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思AL物理高频考点与备考策略全拆解!

A Level物理是中国学生选课的热门科目,同时也是公认的难学A Level学科之一,尤其是打算申请理工科、工程类、甚至部分社科专业的同学,A Level物理成绩更是申请名校的“敲门砖”。但因其涵盖范围广、概念抽象、计算复杂,不少同学学习物理感到吃力。

为助力学生高效突破A Level物理备考核心考点,威学教学教研团队依托丰富的教学经验与专业教研能力,对近年爱德思IAL物理U1真题展开系统性深度剖析——不仅全面梳理高频考点的分布特征、考查形式,更深入挖掘命题背后的趋势规律,为后续备考指导提供科学、精准的依据。

本篇推文聚焦爱德思AL物理U1备考核心考点,围绕物理U1考核内容、爱德思物理考试现状与备考策略和A Level物理怎么学?三大核心模块展开,带你清晰把握核心考点频率、命题变化规律,助力26年备考精准发力不迷茫~

爱德思物理U1考核内容

爱德思物理U1(WPH11/01)核心考点集中在力学和材料学两大模块,命题稳定且注重知识应用与逻辑表述,以下是基于近年真题的考点深度分析与备考策略。

威学独家剖析 | 爱德思AL物理高频考点与备考策略全拆解!

△爱德思物理考试形式

1.核心考点分布与命题特点

(1)力学模块(考察频次:极高,占比约60%)

力学是U1试卷的核心,覆盖运动学、受力分析、动量、能量等核心知识点,贯穿选择与大题。

威学独家剖析 | 爱德思AL物理高频考点与备考策略全拆解!

△力学模块知识点

(2)材料学模块(考察频次:高,占比约40%)

聚焦固体材料的力学特性,注重实验相关的计算与原理阐释。

威学独家剖析 | 爱德思AL物理高频考点与备考策略全拆解!

△材料学模块知识点

2.命题规律总结

(1)核心稳定,场景创新:核心知识点(运动学方程、牛顿定律、杨氏模量)多年保持稳定,命题者常通过工业场景(如起重机、火车)、生活场景(如滑梯、蹦极)变换设问背景,但本质考点不变。

(2)计算与阐释并重:试卷不仅考查公式应用,更注重对物理过程的解释(如“为何升高温度会改变终端速度”“碰撞中动能损耗的原因”)。

(3)实验关联紧密:材料学部分常结合实验操作(如测量钢丝直径、使用频闪仪测运动),要求掌握实验原理、误差分析(如2023.10 Q14、2024.01 Q17),需熟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仪器精度影响”等考点。

(4)图像分析高频:运动学中的v-t图、S-t图,材料学中的应力-应变图、力-伸长图是必考内容,需通过图像斜率、面积提取物理量(如v-t图面积表示位移,应力-应变图斜率表示杨氏模量)。

3.高频易错点提醒

(1)运动学计算中忽略矢量方向(如斜抛运动的竖直分量为负)

(2)应用Stokes定律时未确认“层流”条件,或单位换算错误(如半径单位未换算为米)

(3)计算杨氏模量时,误将直径当作半径计算横截面积

(4)动量守恒问题中,未考虑碰撞前后速度的方向(如反向运动速度取负)

(5)能量计算中混淆“有用功率”与“总功率”,导致效率计算错误。

爱德思物理考试现状与备考策略

结合近几个考试季的趋势来看,爱德思A-Level物理的核心特点有两点:

一方面,其A率从2023年1月的20.6%波动下降至2025年5月的6.1%,各单元A线、A线普遍上升(如U1的A线从43升至61左右),考试门槛明显提高。

威学独家剖析 | 爱德思AL物理高频考点与备考策略全拆解!威学独家剖析 | 爱德思AL物理高频考点与备考策略全拆解!

△爱德思物理A/A*率变化图

另一方面,相较于CIE、AQA考试局,爱德思物理的文字题占比最大,对语言能力的要求是三个考试局中最高的,需要考生精准描述物理原理、实验步骤等内容。

后续爱德思物理分数线很大概率会维持当前的高难度水平,甚至可能进一步提升,具体可从以下维度分析:

(1)评分标准的“常态化”锚定:

考试局已明确将评分基准锁定在2019年疫情前的严格标准,且2024-2025年的数据显示,物理各单元的A/A分数线已全面超越2019年水平(如U4单元2025年A线80分,比2019年高4分)。这种“以历史为锚”的评分逻辑短期内不会改变,意味着考生需在更难的试卷上取得更高卷面分才能达标。

(2)考试改革的叠加影响:

2026年起,爱德思物理将实施试题册与答题册分离、中国区专属试卷、公式表嵌入试题册等改革。这些变动直接增加了考试的“隐性难度”:

·答题空间受限要求考生更精准地组织答案,避免因书写超出范围丢分。

·中国区试卷可能针对国内考生的“高分扎堆”现象调整题型分布,进一步压缩分数区间。

·公式表嵌入试题册后,信息检索效率成为新的得分点,备考需额外训练时间管理能力。

(3)考生竞争的长期压力:

物理作为理工科申请的“核心拼图”,报考人数持续增长(2025年同比增加 4.2%),且全球顶尖院校对物理 A的要求愈发严格。这种 “需求驱动型” 竞争会不断推高分数线 —— 即使试卷难度不变,考生也需在更高分数段争夺有限的 A/A名额。

备考策略

真题精练,聚焦大题:反复练习近5-8年真题,重点突破SectionB的综合大题,亲手书写完整计算过程与受力分析图,对照答案修正逻辑表述。

构建知识网络:串联力学与材料学知识点,如“牛顿第二定律与加速度的关系”“动量守恒与能量损耗的关联”“杨氏模量与胡克定律的推导关系”,避免孤立记忆。

强化公式与单位:整理核心公式清单(如运动学、能量、材料学公式),明确各物理量的单位(如应力单位Pa、功率单位W),避免计算时单位混淆。

规范答题表述:回答原理性问题时,使用专业术语(如“层流”“弹性形变”“动量守恒”),避免口语化;带*号大题需按“条件-分析-结论”的逻辑结构组织答案,确保论点递进。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P能多国联申吗?YES!英国、欧洲、新加坡、香港成绩要求!

下一篇

免学费 + 资助最长 48 个月:图宾根大学公派博士指南!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