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访学 VLOG沉浸式体验访学分享
这次,我不再是独自记录,而是带领10名充满好奇的小伙伴,共同完成了这场精彩的新加坡顶尖学府访学之旅!我们用镜头,为你拼出了一幅最生动的留学生活图景。
在10期系列VLOG中,你将跟随我们一行人的脚步,透过10双不同的眼睛,沉浸式体验南洋理工大学(NTU)与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多元面貌。从NTU标志性的“小笼包”到NUS充满学术气息的角落,从前沿的实验室到热闹的学生社团,我们不仅探索了学术的深度,更捕捉了生活的温度。
我们一起在“星耀樟宜”为室内瀑布而惊叹,在滨海湾的夜色中畅谈未来,也穿梭于街头巷尾,品尝最地道的新加坡美食。每一帧画面,都是我们最真实的成长印记。
这不仅仅是一次访学记录,更是一次关于教育、文化和青春探索的合集。希望通过我们“10名小伙伴”的视角,能让你感受到新加坡教育的活力与多元,也为你的梦想之旅,提供一份充满欢声笑语的、最真实的参考。
快跟上小美老师的脚步,一起走进这趟充满发现的旅程吧!
USIEA
PART.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同学
【人工智能与ChatGPT项目】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访学内容
在新加坡度过的这一周,上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上课时,我深切感受到这所大学与国内截然不同的氛围——课堂讨论更自由开放,师生互动像朋友间的思想碰撞;下午则独自探访了多家博物馆与历史文化保护区,第一次站在非中国视角,重新观察和理解亚洲历史的多元脉络。
本次课程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主题,系统讲解了其基础理论与核心模型框架。课堂设计注重师生双向互动——老师不仅通过提问引导我们主动思考,还现场演示了AI技术的实际应用:从输入指令到生成风格多样的图像,从旋律框架搭建到完整歌曲的智能创作,直观展现了人工智能在创意领域的强大潜力。针对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的概念困惑或操作难题,老师采用“一对一”针对性指导模式,结合具体问题拆解原理、调整参数,手把手辅助我们完成实践任务,确保每位同学都能扎实掌握知识要点。
行程中,我们实地参访了新加坡城市规划局。通过专业讲解与可视化资料,深入了解了新加坡“组屋-商业区-生态带”的地理布局逻辑,以及“前瞻规划+动态调整”的城市治理理念。
在企业参访环节,我们走进新加坡社科大学(SUSS),与多位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家展开面对面交流。他们结合自身创业历程,分享了从市场洞察、团队搭建到资源整合的关键经验,并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初创企业融资难点”“技术落地场景选择”“跨文化团队管理”等具体问题,给出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最珍贵的经历莫过于现场观摩了新加坡国庆60周年庆典的全流程预演。虽非新加坡公民,但当舞台上下、观众席间,华族、印度族与马来族民众共同欢庆时,我仍被现场热烈的氛围深深感染,不由自主地融入这场属于全体新加坡人的盛大庆典。
在这里,我触摸到的不仅是发达的经济脉搏,更是流淌在细节中的人情温度:博物馆工作人员遇见访客时会自然点头微笑;地铁车厢里主动让座会收获对方真诚的道谢;电梯里为他人留出空间时,常能听到带着笑意的“谢谢”。新加坡人似乎天生怀揣着“为他人提供便利”的善意,这种集体默契让每位访客都不知不觉被感染,进而成为这份温暖的传递者。
这是我首次亲历他国的国庆盛典。若说中国国庆展现的是庄重沉稳的大国气度,新加坡国庆则传递出青春灵动的活力——在我眼中,新加坡民众更似将国家视为并肩前行的伙伴或家人,而非需要“报恩”的权威象征。他们付出的努力,更像是为了与国家共同成长;那些“感恩”与“回馈”的表达,最终都流向了身边同样在奉献的普通人。
庆典现场,新加坡国歌以多种语言唱响,各类表演也巧妙融入了华族、印度族与马来族的文化特色。当不同肤色、不同面容的人们共同挥舞国旗时,我仿佛看见世界民族大团结的微缩图景:在这座东南亚岛屿上,亚洲各民族的和谐共生正以最生动的姿态徐徐展开。
在新加坡度过的这一周,上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上课时,我深切感受到这所大学与国内截然不同的氛围——课堂讨论更自由开放,师生互动像朋友间的思想碰撞;下午则独自探访了多家博物馆与历史文化保护区,第一次站在非中国视角,重新观察和理解亚洲历史的多元脉络。
在学习方面,抵达学校后,访学项目的教授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课程安排紧凑而充实。他们在课堂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讨论、小组项目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老师们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我们积极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课后,他们也会耐心地解答我们的问题,为我们提供学习建议和指导。例如 William Chen, 在讲解肝炎的诊断时的复杂概念时,会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实例帮助我们理解,使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而且,他还经常邀请行业内的专家来课堂上进行讲座和分享,让我们能够了解到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实践经验。并且老师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新加坡的公共交通体系极其发达。地铁、轻轨、公交以及便捷的出租车服务有机交织,构建成了一套错综复杂却又秩序井然的交通网络。凭借这些多样化的交通手段,我能够自如地在这座繁华都市的大街小巷中畅行无阻,无论是前往高耸林立的商业中心,还是探寻宁静雅致的传统街区,都变得轻而易举。每一次出行,不仅让我高效地抵达目的地,还给予了我充足的机会去领略新加坡独特的城市魅力与多元文化的交融氛围,感受那快节奏都市生活脉搏跳动的同时,也能捕捉到隐藏在街角巷尾的细微温情与人文韵味。
