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5年AP考试迎来多项变革!科目大纲调整、机考比例增加、评分标准优化……面对新趋势,如何高效冲刺?新航道AP教研组结合官方最新动态,为考生梳理考试时间、全年规划、科目重点、考场流程全攻略,助你精准备考,一战出分!
AP考试大纲
一、预备微积分
- 多项式与有理函数(Polynomial & Rational Functions)
- 多项式函数:次数、根与因式分解、图像特征(极值、对称性)、余数定理、复数根。
- 有理函数:定义域、垂直/水平渐近线、斜渐近线、图像分析。
- 函数变换:平移、伸缩、反射、复合函数与逆函数。
- 方程与不等式:多项式方程求解、有理不等式分析。
2.指数与对数函数(Exponential & Logarithmic Functions)
- 指数函数:增长与衰减模型(如人口、放射性衰变)、自然指数函数 exex。
- 对数函数:换底公式、对数性质、求解指数与对数方程。
- 应用问题:半衰期计算、复利模型、对数尺度(如pH值、分贝)。
3.三角函数与极坐标(Trigonometric & Polar Functions)
- 三角函数基础:弧度制、单位圆、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图像、周期性、相位平移。
- 三角恒等式:毕达哥拉斯恒等式、和角公式、倍角公式。
-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极坐标与直角坐标转换、参数方程绘图(如抛体运动)。
- 应用建模:简谐运动、声波分析、几何问题。
4.参数、向量与矩阵(Functions Involving Parameters, Vectors, Matrices)
- 参数方程:描述曲线(如圆、椭圆)、参数消去法。
- 向量运算:向量加减、标量乘法、点积、几何应用(如力的分解)。
- 矩阵基础:矩阵加减、乘法、行列式、逆矩阵、几何变换(平移、旋转)。
二、微积分AB / BC
Unit 1: 极限与连续性(Limits and Continuity)
- 极限的定义与计算(包括无穷远处极限、夹逼定理等)
- 连续性的判断(可去间断点、跳跃间断点等)
- 渐近线分析(水平/垂直渐近线)
- 介值定理(IVT)与极值定理(EVT)
Unit 2: 微分:定义与基本属性(Differentiation: Definition and Fundamental Properties
- 导数的几何意义(切线斜率)与物理意义(瞬时变化率)
- 基本函数的导数公式(幂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 导数的四则运算(乘积法则、商法则)
Unit 3: 微分:复合函数、隐函数与反函数(Differentiation: Composite, Implicit, and Inverse Functions)
- 链式法则(复合函数求导)
- 隐函数求导
- 反函数求导
Unit 4: 微分的场景应用(Contextual Applications of Differentiation)
- 运动问题(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
- 相关变化率(如气球膨胀问题)
- 洛必达法则(用于求解不定型极限)
Unit 5: 微分的分析应用(Analytical Applications of Differentiation)
- 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 函数单调性、极值与凹凸性分析
- 最优化问题(如最大利润、最小成本)
Unit 6: 积分与变化的积累(Inte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Change)
- 黎曼和(左、右、中点、梯形法)
- 不定积分与换元法(U-Substitution)
- 微积分基本定理(FTC)
Unit 7: 微分方程(Differential Equations)
- 可分离变量方程的求解
- 斜率场分析(绘制解曲线)
- 指数模型(如人口增长、放射性衰变)
- 换元法、分部积分法【BC only】
Unit 8: 积分的应用(Applications of Integration)
- 曲线间面积的计算
- 旋转体体积(圆盘法、垫圈法)
- 物理应用(如净变化量)
Unit 9:参数方程、极坐标与向量值函数(Unit 9: Parametric Equations, Polar Coordinates, and Vector-Valued Functions)
- 参数方程的导数与弧长
- 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的转换
- 向量值函数(位置、速度、加速度)
Unit 10:无限序列与级数(Unit 10: Infinite Sequences and Series)
- 数列的收敛性与发散性(极限、比值检验)
- 几何级数与调和级数
- 泰勒级数与麦克劳林级数
统计
1单元. 探索数据(Exploring Data)
单变量数据分析
- 数据类型(分类变量 vs. 数值变量)
- 数据可视化:直方图、箱线图、茎叶图
- 分布特征:中心趋势(均值、中位数)、离散程度(标准差、IQR)、偏度与异常值
双变量数据分析
- 散点图与相关性(相关系数r)
- 列联表与条件概率
- 数据变换(如对数变换)
2单元. 数据收集(Collecting Data)
抽样方法
- 随机抽样(简单随机、分层、系统抽样)
- 非随机抽样的偏差
实验设计
- 观察性研究 vs. 实验
- 随机分配、对照组、盲法
- 混淆变量与因果推断
3单元. 概率基础(Probability)
基本规则
- 加法法则、乘法法则、条件概率、独立事件
- 贝叶斯定理
概率模型
- 离散型分布(二项、几何、泊松)
- 连续型分布(正态、均匀)
- 期望值与方差计算
4单元.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Random Variables and Distributions)
随机变量的性质
- 期望值与方差的线性变换(E(aX+b)=aE(X)+bE(aX+b)=aE(X)+b)
常见分布的应用
- 二项分布(成功次数)、几何分布(首次成功时间)
- 正态分布(68-95-99.7法则)
5单元. 抽样分布(Sampling Distributions)
中心极限定理(CLT)
- 样本均值的分布近似正态的条件
- 比例的抽样分布
均值与比例的分布比较
- 均值差与比例差的分布形态
6单元. 分类数据的统计推断(Inference for Categorical Data)
单比例与双比例推断
- 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Z检验)
