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声”系列专访
从体制内转轨国际化课程,曾是连小队长都不敢当的社恐女孩,三年后却手握芝加哥、马里兰、奥蒂斯等顶尖艺术院校offer,累计斩获近两百万元奖学金。
本期毕业声,让我们走进 Lily Wu 的成长现场——看她如何把童年对迪士尼的热爱,炼成打动招生官的作品集;如何在耀华古北完成自我表达与领导力的双重蜕变。
大家好,我是Lily Wu,是一名动画专业的学生。
今年我收到了来自芝加哥艺术学院、马里兰艺术学院、奥蒂斯艺术与设计学院、加州艺术学院和艾米丽卡尔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录取,所有奖学金累计约合人民币196 万元。
我的最终选择是去奥蒂斯艺术与设计学院。我觉得选择大学最需要去看的,是它到底适不适合你,毕竟这是你往后四年都要待的地方。
我选择奥蒂斯的原因,首先是它给予我的奖学金支持力度最大,相当于四年学费的半奖。
其次是因为我从小就梦想成为迪士尼动画师,奥蒂斯的课程设置、行业连接和校友资源都让我觉得离这个梦想更近了一步。
奥蒂斯位于加州洛杉矶,像迪士尼、皮克斯等一线动画公司都在那边。我也通过官网了解到,奥蒂斯的许多教授本身就曾在这些公司任职,毕业生也更容易获得实习与就业的机会。
我对动画的热爱源于童年,从小就喜欢看迪士尼动画片。我妈妈说我小时候每天反复看《小熊维尼》动画,最后把碟片都给看坏了。小学时又迷上了《冰雪奇缘》,画了超多的安娜和爱莎,不过那时候的我还没有确定好以后要做什么。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的是我偶然接触到了音乐剧,比如《汉密尔顿》、《六位王后》等,当时的感受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迪士尼也常用音乐剧的形式讲故事,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形式。
后来,我发现一些画画博主会发布一些将音乐剧歌曲改编为动画分镜的作品,当时我就模仿他们,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我自己的作品,意外收获了很多支持与鼓励,从那时起我才突然萌生了“成为动画师”的念头。这段经历被我写到申请大学的文书中,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艺术家工作室》
这是我在 AS 阶段为剑桥艺术考试所做的数字媒体项目,是一部短短的小动画,设定观众群体是小学生。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名叫小茷的小女孩的故事,她是一位充满激情的艺术家。有一天,当她在工作室里创作时感到灵感匮乏而困惑。她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人,在工作室里进行一场奇妙的探索,最终重新找回了创作的灵感。
这个动画实际上反映了我自己创作时的状态。艺术创作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就像心理学中的“心流”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可以全神贯注,完全沉浸在创作过程中,甚至会忘记时间。
创作过程中,我采访了我的表弟表妹等小学生,了解他们喜欢的动画角色风格,并尝试多种画风、分镜与色彩方案。
它成为了我作品集中很重要的一个项目,在收到奥蒂斯offer的时候,他们的招生官有特地写邮件告诉我这个项目真的非常有创意,并希望能在 2025年秋季开学时见到我。
此外,我还将角色延伸为漫画、打造成IP形象制作钥匙扣、贴纸等周边,送给同学和老师。
△作品衍生成漫画
《德林本森林》
动画专业中除了动画制作外,角色设计方面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德林本森林》这个项目就聚焦于角色设计与世界观构建。
我从小非常喜欢森林、精灵这类的元素,当时正好看了HBO Max的动画系列《拾荒者统治》,它里面的概念和风格很打动我,有一个非常完整的生态系统设计,激发了我创作和发展新想法。
所以我原创了一个名为“Denlinben”的森林世界,名字灵感来自德语“Leben”,意为“生命”,我在做项目时也进行了一些语言方面的研究。
我设计了很多与植物、昆虫融合的角色,以及不同角色在不同场景下的互动,满满几页设计放在一起,完成这个项目真的很有成就感。
