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john locke约翰洛克哲学一等奖文章

题目: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在 20 世纪获得了某种复兴。这是进步还是倒退?

哲学的进步与退步

在物质世界中,时间根据经验证据,沿着线性时间轴的步骤来衡量进步和倒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事实或证或伪,将时间与进步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例如,用地心说取代日心说是倒退的,因为随着时间积累的天文证据不相信后者。然而,哲学的进步与这种观点是不相容的,因为哲学属于抽象世界,在那里,缺乏经验的事实基础,模糊了时间与进步之间的联系。因此,时间上的倒退并不一定等同于倒退:我们不能说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概念与罗尔斯纯粹基于时间概念的概念相比是倒退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构建一种衡量哲学进步的方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断言,在哲学中,一定程度的证伪是可以实现的。通过哲学探究和思维实验,我们可以理性地评估理论的逻辑有效性,赋予哲学思想“真”与“假”的地位。考虑到这一点,我建议采用Popperian进展模型的第四个过程——“t2通过了测试,t1没有通过”[1]——分为以下两个条件:

​发生进展:

1. 当新的理论对现有思想的不足作出合乎逻辑的回应时。

2. 当新理论能够从批评中得到理性的证明时。

第一个条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新理论必须是对前一思想的发展,才被认为是进步,而前一思想的发展被定义为对现有缺陷的纠正。如果不是这样,新理论就不能通过现有理论已经失败的检验,这就使它和现有理论一样处于错误的地位。第二个条件表明,新理论不可能是不合理的错误,因为没有哲学家,寻求真理,会有意识地支持一个错误的理论。持有错误的立场必然导致非理性的独断专行,这就剥夺了哲学的真理和理性,剥夺了哲学的目标和基础。

​利用这两个条件,我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是由康德伦理学和功利主义发展而来的。

第一条件:克服社会和道德精神分裂症

社会精神分裂症

道德义务的意识在康德的伦理学和功利主义中彻底渗透。康德写道,只有"出于义务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同样地,边沁说痛苦和快乐“指出我们应该做什么”。当作为道德术语使用时,“应当”和“义务”采用了义务、约束和要求的特殊含义,这些概念使法律的存在成为必要这种将律法插入伦理的做法在犹太教-基督教传统中有其宗谱起源,从它对神圣律法和上帝(律法的制定者)的观念出发。尽管启蒙运动拒绝承认这个神圣的法律制定者的存在,但启蒙运动的以责任为基础的理论保留了犹太-基督教的以法律为基础的义务的概念。换句话说,他们不顾尼采的“上帝之死”的概念,坚持宗教传统的残余。由于启蒙运动消除了上帝的概念,这是犹太教和基督教传统的核心支柱,启蒙运动的理论保持它所颠覆的信仰的其他方面就变得不合逻辑。正如安斯科姆所描述的那样,“当刑法和刑事法庭被废除时,‘犯罪’这个概念似乎还会存在。这样的现象描述了我对“社会精神分裂症”的看法,即社会的不和谐源于对犹太教和基督教传统的同时接受和拒绝。

为了规避社会精神分裂,人们提出了三种非神圣的替代神圣法则的道德规范:社会、契约和人类美德然而,如果社会是道德标准,那么个人就会受到有关社会规则是善还是恶的间接道德运气的影响(例如,2019年日内瓦vs. 1939年慕尼黑)。另一方面,合同不能成为标准,因为人们不知道他们处于道德合同义务之下,不像法律,不可能处于合同之下而不知道。因此,考虑到其他选择的缺点,人类的美德是理想的道德规范。但是,这种人的德性观用亚里士多德的“好人”取代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以法律为基础的义务”的观念,他是道德和伦理生活的理性“标准”以人的德性作为道德规范,消解了“道德义务”,摒弃了以责任为基础的理论,支持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

​简而言之,克服社会精神分裂症有两种方法:

1. 坚持以责任为基础的理论,但重新建立上帝作为神圣的法律制定者(神圣的法律作为规范)

2. 用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以美德为准则)取代责任理论

第一种选择使启蒙运动以来的世俗哲学的进步倒退,因此,规范的伦理学倒退到绝对正确的宗教教条,在这种教条中,停滞是唯一的可能。相反,第二种选择在克服社会精神分裂方面更符合启蒙世俗主义的进步。

道德精神分裂症

康德的伦理学和功利主义将理性确立为道德责任和义务的基础。然而,正如康德拒绝将情感作为一种道德动机或边沁将动机从幸福演算的变量列表中排除一样,这些理论将个人动机——“个人和人际关系和活动的价值”——从伦理决策中剔除我们可以由此推断,在道德环境中,理性和动机在一种不和谐的状态下发生冲突。迈克尔·斯托克称这种现象为“道德精神分裂症”,他将其描述为“不被自己所看重的东西所打动”,反之亦然就像社会精神分裂症一样,道德精神分裂症对康德的伦理学和功利主义提出了有害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让我们用Trolly问题来说明道德精神分裂症。一辆电车正朝着正在主轨道上的孩子驶来。道德主体可以拉动杠杆使电车转向侧道,侧道中有三个小偷。

