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PolyU)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一所国际知名的研究型高等学府,在建筑、工程及能源领域研究实力雄厚。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世界一流的教学和研究环境。
招生信息
研究方向
曹孙良教授研究团队主要聚焦于以下前沿领域:
·低能耗与零能耗建筑技术
·先进可再生能源系统(太阳能供热制冷、光伏、地源/水源/空气源热泵、微型热电联产、微型风力发电)
·建筑一体化能源存储解决方案
·暖通空调(HVAC)技术创新
·建筑、混合智能电网与新能源车辆(电动车和氢能车)的一体化研究
导师团队信息
曹孙良教授于2014年获芬兰阿尔托大学(前赫尔辛基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博士学位,2010年获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项目在挪威科技大学NTNU完成)。曹教授于2017年加入香港理工大学,并于2023年获得终身教职。
在加入香港理工大学前,曹教授曾在芬兰阿尔托大学担任研究助理、博士研究员和博士后研究员。2016年1-2月,他还曾作为访问科学家在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ISE)工作,开展联合研究项目。
曹教授作为芬兰代表和观察员分别参与了国际能源署太阳能供热制冷T44/HPP A38项目和能源建筑社区A67项目。截至目前,他已发表70余篇科学论文,其中包括60多篇高影响因子国际SCI期刊论文。
招聘职位类型
1. 研究助理/副研究员
·初始合同一年,表现良好可续约
·研究主题涉及零能耗建筑、建筑能源灵活性、建筑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系统和先进能源存储系统
2. 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
·每月提供约20,000港币(约2,600美元)生活津贴
·每年提供10,000港币(约1,300美元)会议与研究相关旅行津贴
·最长资助期为三年,四年制博士生第四年同样获得资助
·提供全额学费减免,覆盖整个正常学习期
·保证第一年提供宿舍住宿
3. 香港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奖学金
·提供全额奖学金支持高质量博士研究
申请条件
1. 学历背景:
·能源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建筑能源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或应用物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2. 专业技能:
·具备建筑能源模拟基础经验,优先考虑熟悉TRNSYS软件者
3. 语言能力:
·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特别是学术写作和演讲能力
4. 学术表现:
·优秀的学术记录和发表经历
Mason博士有想法
基于曹教授的研究方向和已发表论文,以下创新研究计划可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1. 海洋能源-建筑一体化零碳系统:针对香港这类沿海城市,开发结合潮汐能、波浪能和浮式光伏的多能互补系统,打造具有能源自给自足能力的沿海零能耗社区。该研究可深入探索能量收集、转换和存储的最佳匹配策略,以及在不同气候和负荷条件下的系统弹性评估。
2. 基于先进电池循环管理的建筑-车辆能源共享网络:开发考虑电池循环老化的智能能源管理算法,通过优化充放电策略延长储能系统寿命,同时最大化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研究将建立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因素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为未来建筑-车辆协同系统提供理论支撑。
3.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建筑能源灵活性预测与优化: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建筑能源灵活性的预测模型,并开发自适应控制策略,实现建筑与电网、可再生能源和电动车的协同优化。该研究可考虑电价变化、用户行为和天气等多种不确定因素,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4. 热带亚热带地区海洋温差能应用于零碳建筑的关键技术研究:针对香港等热带亚热带沿海地区特点,深入研究海洋温差能与建筑冷热需求的匹配性,开发适合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海洋能源利用新技术,解决传统海洋温差能系统转换效率低的技术瓶颈,推动海洋能源在建筑领域的规模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