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招生要求
香港城市大学(CityU)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的八所高等院校之一,为有志于研究心血管再生领域的学子提供博士学习机会。根据最新招生政策,申请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1. 学历要求:持有认可大学的相关学士学位(一等或二等荣誉学位或同等学历)。获得一等荣誉学士学位者优先考虑。
2. 英语能力:非英语教学机构毕业的申请者需提供有效的英语能力证明,至少达到以下标准之一:
·TOEFL网考总分79分(单次考试)
·IELTS总分6.5分
3. 申请材料:
·完整的在线申请表
·学术成绩证书和成绩单
·专业资格证书(如适用)
·推荐人报告(研究型博士项目或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
4. 申请费用:每个项目申请费为500港币(约64美元),需通过在线信用卡支付。
5. 奖学金机会: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HKPFS)提供:
·每月28,100港币(约3,602.5美元)的津贴
·每年14,000港币(约1,790美元)的会议和研究相关旅费补贴
·最长三年资助期
·CityU额外提供第四年同等水平资助及入学奖学金(约95,496港币/12,243美元)
6. 申请截止日期:申请者需在2025年12月1日(香港时间中午12点)前在研究资助局在线申请系统注册,并在2025年12月1日(香港时间晚上11:59)前通过CityU在线申请系统提交完整申请。
二、教授研究方向
Prof. Kiwon BAN是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科学系副教授,其研究领域主要聚焦于心血管再生与干细胞治疗。根据其研究简介,其主要方向包括:
1. 人类多能干细胞心肌细胞的生成与成熟:研究团队致力于开发结构和功能上都成熟的心肌细胞,这些细胞源自人类胚胎干细胞(ESCs)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
2. 心脏再生最佳策略开发:专注于研究如何提高移植人类心肌细胞在受损心脏中的存留率,以达到更好的心脏修复效果。
3. 人类心脏疾病病理生理学研究:利用干细胞技术理解心脏疾病的发生机制,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4. 双重干细胞治疗方法:Prof. BAN的突破性研究表明,同时使用两种干细胞(人类iPSC来源的心肌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和血管再生。
5. 体内激活策略:开发了一种创新的"体内激活"(in vivo priming)策略,通过3D打印的类似绷带的贴片将干细胞"训练"得更强壮,提高其在受损心脏中的表现。
Prof. BAN领导的研究团队涉猎广泛的研究领域,包括心血管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组织工程学、生物材料学和纳米科学,旨在开发用于心脏再生的创新治疗应用。
三、创新研究想法
基于Prof. BAN的研究方向,以下是几个潜在的创新研究计划:
1. 可注射自组装心脏修复系统:开发一种可注射的自组装水凝胶系统,负载多能干细胞衍生的心肌细胞和靶向血管生成因子。该系统可在体内形成三维支架,提供细胞存活的微环境,同时促进新血管形成,解决当前心肌细胞移植存留率低的问题。
2. 抗氧化改良干细胞治疗:基于Prof. BAN最近关于红枫树提取物具有超快速清除活性氧(ROS)活性的研究,开发一种抗氧化剂改良的干细胞递送系统,增强干细胞在缺血再灌注环境中的存活能力和功能。这一系统可利用纳米技术实现活性成分的缓释,保护移植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
3. 磁性导向心脏干细胞治疗:结合Prof. BAN的干细胞研究和城大最近在磁性导管领域的进展,开发一种磁性导向的心肌细胞递送系统,通过微创介入手术精确将干细胞递送至心肌梗死区域。该系统可实现精准靶向治疗,同时通过力感应能力监测细胞分布情况。
4. 工程化益生菌心脏保护系统:基于Prof. BAN团队最新关于工程化益生菌持续分泌短链脂肪酸预防心肌损伤的研究,开发一种针对高风险人群的预防性心脏保护系统。这一研究可探索益生菌与干细胞治疗的协同作用,为心肌梗死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策略。
5. 心脏组织体外芯片平台:开发一种基于人类心脏组织的微流体芯片平台,结合Prof. BAN的干细胞技术和最新的滴液分析技术,用于药物筛选和心脏疾病建模。该平台可用于评估新型心脏保护剂的有效性,加速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