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学博士导师(CHEN XIUPING教授)

【全奖】澳门大学博士导师(CHEN XIUPING教授)

招生要求

(一)基本学历背景

1.需持有药学、生物学、医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学位,或即将完成硕士阶段学习(需提供预毕业证明);本科阶段 GPA 不低于 3.0/4.0(或同等均分),硕士阶段 GPA 不低于 3.3/4.0。

2.若本科直接申请(部分院校支持优秀本科生直博),需具备双一流院校背景或同等海外院校学历,均分不低于 85/100,且有 2 项以上科研经历佐证学术潜力。

(二)语言能力要求

1.非英语授课背景申请者需提供语言成绩:IELTS 总分不低于 6.5(单项不低于 6.0),或 TOEFL 总分不低于 80(单项不低于 20);英语授课硕士可豁免。

2.需具备基础专业英语读写能力,能独立撰写英文研究论文,面试环节以英语进行学术沟通。

(三)科研能力要求

1.需提交 1-2 篇代表性学术成果(已发表论文、会议报告或未发表手稿均可),优先考虑以第一作者发表在 SCI 收录期刊(IF≥3.0)的申请者。

2.需提交详细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内容需贴合 CHEN XIUPING 教授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篇幅不少于 3000 字。

3.需提供 2 封学术推荐信,推荐人需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且熟悉申请者科研能力与学术品德。

(四)申请材料与时间

1.必备材料:在线申请表、学历学位证书及成绩单、语言成绩证明、研究计划、学术成果、推荐信、个人简历(含科研经历)。

2.全奖申请截止时间通常为前一年12月-当年2月(秋季入学),具体以 University of Macau 研究生院当年通知为准。

研究方向

【全奖】澳门大学博士导师(CHEN XIUPING教授)

(一)天然化合物导向的药物发现(Natural Compound-Based Drug Discovery)

1. 核心研究:聚焦天然产物中抗癌、抗纤维化活性单体的筛选与机制解析,代表成果包括 cryptotanshinone 诱导癌细胞坏死的研究(发表于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IF=14.6),以及天然化合物激活 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的系列研究。

2. 技术方法:结合色谱分离技术、高通量筛选平台及单细胞测序,鉴定天然产物中的活性成分,解析其作用靶点。2025 年团队新增自驱动实验室技术(参考《自然》预测技术方向),可提升化合物筛选效率 10 倍以上。

(二)细胞死亡机制与疾病关联研究(Cell Death Mechanisms in Disease)

1. 细分领域:包括铁死亡(ferroptosis)、坏死(necrosis)等非凋亡性细胞死亡的调控机制,以及与毒性损伤、癌症的关联。例如揭示 squalene epoxidase 通过内质网介导的铁死亡促进肺毒性,该研究发表于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IF=13.0)。

2. 交叉拓展:结合 CD95 受体等 “死亡受体” 研究(参考 2023 年癌细胞死亡机制突破),探索细胞死亡通路与免疫应答的交互作用,为联合免疫治疗提供靶点。

(三)药物重定位与药理活性研究(Drug Repurposing and Pharmacology)

1. 药物重定位:挖掘已上市药物的新适应症,代表研究为 “Repurposing orlistat to prevent cisplatin-induced nephrotoxicity”,证实奥利司他的肾保护作用。

2. 药理机制:系统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ADME)特征,2025 年新增针对 GroEL/GroES 分子伴侣系统的抗生素研发方向(发表于 ACS Pharmacology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

(四)纤维化与癌症的共同病理机制(Common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of Fibrosis and Cancer)

1. 核心关联:聚焦上皮 - 间质转化(EMT)在肺纤维化、肝癌等疾病中的调控作用,发现 nitazoxanide 可通过抑制细胞衰老缓解肺纤维化(发表于 Life Sciences,IF=5.1)。

2. 研究价值:解析纤维化与癌症的共通分子靶点,为开发 “一箭双雕” 的治疗药物提供理论基础,契合 2025 年 “疾病交叉机制研究” 热点。

有想法

(一)基于 AI 的天然化合物 - PCD 通路匹配筛选研究

1. 研究目标:利用生物学基础模型(如 scGPT)训练天然化合物数据库,筛选能特异性激活癌细胞 PCD 且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新型单体。

2. 方法设计:

① 整合 CHEN 教授团队既往 300 余种天然化合物活性数据与单细胞转录组数据,构建训练集;

② 采用 ORGANA 系统(自驱动实验室技术)自动化验证候选化合物,检测其对 JNK1/2/Iron/PARP/calcium 通路的调控作用;

③ 在裸鼠移植瘤模型中验证体内活性。

3. 创新点:结合 AI 预测与自动化实验,解决天然化合物筛选效率低的问题,预期发现 2-3 种 IF≥10 期刊级别的候选分子,延续团队在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的研究深度。

(二)Squalene epoxidase 在肺纤维化中的双重作用机制研究

1. 研究目标:明确 squalene epoxidase(SE)在肺纤维化中的 “毒性调控” 与 “纤维化促进” 双重角色,开发 SE 靶向抑制剂。

2. 方法设计:

① 构建 paraquat 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检测 SE 在不同病程中的表达变化;

② 采用 CRISPR-Cas9 敲除肺上皮细胞 SE 基因,观察铁死亡水平与 EMT 进程的关联;

③ 筛选天然产物中 SE 抑制剂,检测其对肺纤维化的缓解效果。

3. 创新点:衔接团队在 ferroptosis(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与纤维化(Life Sciences)的两项独立研究,揭示 “铁死亡 - EMT 交叉通路”,为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

(三)Orlistat 的多器官保护机制拓展与剂型优化研究

1. 研究目标:解析 orlistat 除肾保护外的肝、肺保护机制,开发口服纳米剂型提升生物利用度。

2. 方法设计:

① 建立顺铂诱导的肝损伤模型与肺损伤模型,检测 orlistat 对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② 采用纳米脂质体包裹 orlistat,优化粒径与释放速率;

③ 评估新型剂型在动物模型中的药代动力学与保护效果。

3. 创新点:基于团队已证实的 orlistat 肾保护作用,拓展其适应症谱,剂型优化部分契合 2025 年药物递送系统研究热点,具备转化应用价值。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工程专业这么多如何选择更容易就业?

下一篇

唯一受国际奥委会下属机构官方支持的中学生经济学活动:IEO全球经济学奥林匹克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