初到访学国家,语言障碍是我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在课堂上,有时难以完全理解教授的讲解内容,在与同学和当地人交流时也会出现表达不顺畅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学校的语言课程和语言交流活动,通过与语言老师和其他国际学生的交流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听说能力。同时,我还利用在线学习资源,如语言学习软件和网站,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在课堂上,我会提前预习课程内容,标记出不懂的词汇和概念,课后再向教授和同学请教。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语言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够较为自如地进行学术交流和日常生活交流。课程的学习强度较大,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作业和项目要求也较高,这给我带来了较大的学习压力。为了应对学习压力,我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将学习任务分解为小目标,逐步完成。我积极与教授和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借鉴他们的学习方法和经验。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改进,最终顺利完成了访学。
通过这次访学,我在学术、个人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收获颇丰。在学术上,我接触到了国际前沿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个人能力方面,我锻炼了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跨文化交流方面,我深入了解了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提高了自己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结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建立了广泛的国际人脉关系。
对于未来参加访学项目的同学,我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在访学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语言学习、文化了解、课程预习等,以便更好地适应访学环境。其次,在访学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与教授、同学和当地人交流,充分利用访学机会提升自己。再者,要合理安排时间,平衡好学习、生活和社交,避免过度压力。最后,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差异,积极融入当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总之,这次访学经历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财富,它让我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成长,为我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新的视野和机遇。我将倍加珍惜这次访学所带来的收获,努力在今后的学术和职业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PART.08
河北师范大学-韩同学
【未来领导力与国际化人才项目】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访学内容
本次研学项目的圆满成功,离不开两位带队老师,阮羽宁老师和莉玲老师全程无私的奉献、细致的关怀与专业的引领。他们不仅是行程的组织者,更是我们学习路上的引导者和生活上的大家长。
项目第二天下午,在NUS学长的带领下,我们深度参观了这座亚洲顶尖学府,学长不仅介绍了各个建筑的功能和历史,更分享了他们真实的学习节奏和社团生活。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校园中,感受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自由的创新气息,我深深被这种环境所吸引。这次参访让我对大学生活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也激励我为自己未来的学术和职业道路树立更高的目标。
