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4 Project:融合专家和跨学科之力 对抗无形混沌之熵增

用理性对抗信息的混沌 用定力对抗浮躁的消耗

导语

日前,七德G11学子迎来了一次全新的跨学科挑战:Group 4科学探究项目(Collaborative Sciences Project),根据要求,来自三个不同科学学科的五名同学将自由组队,经过计划、实操、演示等步骤、最终形成原创展板,并在线下科学展进行展示。

项目核心在于通过批判性地融合各科学学科的事实性、程序性及概念性知识,解决现实的世界性问题,而研究复杂议题的过程,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互关联的系统如何影响问题的形成,继而运用这些知识制定以解决方案为导向的策略。

【学在七德】Group 4 Project:融合专家和跨学科之力,对抗无形混沌之熵增

本次CSP项目的主题为“熵”,灵感源自七德2025年IB艺术展的主题“熵墟微光”及王芳校长在2025届毕业典礼中的致辞——热力学中“熵”代表系统的混乱度和不确定性,而生命的意义恰在于对抗熵增——从混沌中创造秩序,从无序中寻找方向,从虚无中建构价值。在这一兼具哲学性与科学性的理念启发下,2027届学子围绕“熵”这一核心概念,从生物、物理、化学、环境科学、电脑科学等多个学科切入,展示他们如何理解、测量甚至尝试对抗“熵增”这一过程

【学在七德】Group 4 Project:融合专家和跨学科之力,对抗无形混沌之熵增【学在七德】Group 4 Project:融合专家和跨学科之力,对抗无形混沌之熵增【学在七德】Group 4 Project:融合专家和跨学科之力,对抗无形混沌之熵增

本次项目由学生主导并全面参与——从上学期末的预热组队,到暑期成立科学探究项目学生委员会,学生们深度参与项目的策划、组织、管理、宣传全流程,将自主性与领导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项目的又一亮点在于跨年级、跨学科评价体系:线下科学展评审团涵盖G10、G11和不同学科教师及学院教师代表,打破年级与学科壁垒,构建多元立体的评价视角;此外,项目设立四大核心奖项“学术卓越奖”“最佳实践应用奖”“想象力与创造力融合先锋奖”“人气之星”,由师生共同评议,既保证了学术严谨性,也增强了互动性与趣味性

全力以赴之下,不同主题视角的科学课题百花齐放:27E朱子言Jacky所在的小组通过建立可量化观测的微观化学反应模型,探究食物冷藏过程中温度对熵增变化率的影响;27B 丁安安Annabelle所在的小组使用软件,模拟基因编辑中的非目标基因突变造成的熵增;27E 陈含章Gwen所在的小组结合分子无序、能量代价、生态影响等多个视角,揭示塑料污染、电子垃圾等循环经济背后的科学真相……数十个理论与实践、科学与生活、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巧思,在为期两天的线下科学展集中涌现。

【学在七德】Group 4 Project:融合专家和跨学科之力,对抗无形混沌之熵增【学在七德】Group 4 Project:融合专家和跨学科之力,对抗无形混沌之熵增

专家指导

【学在七德】Group 4 Project:融合专家和跨学科之力,对抗无形混沌之熵增

值得强调的是,为提升CSP项目的学术深度与现实意义,学校特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等多家研究所与高校的研究员与教授亲临现场,对代表项目进行专业点评与指导。通过专家质询、反馈建议等环节,学生在模拟的真实学术会议场景中,进一步沉浸式体验科研氛围,强化科学实践经验与批判性思维

伴随今年CSP项目落下帷幕,七德学子将把对抗熵增的智慧转化为持续成长的动力:在未来两年的IBDP学习之旅中,大家将学会用理性对抗信息的混沌,用定力对抗浮躁的消耗,以跨学科技能、协作精神与探究热情,勇攀学术高峰。

【学在七德】Group 4 Project:融合专家和跨学科之力,对抗无形混沌之熵增

27D

鲁凡高

Gary

我们组重点探讨了温度对食物腐败速率的影响。通过设计一个利用碘化钾氧化抗坏血酸的模拟实验,我们验证了温度对该化学反应速率的确具有显著影响。由于这一化学反应与食物腐败过程密切相关,我们的实验结果为“温度与食物腐败速率存在关联”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这次实验经历当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与高效沟通。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借助实验方法验证假设,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感谢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毕庆贞教授对我们组提出的宝贵建议,也感谢科学组吕航老师对我们组实验逻辑的细致指导和认真审核。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年9月6日托福考情回顾

下一篇

平和发布春招信息 赶紧收藏春招信息汇总!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