纯粹基于个人动机,代理人会坚决地拉动杠杆,因为父亲对自己孩子的爱超过了所有其他关系。然而,一个理性重视数学效用的功利主体不能为了一条生命而牺牲三条生命,因为功利主义把每一个人都看成是同一个人。同样地,康德的理性以绝对命令(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的第二个表述)为义务,不能故意谴责这三个人作为达到孩子目的的手段。在这两种情况下,行为人都因个人动机与理性的二分而经历道德精神分裂。

如上所述,由于道德行为导致的是不满而不是满足,当理性和动机不和谐时,人们就无法获得美好的生活(eudaimonia)。反过来说,为了实现幸福,人需要按照使理性和动机协调一致的美德生活。我认为原因在于,亚里士多德将情感与理性一并纳入美德伦理之中,因为像爱情和友谊这样的动机都是基于情感,而不是基于理性。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的特征是允许情感“在适当的时间”和“以适当的方式”出现。在这里,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断言情感凌驾于理性之上,因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主义将情感置于理性的控制之下。相反,他说,一个人必须拥有动机(情感)和理性的和谐,因为美德的目的是获得幸福,而不是履行义务。回到电车问题,一个有品德的人会基于爱的美德来拉动杠杆,因为父母的爱的动机和父母对孩子有责任的推理是和谐的。因此,与康德伦理学和功利主义不同,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成功地克服了道德精神分裂症。

第二条件: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的辩护

自我中心意识

批评人士主张,以自我为中心的伦理理论是倒退的,因为他们声称,伦理理论在启蒙运动时期以他人的利益为中心取得了进步。从表面上看,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有德性生活的目的是为自己获得幸福。

菲利帕·富特(Philippa Foot)认为美德是“对他人有益的,或对其拥有者以及他人有益的”。通过慈善的美德,幸福的主要接受者是他人此外,正义的美德是根据功绩“给予人们他们应得的”,而不是特别考虑自己然而,这引发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批评,即一个善良的代理人通常会忽视他人的善良品格。从一种美德的行为中,有德行的人得到了最有价值的东西(有德行的品德用于获得eudaimonia),而其他人得到的是短暂的幸福。这种“为自我而善,为他人而快乐”的心态将他人及其快乐视为实现幸福的次要手段。

有趣的是,大卫·所罗门用“犯罪伙伴”的方法揭示了这种自我中心不是美德伦理所独有的。在康德的伦理学中,“要求我做只有对方自己能做的事情(使其成为我的义务)是自相矛盾的。”[13]从前面的陈述我们可以推断,康德的伦理学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认为没有义务要求一个人以义务为基础去帮助他人行动,从而获得道德地位。更微妙的是,这种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不对称在功利主义中也可以观察到,这是一种代理人努力让他人也变得仁慈的原则。他人的善行“仅为工具性关怀”(增加效用),而自我的善行则不止于此:自我的仁是赋予他人的仁以“道德意义”的视角,但不能“从这个视角获得道德意义,因为它是赋予自己独有的“特殊地位”的视角。既然自我中心在普遍的伦理理论中是基本共有的,我们,作为人类,必须问是否完全超脱自我,或绝对的无我,甚至是可信的。

明确的行动指南

规范伦理学的目的是“发现什么是正确的行为”。[15]然而,人们批评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对一切道德情况缺乏明确的行动指导,无法明确地辨别是非,这与康德伦理学和功利主义相悖。这就提出了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是否是规范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首先,我肯定美德伦理可以提供具体的行动指南。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主义将罪恶(过剩和不足)和美德(两种罪恶的中庸)定义为“禁止”和“积极的指导”,明确说明“正确的行为”。这些定义使我们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指导原则应用于道德环境中。

对于那些认为道德伦理缺乏明确性是一种退行性的人来说,他们必须思考对所有道德可能性的明确性指导是否真正可行。萨拉·布罗迪(Sarah Broadie)认为,其他理论无法效仿美德伦理的广泛适用性,因为只有美德伦理认识到,“本身”不可能为每一种道德情景提供明确的行动指导,因为“什么是对的”总是取决于细节。[17]虽然康德伦理学和功利主义声称在绝对原则(绝对命令和实用)的基础上为所有的可能性提供明确的道德指导,无数的案例
暴露他们的不足,例如,对纳粹军官撒谎说有犹太人藏在地下室(康德伦理学)或为了国家的整体和平与稳定而蛊动性地诬陷犹太人(功利主义)。然而,由于每一种道德环境都是独特的,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不是介于两种罪恶之间的严格的数学中庸之道,而是一个灵活的概念,具有根据行为主体的实践和智力推理来调整特定环境的能力。然而,与尼采的超人不同,判断的标准不是任意的个人意志,而是美德和恶习的既定定义。总的来说,缺乏对所有可能性的明确的行动指导,实际上是一种力量,使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得以广泛应用。

