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H1B工签对中国留学生是利好?解析10万申请费和加权抽签

近期,H-1B签证改革的两条消息在留学与移民圈闹得沸沸扬扬:9月19日特/朗普政府突然抛出 “征收10万美元申请费” 的新政,仅隔5天,H-1B加权抽签新规细则又正式进入公示期。一时间,社交媒体爆炸式刷屏,感觉留学生的天都要塌了,各种恐慌性传言迅速发酵。

不过,先别急着慌!仔细梳理美国移民局(USCIS)的官方公告,以及白宫后续补充的澄清内容后会发现,这两项政策的真实适用范围、执行细节,与坊间流传的解读存在显著偏差。今天,我们就来逐一拆解,帮大家看清新政的真实逻辑。

H-1B签证是什么?

H-1B签证是美国签发给在该国从事专业技术类工作的人士的签证,属于非移民签证,是美国最主要的工作签证类别。这种签证必须由雇主出面为申请人申请,且申请人的雇用申请书需要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的批准。每年H-1B签证发放85000个名额,其中20000个优先名额属于研究生或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受益人申请,而另外65000个名额则属于本科生或者没有获取优先名额的其他受益人获取。

H-1B签证持有者可以在美国工作三年,然后可以再延长三年,6年期满后如果签证持有者的身份还没有转化(比如EB-2、EB-3或其他工作类型的签证),就必须离开美国。

H-1B工作签证是美国最主要的高技能工作签证类别,对留学生来说意义重大。首先,它是留学生从学生身份(F-1)过渡到长期工作和居留身份的关键途径。很多国际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可以通过“选择性实习训练”(OPT)获得短期工作许可,但OPT通常最长三年,之后如果没有 H-1B 签证,就必须离境。因此H-1B基本上成为了大部分留学生留在美国工作的最主要合法途径。

H-1B申请费政策解读

上周“特/朗普签署公告,要求所有新的H-1B签证申请必须附带10万美元费用”的消息一出,各大社交平台瞬间被刷屏,不少留学生直呼 “留美希望要塌了”,焦虑情绪迅速蔓延。但实际上,仔细梳理官方发布的政策全文后发现,此前广泛传播的信息存在明显的断章取义,真实情况并非像传言中那样 “一刀切” 地影响所有留美群体。

首先,10万美元的费用并非由申请人个人承担,而是要求雇佣外籍员工的企业支付,且后续白宫已进一步明确,这笔费用是 “一次性缴纳”,并非此前误传的 “每年支付”;其次,政策的核心影响群体是在美国境外参与H-1B抽签、计划以非移民身份入境工作的申请者,而非在美国境内完成学业后留美就业的留学生。

美国H1B工签对中国留学生是利好?解析10万申请费和加权抽签

1.10万美元费用适用范围

该费用仅对2025年9月21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12:01及之后提交的新H-1B申请具有效力。在此时间点前提交的申请、已获批的申请,以及当前持有H-1B签证的人员,均无需缴纳该费用。现有签证持有者可正常出入境。

2.政策核心目标与执行细节

此公告主要针对在美国境外申请入境的受益人,并要求美国国务院(DOS)与国土安全部(DHS)核实费用缴纳情况;同时明确警示,在2026年10月1日相关政策生效日期前,禁止通过B类签证(旅游/商务签)进行变通操作以规避规定。该政策自2025年9月21日起生效,初始有效期为12个月,且可延长。

3.白宫澄清与影响时间线

白宫及后续官方解读已明确,10万美元为一次性费用,仅针对新申请,这一说明缓解了现有H-1B持有者及续签申请人的担忧;预计该费用的实际影响将从下一个H-1B配额申请周期开始显现。

4.后续待实施规则

美国劳工部(DOL)与国土安全部(DHS)已接到指令,需起草新规以提高通行工资标准,并优先处理高薪、高技能人才的H-1B申请。但此类规则需经过法定的“公示与意见征集程序”,目前尚未正式生效。

H1B抽签新规的关键变动

核心变化:随机抽签改为“加权抽签”

新规的核心在于引入“加权随机选择”。与以往的“纯抽签”不同,新规将工资水平作为抽签的重要变量。根据劳工部职业就业与工资统计(OEWS)的标准,工资水平分为四档——薪资等级越高,抽签次数越多:

  • Level IV 高薪资:进入抽签池4次
  • Level III 中高薪资:进入抽签池3次
  • Level II 中等薪资:进入抽签池2次
  • Level I 低薪资:进入抽签池1次

这意味着,高工资对应高权重,抽签几率自然更大。根据USCIS的模拟,新规运行后,H1B中签概率将从现在“统一为29.59%”变为Level 4为61.16%Level 1则仅有15.29%

美国H1B工签对中国留学生是利好?解析10万申请费和加权抽签

对比2020年川普的提案:先发Level 4,发完再依次给Level 3-1,初级岗位基本没机会,此次的加权制度对低级别的稍微友好了些,至少不会是零机会。同时,每年85,000个H1B名额不变,而其中硕士和博士的20,000个名额,也同样采取加权抽签。