即便大学申请结束后,我也不打算放弃这个项目,仍在继续完善这个世界观,增加更多的角色设计,并计划将其发展为实体动画短片。
△新角色设计+完善世界观
△正在制作中的动画截图
我创作时非常关注色彩和光影的运用,以及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故事。我的作品常常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光影的变化,营造出独特的氛围,使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为了烘托出独特的氛围,我每次在完成动画制作时,不是把所有片段都剪在一起就结束了,还会最后进行整体的滤镜特效调整。
△Lily与家人朋友一起参观艺术大展
我认为绘画是一种不受现实限制的表现形式,而动画则能够表达复杂的情感和记忆,使故事更加生动感人。我这三年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对各种动画风格的探索,还展现了我个人创作和个性的成长。
△参与学校活动的Lily
刚开始来耀华的时候,我是那种不太自信的学生,就是只喜欢埋头做东西,不爱发言的类型。
我特别感谢耀华古北的老师们,尤其是Luxin老师、Irina老师等等,他们从高一就开始支持我、鼓励我,帮我建立自信,在我的性格方面让我有了很大改变。
我的艺术素养有了显著的提升,在老师的带领下尝试了很多不同媒介,雕塑、木刻、油画、摄影、丝网印刷、蓝晒等,都是我以前从没有尝试过的东西。
△Lily其他媒介的作品
到大学申请期间,我们就已经有积累了三年的很多很多作品,最后都可以用到作品集里面去。
所以到准备申请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学校已经提供了很多渠道让我们去为未来的大学申请作品集做准备,自己已经有很多可以拿得出手的作品去展示给招生官看。
申请期间,基本上学校里的所有艺术课老师都有帮到我,比如排版、作品内容、文字描述这些,学校有专门作品集辅导的课程,所以我当时申请时,其实是有很大把的时间来准备我作品集的。当然,准备的同时我自己也很开心嘛,因为这个过程非常好玩。
我的英语能力也有大幅度提升,因为学校是双语环境,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增强。由于我的英语变好了,我开始敢于做一些挑战,比如做一些动画作品的双语字幕、翻译一部完整的音乐剧作品发布到网上,希望让更多的观众能够发现它们。
△Lily在校园演出中独唱
这三年里,我还参与了很多学校的活动,比如和同学一起合唱、solo演唱。我以前真的非常社恐,是连个小队长都不敢担任的人,现在能上台表演,还能获得同学和老师的掌声,我很为自己感到自豪。
因为我的学习成绩比较优异,非常荣幸成为了学生会宣传部的一员,会帮助学校制作一些活动海报、LOGO、节目单页的设计。
△Lily作为学生会宣传部的一员,制作的学校活动海报和logo设计
2025年「叠镜」艺术大展暨毕业学生作品展中,我有幸成为策展委员会成员之一,为展览设计了海报和主题,并协调布展。策展经历让我明白,团队合作就是需要互相理解和妥协,成功举办此次毕业展,让我对未来更具信心。
△2025年「叠镜」艺术大展暨毕业学生作品展
我还参加了一些我比较感兴趣的社团,比如编剧社,会和同学一起做原创角色企划,还会写小说什么的,非常有意思,对我未来参与到动画行业中也可以积累一些经验。
我的同学们都很厉害,我觉得我身边真的有非常多有想法的、画画也非常有自己风格的同学,在耀华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可以认识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以后就算毕业后也要一直保持联系。
请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吧
• 认真思考自己未来想要学习的专业,并为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比如理想的大学或未来的职业方向,这样会为你的创作提供强大的动力。
• 语言成绩和作品集都是非常重要的!最好在Pre A阶段就开始准备。这样到申请时就不会感到太过疲惫。
• 创作时一定要大胆,多去尝试,多做艺术家调研。
• 有问题及时和老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