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信,是留学申请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
在网申填写的过程中,我们会在推荐信板块看到waive the right to access/review的问题选项,可以选择是否申请者是否需要查看推荐信内容。

来源:网络
也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勾选选项,让部分同学在真正做决定的时候出现犹豫,不知道哪个才是最佳选择。
网申推荐信wavie查看权利是什么
大学招生办提出此问题,是为了履行在1974年美国《家庭教育权利和隐私法案》(FERPA)下的义务。
该法案赋予所有在读学生查阅其学生档案的权利。如果学生被录取并注册就读大学,他们的申请材料也将成为该学生档案的一部分。
既然是学生的权利,大学自然有责任在网申系统中加入这个问题选项。
如果选择“放弃查看推荐信”
即使被录取并入学,学生也无法查看代表他们提交的推荐信内容。
如果选择“不放弃查看推荐信”
如果被学校录取并注册入学,学生的推荐信将成为学生档案的一部分。学生有权在注册入学后查阅该档案,包括推荐信内容。
学生只有在注册入学后才享有此项权利。如果未注册入学,则无权查看推荐信内容。
同时需要注意,推荐人和申请项目都可以看到学生是否选择“放弃查看推荐信”的权利。

来源:harvard
一般而言,放弃查看推荐信的权利是理想的选择。如果选择不waive,可能会对申请产生负面影响。
为什么建议waive查看推荐信
对于招生办而言
对于学校来讲,没有放弃查看权利的推荐信,可能等同于无可信度的推荐信。
如果waive查看推荐信,表明学生信任推荐人,相信他们会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提供客观评价,也是对自身资质充满信心的表现。
一般情况下,大学招生办也会默认waive查看权利的推荐信,能够给出更加真实的反馈,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入学资格。

来源:harvard
对于推荐人而言
推荐人本身是学生自己挑选的。正常情况下,推荐信内容也不应该让学生感到压力。
前文也提到,推荐人是能看到学生是否选择“放弃查看推荐信”的。当推荐人知道他们的推荐信会被保密时,他们也更有可能撰写诚实且公正的评价。
在担心诉讼和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大多数推荐人也会认为放弃查看推荐信是约定俗成的事,否则他们写坦诚的推荐信将存在风险。
如果学生选择了不waive查看推荐信,其实也相当于质疑了自己对推荐人的信任。有的推荐人,尤其是国外教授/负责人,会对not waive比较敏感,要求学生改成waive,甚至直接拒绝出具推荐信。

来源:academia
选了“不waive查看推荐信”怎么办
如果推荐人尚未提交推荐信,可以在网申系统中点击Exclude,重新上传推荐人信息并选择waive即可。
如果推荐人已经提交推荐信,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大学招生办,询问他们是否能够帮助更改之前的选择。
诚然,也有选择不waive最后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个例,但放弃查看推荐信的权利仍是标准且最常见的做法。除非特殊情况迫不得已,建议都选waive。

如何选择合适的推荐人
如果不放心推荐信内容,我们更应该从源头做起:找对推荐人。
在选择推荐人时,请大家务必选择了解自己的学习、工作和品格,并且能够充分证明你的优势、成就、态度,以及对学校潜在贡献的人。
以教授推荐人为例,一旦有了人选目标,就要在课上课后“多表现”,让教授记住你。
在表现较为突出的前提下,甚至可以提前询问教授的推荐信标准,并在结课时和教授确定是否可以帮忙写推荐信。当然关系变熟只是附加分,最关键的还是好好学习。只有拿A,之后才有底气和教授要推荐信。
如果申请季期间有和教授office hours的机会,也可以备好简历、成绩单、申请项目列表、文书等材料去沟通,帮助教授更好地了解并反馈你的情况。
总之,你需要的是能够为你写出真情实意、为申请加分的推荐信的候选人,前期一定要慎重选择好。
推荐信邀约一向赶早不赶晚。教授一般每年会有出推荐信的名额限制,不要拖到申请高峰期才开始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