信息填报更细节审核更严格

在注册阶段,雇主必须明确提交职业代码(SOC)、拟工作地点和拟支付工资。这些数据须与劳动条件申请(LCA)保持一致。一旦被抽查或要求补件,雇主需提供相关证据(如劳工部工资搜索网站截图),以证明工资水平判定合理。

接着,美国劳工部会按照OEWS工资级别将你划分至对应的等级。其中,若工资水平低于Level I,仍选择Level I;若申请人涉及多个工作地点或岗位,则以工资水平最低的一项为准。此举是为了防止企业“择高而报”,利用局部高薪岗位来抬高整体抽签权重。

同时,H1B还将严格要求注册与申请的一致性。若后续申请中工资或地点产生变更导致工资级别降低,USCIS会将其视为“试图操纵抽签”,并拒绝或撤销申请。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wage level指的是底薪(base salary),不包含任何Bonus或RSU等额外收入。

美国H1B工签对中国留学生是利好?解析10万申请费和加权抽签

总的来说,新规在形式上依然保留“抽签”机制的偶然性,但通过“加权”将结果导向更符合国会立法意图的高薪、高技能群体。

目前,该项提案正处于征求公众意见的阶段(30-60天),最终规则可能会根据收到的意见进行修改。这一阶段结束后,DHS将审阅所有公众意见后,修改并发布最终规则,并指定生效日期。若通过,则预计最早于2026财年实施

H1B工签新政对留学生利好?

H1B工签制度大变到底是否会对想要留美的留学生产生影响呢?

首先,这一新政反映了移民政策的战略转向:美国更倾向于通过H-1B筛选高端人才,而非大量填补普通岗位。换言之,H-1B正逐渐从“补缺型签证”演变为“精英型签证”。

正如文件所指出的,工资水平不仅仅是薪酬的数字差异,更是技能、经验与价值的外在映射。通过这种方式,USCIS希望推动雇主提高待遇,减少H-1B被滥用于低薪岗位的情况。此次改革将Level 3-4这部分群体的中签概率提高,以此吸引更多“高质量”人才。

美国H1B工签对中国留学生是利好?解析10万申请费和加权抽签

其次,H1B签证一直是美国科技大厂吸引海外顶尖人才的重要渠道,美国每年新签发8.5万份H1B签证,虽然大部分以亚马逊、谷歌、微软、Meta、摩根大通等巨头为主,但更多的名额实际流向了所谓的“印度信息外包公司”。比如移民局最新统计的H1B发放数据,排在第2名的Tata和第7名的Cognizant高知特都是印度的IT公司。

根据彭博社2024年7月的调查报告,大量印度外包公司利用H1B政策漏洞,通过重复提交申请等方式增加中签几率,挤占了其他申请者的机会。这些公司员工的平均工资约为90,000美元,远低于其他公司的125,000美元。

美国H1B工签对中国留学生是利好?解析10万申请费和加权抽签

最依赖H-1B劳工的科技公司

这次出台的10万美元申请费以及加权抽签新规,其实都是意在重点打击这部分利用H1B政策的漏洞获取利益、破坏游戏规则的群体,留学生不在这个类别。

另外,根据美国移民局今年4月公布的2024财年中签者画像,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是:印度、中国和菲律宾。相比于印度籍毕业生高达71%的中签比例,中国籍毕业生的中签比例仅有11.7%,也就是说“上岸”机会只有1成。而每年85,000份H1B配额的池子是固定的,其他国家的申请人减少了,中国留学生中签的概率和相对优势,也就大大增加。

美国H1B工签对中国留学生是利好?解析10万申请费和加权抽签

此外,新政中对薪资水平的倾斜政策(如优先高薪、高技能岗位),同样对中国留学生有利。中国留美群体多集中在科技、金融等高薪赛道,且普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与学历背景,本身就符合新政 “优先高价值人才” 的导向,在薪资分级的抽签规则下,反而能凭借岗位优势提升中签概率,进一步凸显相对竞争力。

香港签证体系对留学生极为友好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针对留学生的求职支持与签证政策存在显著差异。除美国外,中国香港地区凭借2025年持续优化的人才政策体系,成为众多留学生的重要备选。

• IANG 签证(非本地毕业生留港 / 回港就业安排):这是香港为吸引和留住国际人才而设立的签证政策,旨在为在香港修读全日制课程的非本地毕业生提供留港或回港工作的机会。IANG签证允许毕业生在无需先找到工作的条件下留港24个月,自由寻找就业机会,是获取香港居民身份并最终迈向永久居留的重要途径。

• 高才通计划:专为全球顶尖人才设计,留学生可适配B/C两类申请。B类:获合资格大学(四大排名体系中排名前100的大学)颁授学士学位,并在紧接申请前5年内累积至少3年工作经验的人士;C类:在紧接申请前5年内,获合资格大学颁授学士学位,但工作经验少于3年的人士;这类申请受年度配额限制,且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

家属福利与永居路径:所有签证类型均允许申请人携带配偶及18岁以下子女随行,受养人可在港自由就业、就读公立学校。连续持有签证满7年即可申请永久居留。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走进 Bedford School:卓越与温情并重的百年男校

下一篇

3-4年级想参加AMC8应该如何规划?附AMC8长线备考课程安排!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