘UIUC夏季研究项目’从普渡的文书里删掉了lol”

“我申请阿默斯特的文书开头是:‘here's a new version of your essay with grammar correct’。我只是用AI来修改语法,但我完蛋了。”

“我在活动列表和补充信息里面犯了一些拼写错误…但我猜我犯的最大的错误是在写文书之前读了太多别人的文书,导致我开始写的时候下意识地用不同于平常的方式去写作和措辞,这大概就是我的PS看起来很奇怪的原因。”
收到录取邮件后点错
有位同学因为按错了键,直接把港大的offer给拒了!等反应过来,为时已晚...

(来源:邮箱截图)
一大堆热心网友纷纷出来献策,有让同学赶紧给港大打电话说明情况的,也有网友开玩笑说要不给学校写邮件说是猫按的。

(来源:小红书)
好在后续结果不错,跟港大说明情况之后,被自己亲手拒绝的offer又失而复得。

(来源:小红书)
不过评论区有同学发现了华点,港大那边对于这种情况“见怪不怪”,看来出现这种错误操作的不止这位同学一个人。
晒Offer后被坑
年留学申请季结束,在各种社交媒体上都能看到晒offer的帖子,辛苦了一整个申请季,又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晒一下也是人之常情。

但在点赞和祝福之中,也隐藏着不少风险。最近有这样一则新闻,需要我们引以为戒!
有位同学拿到了香港中文大学的offer,还附带高达26万港币的奖学金!于是,这位同学和申请机构都在社交媒体晒了一下offer。

港中文招生委员会的人看到了这条动态,对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这名同学被要求重新录制面试视频,再经历一轮可能更严格的审核,到手的奖学金说不定也黄了……
如何补救?
提交申请材料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啊!其实很多低级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大声读申请表
别觉得这步麻烦——很多你看了10遍没发现的错,一开口读就露馅了。

(来源:申请页面)
比如地址填写是否正确、电话号码是否写错或漏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也可以和朋友互相读!比如你帮他查“活动时长”,他帮你看“邮箱拼写”,外人的眼睛更容易发现你看习惯的错。
文书再检查
文书是你的门面,哪怕一个标点错,都可能让招生官觉得你不认真。
Common App允许针对不同学校提交不同版本,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展示自己,为了避免“张冠李戴”,提交前记得检查一下文书题目选择是否正确、是不是给了正确的学校提交了正确的版本、内容有没有粘错或少粘贴了一段。
此外,Grammarly等软件虽然可以帮我们检查最基础的拼写错误,但有很多问题是它们识别不出来的,比如同音异义词、名字写错、用法错误、重复或过度使用同一个词或短语、微妙的语法错误等等,所以最好在软件纠错的基础上,再花一点时间人工校对一遍。
活动时长要对齐
一定要注意前后一致!文书里写“参加竞赛3年”,活动列表里却填“2年”,这会让招生官会觉得你不诚实,甚至怀疑整个申请的真实性。
再次核对所有时间,比如“志愿者活动”从高一开始到高三,算清楚是“2年6个月”还是“3年”,所有板块(文书、活动列表、补充材料)要完全一致。不确定的话翻朋友圈、奖状照片,千万别凭记忆写。
别漏补充信息
很多同学觉得“补充信息栏”没用,其实这是帮你“解释特殊情况”的好机会!
比如你做过“非遗文化调研”这类特别的活动,活动列表写不下细节,补充栏里可以加1-2句“调研覆盖3个非遗工坊,整理了20篇口述史,相关报告已上传至XX链接”,突出你的用心。
推荐信要盯紧
有些学校可以从电子邮箱上传推荐信,也有些学校需要把推荐信密封后邮寄过去。
前者可以跟推荐人确认是否已经提交,后者可以确认物流进度;也可以在申请提交后,从portal里确认推荐信是否已经送达。
很多学生在找推荐人写推荐信的时候,一般都会和推荐人沟通好会写什么内容,然后最后撰写、提交。
因为推荐信在申请中很重要,为了提高申请的成功率,绝大部分学生申请时提交的推荐信都是和推荐人进行充分沟通后,自己写、自己提交。
实际上,大学会查IP地址和电脑,比如申请人用自家的网络和电脑上传了申请,同时有用同样的电脑和网络上传了推荐信,可能会被视为申请诈骗。
所以其实美国大学招生部门肯定也意识到了“推荐信非推荐人本人提交”的类似问题,所以做出了一些应对举措。如果触发了该警告,还可以换推荐人,但是在申请的时候再重新找人写推荐信,很可能会应影响自己的申请进度。
总之,网申并非那么简单,除此以外还有非常多的细节需要大家注意,每一步都决定申请能否成功,必须步步谨慎,否则可能前功尽弃。
申请就像拼拼图,这一步的检查,就是把最后一块拼图放对位置。别觉得麻烦,每多查一遍,就是给你的offer多添一分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