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时间10月31日,2025年iGEM全球总决赛在法国巴黎落下帷幕,iGEM由MIT于2003年创办,比赛涉及数学、计算机、统计学等学科,是目前合成生物学领域最高学术型科研大赛。
作为合成生物学领域面向青少年的顶级赛事,在过去的22年里,iGEM项目已总计超过了10万名参与者,创建了近5000个合成生物学项目,让他们学会安全、责任且可靠地使用合成生物学技术。
今年,预计已超过4500多名参与者参赛,值得关注的是,iGEM中学组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全球45+国家的中学生竞逐的核心赛道,尤其在2025年新政落地首年,参赛格局与竞争逻辑迎来关键转变。
今天我们结合iGEM官方信息+中学组参赛动态,从赛事基础认知,深度复盘2024-2025年中学组的真实变化,拆解新政下的核心趋势,为 2026 年中学参赛家庭提供最真实的备战指南!
中学组规模持续扩张,中国战队领跑全球
👉2024-2025 iGEM参赛队伍数量总览
2024年共吸引了438支队伍参赛,其中中学组参赛队伍达到130支。占总队伍约29.7%,最终有121支队伍脱颖而出斩获奖项,其中52支获得金奖,54支拿下银奖,15支获得铜奖。
2025年共有参赛队伍419支,其中中学组共有144支队伍,占总队伍约34.4%。高中组比赛非常激烈,共有136支队伍荣获奖项,其中84支队伍获得金牌,38支队伍获得银牌,14支队伍获得铜牌。

👉情况分析:
1、规模增长:中学组成赛事核心增长极从公开可查信息来看,中学组参赛规模呈逐年攀升趋势:2024、2025年全球中学组(含与商业机构联队)每年约142支,较2023年的126支增长约12.7%;其中商业机构联队占高中组总规模比例超半数,成为重要增长力量。这一增长与iGEM中学组的 “升学与能力提升价值” 直接相关——该赛道已成为海外顶尖高校评估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参考,自然吸引更多中学与家庭参与。
2、奖项格局:中国中学队伍延续强势表现结合2024、2025年官方奖牌数据,中国中学组的全球竞争力已得到明确验证:2024、2025年中国中学组队伍斩获全球超50%的金奖,其中商业机构联队贡献了中国中学组金奖的主要份额,部分团队甚至跻身全球Top20;2025年我们TD 逐录也在作为商业联队带领同学们获得了全球TOP2的好成绩,并拿到1个赛道全球第一、2个单项全球第一和4个单项最佳提名iGEM全球亚军&全球银奖!机构iGEM小队载誉而归!

赛道选择特征:均衡化分布,疾病相关赛道成热门
👉赛道情况
- 热门赛道前三:治疗赛道、生物制造、生物修复
- 冷门赛道前三:气候危机、软件人工智能、艺术和设计
高中队伍世界前十赛道:生态保护、农业、治疗、化妆品、传染病、食品和营养、生物制造、生物修复