- 卡方检验:拟合优度、独立性、同质性
7单元. 定量数据的统计推断(Inference for Quantitative Data)
单样本与双样本均值推断
- t检验(小样本)与Z检验(大样本或已知σ)
- 置信区间构建
回归推断
- 斜率与截距的显著性检验
- 残差分析验证模型假设
8单元. 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
简单线性回归
- 最小二乘法拟合方程(y^=a+bxy^=a+bx)
- 相关系数r与判定系数
多元回归
- 多变量模型的基本解释
9单元. 实验设计与因果性(Experimental Design and Causation)
因果性研究
- 实验设计中的随机分配与控制变量
- 混淆变量的识别与处理
- 效应(effect)的估计与局限性
物理1
AP物理2
单元1:流体力学 考试占比:12-16%
内容包括:新增流体动力学(伯努利方程、连续性方程),静力学保留(压强、浮力)。 单元2:热力学 考试占比: 16-20%
内容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方程、热机效率(卡诺循环)、熵变分析。 |
单元3:电场与电势 考试占比:12-18%
内容包括:电场叠加、电势能计算、电容器储能
单元4:电路 考试占比:10-14%
内容包括: 复杂电路分析(基尔霍夫定律)、RC电路充放电、电功率计算
单元5:磁场与电磁感应 考试占比: 12-16%
内容包括:洛伦兹力、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单元6:几何与物理光学 考试占比:10-14%
内容包括:薄透镜成像公式、干涉(双缝实验)
单元7:现代物理 考试占比: 14-18%
内容包括:新增量子物理基础(光电效应、德布罗意波)、核反应(质能方程)
物理C 力学
Unit1:矢量和标量;位移,速度,加速度
目标:分清矢量和标量;掌握运动学物理量和 x-t 图和v-t 图
Unit2:一维运动及微积分的应用
目标:掌握 suvat 公式,X(t),v(t),a(t)函数之间的关系
Unit 3:二维运动
目标: 掌握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
Unit4:力和牛顿定律和应用
目标:学会画受力分析图,掌握牛顿三大定律,和牛二的应用;微分方程在牛二中的应用
Unit5:圆周运动和应用
目标:圆周运动的概念和常见模型;掌 握 向 心 加 速 度和 切 向 加 速 度 结合的题型;
Unit6:做功,能量,功率;势能曲线的分析;万有引力
目标: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势能曲线引力场强度,引力势能,逃逸速度,开普勒定律
Unit7:线动量,一维和二维的动量守恒;冲量;质心的定义,如何确定质心位置; 质心的速度, 加速度;
目标:一 维 二 维 动量守恒;质心的确定
Unit8:转动运动学和动力学; 转动惯量的积分计算
目标:torque 的 概念 和 大 小 计 算 和方向确定;转动中的牛二定律
Unit9:角动量,角冲量;滚动;转动动能
目标:掌握角动量守恒,滚 动 中 的 能 量 转换
Unit10:简谐运动, 单摆, 物理摆,扭摆,弹簧振子;
目标:几 种 常 见 的简谐运动模型;写出 简 谐 运 动 的 微分方程形式
环境科学
AP宏观经济学课纲
微观经济
U1 Basic EconomicConcepts
目标:
1.熟练应用 scarcity 的定义;
2.能够区分 3 种 economic systems;
3.理解 PPC 所有移动及本质,并能准
确应用、画图;
4.能够对比计算 2 种 advantages;
5.熟练应用 MB 与 MC 的等量或不等
量关系;
6.熟练计算并应用 MU 对应知识点。
U2 Supply and Demand
目标:
1.熟知影响 S&D 的因素, 并能画图应
用;
2.能够背诵并应用 4 个 elasticity 的计
算公式;
3.能根据 PED/PES 数值范围区分商品
的弹性并画图;
4.熟知 PED/PES 的影响因素;
5.能根据 YED/XED 数值特点区分商品
类别。
6. price ceiling/floor 图像,画出 2 幅 subsidy + 2 幅 tax 图像,并分析。
U3 Production, Cost, and the Perfect Competition Model
目标:
1. 能够画出并分析 TP/MP/AP 图像;
2.能够画出并分析 SR cost 图像;
3.能够画出并分析 LR cost 图像;
4.熟记并能应用各种 profit 计算公式
及变形;
5.理解并熟记 profit max 的条件;
6.能够画出 side-by-side 图像并分析
不同条件下的公司决策;
7.能够熟记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U4 Imperfect Competition
目标:
1.熟记并区分 4 种不同市场形式的特点;
2.能够画出并分析 monopoly 和 natural monopoly 图像;
3.能够画出并分析 price discrimination 图像;
4.能够画出并分析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的 3 个图像, 并确定长期均衡点;
5.能够读表并分析 game theory 中的 各种 strategies。
U5 Factor Market
目标:
1.理解要素市场,熟知 derived demand 这一概念并能应用;
2.能够熟知 MPL/MRP/MFC 定义并计算应用关系式;
3.能够画出并分析完全竞争下的 side-by-side factor market 图像;
4.能够画出并分析不完全竞争下的 monopsonistic market 图像, 同时对比区分商品市场中的 monopoly 图像。
U6 Market Failure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目标:
1.能够区分 productive/allocative efficiency,并在图像中找到各自对应
的特殊点;
2.熟知 market failure 的种类;
3.能够画出并分析 4 幅 externality 图像,同时能够结合 U2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分析;
4.能够区分 public/private goods 特点;
5.能够定义并区分各种 tax 类型;
6.能够画出 Lorenz curve, 并结合 Gini Ratio 计算、分析收入的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