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类学硕博项目盘点——亚洲、澳洲、拉美篇

全球人类学硕博项目盘点——亚洲、澳洲、拉美篇

有人把名校当目标,有人把问题当导师——后者往往更能把人类学读得扎实。

毕竟,人类学的训练价值,80%取决于你“问题—方法—田野—导师—社群”的匹配度。

在选择人类学项目之前,我们有五个核心问题需要先理清:

  1. 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你最想回答什么?迁徙与边界、健康与照护、算法与平台、能源与环境、民族国家与治理、宗教与伦理,还是博物馆与物质文化?
  2. 研究方法(Method):你偏向长期民族志、多点田野、视觉/数字人类学,还是跨学科混合方法?
  3. 田野与语言(Field Site & Language):你的田野目标地需要哪些语种支持?当地研究网络和长期入境可行性如何?
  4. 导师与社群(Supervisor & Network):谁真正做你感兴趣的研究?所在系的学术社群能否提供跨学科资源?
  5. 出路(Outcomes):你的目标是学术路径(PhD → 博后 → 教职),还是公共/应用人类学(国际组织、文化产业、UX Research 等)?

带着这五个维度,我们来盘点美国和欧洲之外,全球值得关注的人类学项目——它们可能不是申请的主流目的地,但与你的研究目标高度匹配。

01、亚洲在地议题与全球视野

亚洲的人类学研究议题紧扣本土社会转型与文化多样性,你很容易在这里找到一个既本土又全球的切入口,既能让学生进入田野第一线,也能在跨文化语境下与国际学界对话。

和欧美偏理论、宏观的风格不同,亚洲项目更强调“在地经验”

无论是中国大陆在人类学与民族学传统上的积累,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作为跨国枢纽的移民、跨文化与都市研究,还是日本、韩国对本土文化与社会结构的深描,都形成了鲜明特色。

全球人类学硕博项目盘点——亚洲、澳洲、拉美篇

推荐项目

北京大学|MA/PhD in Anthropology中国人类学龙头

中山大学|MA/PhD in Anthropology农村与区域研究

中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PhD in Anthropology/Ethnology民族学与应用研究重镇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香港)|MA in Anthropology都市人类学、宗教与跨国移民

新国立(新加坡)|MA/PhD in Anthropology

地理与社会学结合,东南亚研究强势

京都大学(日本)|MA/PhD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宗教与地方社会

东京大学(日本)|MA/PhD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首尔大学(韩国)|MA/PhD in Anthropology民族志与当代社会议题

02、澳大利亚&新西兰|环境与原住民研究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人类学研究同样有着鲜明的在地特色:原住民议题、环境与资源治理,以及太平洋与亚洲交汇的跨区域研究,是这里的核心。

与欧美偏理论或历史的取向不同,这里更强调人类学与现实议题结合,土地权属、环境正义、健康不平等、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族群关系,都是常见议题。

全球人类学硕博项目盘点——亚洲、澳洲、拉美篇

但也存在着这些挑战:

田野实践:研究多要求长期深入社区或自然环境,对签证、语言和生活适应能力有一定门槛。

学术 vs 应用导向:有些项目更偏政策应用或公共项目,有些强调学术训练;不同选择直接影响毕业后的出路。在职业路径上,毕业生常进入政府、NGO、原住民事务、国际发展与环境保护领域。对于希望做应用型研究或立足亚太区域的学生,这里是非常值得考虑的选择。

跨学科机会:在学术路径上,澳新项目往往与社会学、发展学、公共政策交叉紧密,学生不仅能接受扎实的民族志训练,还能接触政策和应用导向的研究,但导师指导风格差异大,需要申请前做好调查。

如果你的目标是扎实的民族志训练,或结合公共政策、环境与原住民议题,澳新项目可能非常适合,但匹配不当也容易做表面功夫。

推荐项目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ANU)|MA/PhD in Anthropology原住民与太平洋研究,澳大利亚最强的人类学中心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MA/PhD in Anthropology移民、多元文化与社会政策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MA/PhD in Anthropology环境人类学与跨学科合作

Monash University|MA/PhD in Anthropology健康人类学与应用研究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New Zealand)|PhD in Anthropology毛利与太平洋研究、后殖民议题

全球人类学硕博项目盘点——亚洲、澳洲、拉美篇

03、拉美 & 非洲|区域特色鲜明

拉美和非洲的人类学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区域特色鲜明。

拉美的人类学深深嵌入民族志与社会运动的传统中,研究主题往往与殖民遗产、土著权利、社会不平等、宗教与民间文化息息相关。

学习这些项目,不仅要进入真实的田野,还需要掌握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因为语言本身就是研究的重要切口。

非洲的人类学则是紧扣殖民与后殖民、发展与治理、原住民文化与社会变迁。南非的学术机构在种族、身份与不平等研究上有独特优势,同时还能提供与全球学界的交流平台。

这里的田野往往直面社会转型与发展问题,非常适合希望将学术研究与公共议题结合的学生。

全球人类学硕博项目盘点——亚洲、澳洲、拉美篇

但申请和研究也有硬性要求:

语言门槛:西语、葡语或当地语言能力几乎是必须,否则田野和课程无法深入。

资源与环境:部分拉美/非洲项目经费有限、导师人手紧张、跨校交流机会少。

研究匹配:项目传统和研究议题往往深嵌于当地社会运动、土著权利或发展问题,需要提前规划研究问题和方法。

推荐项目

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México(UNAM, Mexico)|MA/PhD in Anthropology

土著研究、考古与社会运动,拉美最强的人类学中心之一

Universidad de Buenos Aires(UBA, Argentina)|MA/PhD in Social Anthropology

社会不平等、城市与政治经济学人类学

Universidade de São Paulo(USP, Brazil)|MA/PhD in Social Anthropology宗教、族群与文化变迁,以葡语世界为核心

University of Cape Town(UCT, South Africa)|MA/PhD in Social Anthropology种族、后殖民、发展与不平等议题

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Wits, South Africa)|PhD in Anthropology矿业、劳工与健康人类学传统

全球人类学硕博项目盘点——亚洲、澳洲、拉美篇

写在最后

不同地区的项目各有优势:

亚洲:在地经验丰富,研究议题紧扣社会转型与文化多样性,适合希望扎根本土田野,同时与国际学界保持对话的学生。

澳洲/新西兰:环境、原住民研究及跨学科应用前沿,适合结合政策、环境或公共议题的应用型研究,但田野要求高,需要提前调研。

拉美/非洲:区域特色鲜明、民族志与社会运动传统深厚,语言和研究匹配是门槛,但提供深入田野、直面社会变革的独特机会。

对于申请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去哪,而是——

• 你的研究兴趣是否与项目方向高度契合?

• 田野和语言资源是否支持你未来的研究?

• 导师和学术社群能否提供你需要的成长环境?

因为,在人类学这样的学科里,没有通用的“最强项目”,只有“最适合你的项目”。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牛剑G5最难申请的专业中国学生录取率低至0!

下一篇

大厂都看重的kaggle竞赛是什么?AI 竞赛才是背景提升破局关键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