👉情况分析:从中学组赛道选择数据来看,赛事赛道呈现 “整体均衡、局部集中” 的特征:
🔹1.热门与冷门赛道分化:治疗赛道、生物制造、生物修复位列热门赛道前三,这类赛道与生物医学、产业应用结合紧密,研究方向更易落地;气候危机、软件人工智能、艺术和设计则为冷门赛道前三,这类赛道对跨学科知识融合要求较高,中学队伍参与难度相对较大。
🔹2.高中队伍优势赛道:跻身世界前十的高中队伍,其赛道选择集中在生态保护、农业、治疗、化妆品、传染病、食品和营养、生物制造、生物修复领域。其中治疗与传染病赛道均有2支高中队伍进入前十,反映出中学队伍在与人类疾病相关的赛道中,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与项目执行能力。
总体而言,中学组赛道选择趋于均衡,与人类疾病相关的赛道因研究场景贴近生活、应用价值明确,更受参赛队伍青睐。
单项奖竞争趋势:商业与社会实践成热点,生物技术类奖项易突围
👉单项奖情况
- 热门单项奖前三:Best Entrepreneurship(最佳创业奖)、Best Integrated Human Practices(最佳综合人文实践奖)、Best New Composite Part(最佳新合成部件奖)
- 冷门单项奖前三:Safety and Security Award(安全与保障奖)、Inclusivity Award(包容性奖)、Best Software Tool(最佳软件工具奖)
👉情况分析:中学组单项奖的竞争格局,反映出赛事对 “综合能力” 与 “专业创新” 的双重要求:
🔹1.热门单项奖前三:其中前两项聚焦商业案例设计与社会实践教育,体现出非生物方向的综合能力比拼依旧竞争火热,赛事对项目的商业价值与社会影响力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
🔹2.冷门单项奖前三:这类奖项聚焦生物安全、软件研发等细分领域,参与队伍较少,反而成为中学队伍冲击单项奖与提名的突破口,也为非传统生物研究方向的队伍提供了获奖机会。
上述数据清晰呈现了中学组参赛情况的整体态势,但数据背后,2025年新政的落地才是推动赛事规则、参赛逻辑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核心变量。接下来,老师将为大家逐一介绍。
对比2024与2025年中学组态势,结合已核实的新政影响,竞争核心变化清晰:
2024vs2025核心差异:中学组竞争逻辑3大转变
👉1. 参赛门槛:从 “资源比拼” 到 “合规 + 能力竞争”2024年中学组(尤其商业机构联队)比拼实验室硬件与定制化技术,头部城市队伍凭借资源优势在金奖竞争中占优;而2025年白名单+CTOE打破资源壁垒,非头部城市中学、新增队伍可通过合规材料与优质设计突围,“扎实的基础设计 + 清晰的应用逻辑” 可弥补参赛经验的不足。
👉2. 评审导向:从 “科研单一维度” 到 “综合价值考量”根据 iGEM 官方规则与已获奖项目特征,2025 年评审更侧重 “多维度价值”:科研基础仍核心:实验设计的科学性、数据的严谨性仍是评分基石,所有金奖项目均具备 “完整的实验对照组与规范的数据记录”;应用价值权重提升:中学组项目是否贴合 “中学生视角下的社会痛点”(如校园环保、社区健康、地方民生需求)、是否有初步落地设想,成为重要加分项 ;协作与合规纳入评分:Villages 协作记录、CTOE资质材料(针对商业机构联队)成为评审“团队专业性” 的参考,未满足合规要求或缺乏有效协作的队伍,难以进入高分区。
👉3. 团队构成:从 “内部分工” 到 “开放协作”以往的中学组队伍多采用“实验组 + 文案组”的内部模式,资源整合局限于团队内部;2025年“科研组+协作组+合规组” 成为主流,部分中学队伍专设 “协作对接岗”,负责与其他学校或高校沟通,甚至引入校外专家指导合规材料,开放协作能力成为团队核心竞争力。
2025中学组深度解码:新政落地的真实影响
2024年底,iGEM 官网发布《2025年中学组规则更新公告》,明确推出 “白名单生物体+Villages协作社区+CTOE商业团队注册” 三大新政,首年落地便深刻改变参赛逻辑,结合中学组参赛反馈,核心影响集中在三点:
👉1. 白名单制度:降低中学组参赛门槛,推动地域均衡iGEM官方为中学组设定的 “白名单生物体(Whitelisted Organisms)” 政策,核心是通过标准化实验材料,降低中学团队的实验室资源门槛。过往中学组(尤其非头部校)常因 “缺乏高端实验室” 难以开展定制化研究,而白名单内的常见芽孢杆菌、酵母菌等标准化生物体,仅需基础实验室即可操作,让非一线城市中学、新增中学队伍均能参与,无需为 “特殊材料” 额外投入;
👉2. Villages 协作:跨校 / 跨学段/商业平台等联动成中学组获奖关键2025年新增的 “Villages 协作社区”,为中学组提供了“资源互补”的平台,尤其利好资源有限的中学:已获奖的中学队伍普遍提及 “协作对项目深度的提升”,如通过高校团队指导完善实验逻辑、借助其他中学资源、商业平台等补充调研数据,这类协作经验已成为高分项目的共性特征。(*注:以上数据均来源于:iGEM官方)
写在最后
结合2024-2025年已核实的获奖经验与新政要求,2026年中学参赛可重点把握以下策略:2024-2025年iGEM中学组的真实变化,清晰展现了赛事从 “少数人参与的精英赛” 转向 “更多人能参与的专业赛” 的转型。
白名单降低门槛,让非头部校有机会突围;CTOE规范商业联队,提升参赛专业性;Villages 协作激活资源,让跨校联动成为常态 —— 这些变化共同构建了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对2026年中学参赛家庭而言,核心逻辑已明确:通过官方渠道核查团队资质筑牢基础,结合实际需求选准选题突出价值,以深度协作放大优势。建议定期关注iGEM官网(尤其是 “中学组规则” 与 “过往结果” 板块),及时获取2026年规则调整与资源信息,把握真实规律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实现突破。
随着2025年iGEM Jamboree的圆满落幕,新的征程也将在11月初再度启航——故事仍在继续,而创新与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