结论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成功地满足了哲学发展的两个既定条件。德性伦理虽然属于两千年前的一个时代,但它在二十世纪的复兴是规范伦理的一个进步。

Footnotes

1 Alex Deagon, “Popper or Kuhn: Truth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paper, Perspectives on Progress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Brisbane, 27-29 Nov. 2013, Academia),. 3,
www.academia.edu/5254144/Popper_or_Kuhn_Truth_and_the_Progress_of_Science.

2 Immauel Kant, 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ed. and trans. Allen W. Wood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5.

3 Jeremy Bentha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 (Kitchener: Batoche Books, 2000), 14.

4 Gertrude Anscombe, "Modern Moral Philosophy." Philosophy 33, no. 124 (1958): 5.
www.jstor.org/stable/3749051.

5 Ibid., 12.

6 Ibid., 13-15.

7 Aristotle, The Nicomachean Ethics of Aristotle. trans. F. H. Peters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 Co., 1893), 74.

8 Michael Stocker, "The Schizophrenia of Modern Ethical Theorie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73, no. 14 (1976): 455. doi:10.2307/2025782.

9 Ibid., 454.

10 Aristotle, The Nicomachean Ethics, 46.

11 John Hacker-Wright. Pilippa Foot’s Moral Thought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3), 77

12 Michael Sandel,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9), 187.

13 Immanuel Kant, The Doctrine of Virtue: Part II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ed. Mary J. Gregor (New York: Harper Torchbooks, 1964), 44.

14 Yong Huang, Why Be Moral?: Learning from the Neo-Confucian Cheng Brothers (New York: SUNY Press, 2014), 84

15 Roger Crisp, “What is Virtue Ethics?” Practical Ethics Bite. University of Oxford, 22 Sep. 2014, podcasts.ox.ac.uk/what-virtue-ethics.

16 Rosalind Hursthouse, “Virtue theory and Abortion.”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vol. 20, no. 3 (1991): 227.

17 Sarah Broadie, Ethics With Aristotle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02.

​Author’s Note

Given the broadness of the topic and the word limit, I have focu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resurgence of Aristotelian virtue ethics as progress or retrogression exclusively within the field of normative ethics, despite the resurgence of virtue (aretaic turn) within other philosophical fields, such as epistemology,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legal theory. Furthermore, this essay narrows the field of normative ethic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o its two most dominant and prevalent ethical theories: utilitarianism and Kantian ethics.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requires the comparison of Aristotelian virtue ethics with the existing ethical theor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f too many theories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paper would not be able to delve into thorough depth, considering the word restriction. Therefore, comparing Aristotelian virtue ethics to utilitarianism and Kantian ethics a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tive ethics prior the resurgence of virtue ethics would be the most coherent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evaluation of virtue ethics as progress or retrogression.

​Bibliography

Anscombe, Gertrude. "Modern Moral Philosophy." Philosophy 33, no. 124 (1958): 1-19.www.jstor.org/stable/3749051.

Aristotle. The Nicomachean Ethics of Aristotle. Translated by F. H. Peters.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 Co., 1893.

Bentham, Jerem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 Kitchener: Batoche Books, 2000.

Broadie, Sarah. Ethics With Aristotle.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Crisp, Roger. “What is Virtue Ethics?” Practical Ethics Bites. University of Oxford, 22 Sep. 2014. podcasts.ox.ac.uk/what-virtue-ethics.

Deagon, Alex. “Popper or Kuhn: Truth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Paper presented at Perspectives on Progress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Brisbane, 27-29 Nov. 2013, Academia,

www.academia.edu/5254144/Popper_or_Kuhn_Truth_and_the_Progress_of_Science.

Hacker-Wright, John. Philippa Foot’s Moral Thought.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3.

Huang, Yong. Why Be Moral?: Learning from the Neo-Confucian Cheng Brothers. New York: SUNY Press, 2014.

Hursthouse, Rosalind. “Virtue theory and Abortion.”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vol. 20, no. 3 (1991): 223-246

Kant, Immanuel. The Doctrine of Virtue: Part II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Edited by Mary J. Gregor. New

York: Harper Torchbooks, 1964.

Kant, Immanuel. 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Allen W. Wood.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Sandel, Michael.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9.

Stocker, Michael. "The Schizophrenia of Modern Ethical Theorie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73, no. 14 (1976): 453-66. doi:10.2307/2025782.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下一篇

2020年john locke约翰洛克政治一等奖文章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关注热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