本次研学的核心是领导力课程,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超我的预期,让我受益匪浅。课程由两位资深教授共同执教,他们的风格迥异却又相得益彰。
Professor Susanna Leong 擅长理论框架的构建,他系统地为我们讲解了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模型以及决策陷阱。他的课堂逻辑严密,引用了大量商业案例,让我们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Dr Koh Chaik Ming 则侧重于实践与应用。他的课堂充满了互动和模拟,通过角色扮演、商业谈判模拟、危机处理小组讨论等方式,尤其强调跨文化沟通中的领导力挑战,这与我们的多元背景完美契合。
课程以小组合作汇报作为最终考核。我们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和团队成员的不同专业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最终,我们的报告因视角新颖、逻辑清晰且实践性强,获得了教授和同学们的高度认可,荣获了 “最佳小组”的荣誉。这份荣誉是对我们整个团队通力合作、思维碰撞的最佳肯定。
本次新加坡国立大学访学项目虽短暂,却是一次效率极高、影响深远的沉浸式学习体验。它如同一扇窗,为我们打开了国际顶尖学府的学术视野,也如一盏灯,照亮了自身领导力发展的路径。项目不仅让我系统学习了前沿的领导力与决策理论,更在跨文化小组协作与实践中真机构悟了知行合一的精髓。这段经历锤炼了我的独立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全球视野,是个人成长历程中一抹亮丽的色彩。
衷心感谢学校、主办方与机构的工作人员的精心筹备与周到安排。愿贵机构未来能搭建更多这样高品质的国际交流平台,持续赋能更多青年学子,助力他们走向世界舞台。期待项目的品牌愈发明亮,成为连接中国青年与全球顶尖学术资源的桥梁,孕育出更多未来的领袖与变革者。
PART.09
河北工业大学-成同学
【社会科学下的论文写作项目】
在2025年暑假,我参加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组织的人工智能下的学术英语写作访学项目。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在第一天,我们参观了南洋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全球排名第十二,是一所学习氛围浓厚、同学热情友善、学校环境优美、学术成果颇多的大学。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学习了关于英语学术写作的内容。与普通文学相比,学术写作对于写作风格有着更严格的要求,这种严肃的风格可以彰显学者的态度及学术能力。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独立思考已成为学术写作最基本的要求。
在课程中,教授强调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借助批判性思维来正确利用人工智能。在英语学术写作中,我们需要使用一些能体现个人风格的词汇,即使他们是最普通的词汇。这是我们有别于人工智能的地方。
没有课的时候,我们去参观了历史博物馆。该博物馆记载了新加坡的历史以及收藏了当时的人们所带来的文物。
很快,这段研学时光接近尾声。我和我的小组成员作了结业汇报,即使结局不是那么完美,我们依然收获了可爱的小熊、精美的证书以及珍贵的友谊。我们一起参观了很多地方,看到了亚洲大陆的最南端、品尝了当地特产并感受了新加坡的文化。
时间会流逝,但是在我20岁夏天的新加坡之行将会成为永远美好的回忆。
PART.10
河北师范大学-郭同学
【未来领导力与国际化人才项目】
往期推荐
26寒假 | 南洋理工传染病与未来健康项目,跟着顶尖教授学硬核健康科学
26寒假 | 寒假 “趣” 研学!南洋理工机器人与 AI 自动化项目邀你解锁未来科技
26寒假 | 南洋理工人工智能与 ChatGPT 项目,解锁大语言模型硬核技能
两大官方保证
官方教学,质量保证
学生将进入海外大学官方教学体系,享受优质的学术资源和学生服务,体验纯正的校园文化与学术氛围。
官方证书,收获认证顺利完成项目后,学员将获得由海外大学官方颁发的访学证书/成绩单,为个人简历和未来发展增添极具分量的权威凭证。
四大额外收获
1、学术能力飞跃
*沉浸于世界名校的学术环境,选修符合兴趣的专业课程,提升学术英语与专业知识水平;体验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激发学术兴趣,为未来留学深造奠定坚实基础。
2、全球人脉网络* 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同堂学习,交流文化,拓展国际视野;结识海外名校教授与导师,建立宝贵的学术联系,为获取推荐信创造机会。
3、 跨文化软实力* 深入体验海外生活,锻炼跨文化沟通与适应能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自信;这段经历将成为面试中展现主动性、规划性与全球竞争力的精彩故事。
4、清晰未来规划* 亲身体验海外学习模式,检验自己是否适合留学,帮助做出更清晰的学业与职业规划;项目经历是申请国内外名校研究生或名企职位时,简历上极具竞争力的亮点。
全流程指导
所有项目均有专业老师全流程指导,包含海外院校申请、指导办理护照/签证,统一安排住宿、意外医疗双保险、机票购买指导,海外华人接机等服务。一站式保姆级指导服务,轻松开始海外访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