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为大家解析的是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博士研究项目。
“Badger socio-spatial ecology and bovine tuberculosis dynamics”
学校及专业介绍
学校概况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是爱尔兰最古老的高等学府,成立于1592年,位列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学校以卓越的学术研究与跨学科创新能力著称,尤其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拥有深厚积累。作为欧洲顶尖高校联盟“科英布拉集团”成员,其科研成果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在农业生态、公共卫生等应用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校园坐落于都柏林市中心,学术氛围与城市活力兼具。
院系介绍
项目所属的动物学系(Department of Zoology)是该校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院系之一,聚焦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疾病生态学等研究方向。院系配备先进的实验设施与野外研究平台,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其研究团队常与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开展合作,科研成果对爱尔兰及欧洲的野生动物管理、农业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招生专业介绍
本项目属于农业科学、生态学、流行病学与生物科学的交叉领域,以獾类(badger)种群动态与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传播为研究核心。
项目融合经典生态学调查与下一代数据技术,旨在揭示獾类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疾病防控和野生动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体现了“基础研究-应用转化”的鲜明特色,适合对野生动物生态、疾病传播建模及环境管理感兴趣的学生。
申请要求
- 学历背景:需持有生物学、生态学、流行病学、统计学、公共卫生或其他相关学科的学士或硕士学位,具备相关领域的学术基础是申请的核心前提。
- 技能要求:需展现较强的分析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优先考虑具有扎实计算能力的候选人(如掌握数据分析软件、建模工具等),这是完成项目中种群建模、数据整合任务的关键。
- 综合素质:要求具备创新思维,能够运用多学科技术解决假设驱动的研究问题
- 申请材料:需提交个人简历(含两位推荐人姓名及联系方式)、1-2页个人陈述(说明对项目的兴趣及自身优势),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14日。
项目理解
本项目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农业生产与野生动物保护间的现实矛盾——獾类作为欧洲农业生态系统的标志性物种,其地下穴居、夜间活动的习性使其成为牛结核病的“隐秘宿主”,该疾病传播对爱尔兰畜牧业经济、公共卫生构成显著威胁。项目通过五大目标构建研究框架:
- 梳理獾类种群统计、行为与疾病生态及干预措施的关联,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 量化时空维度下獾类密度、活动范围及感染风险的生态驱动因素,揭示疾病传播的关键变量;
- 评估疫苗接种与捕杀计划对獾类健康状况、感染率、存活率及种群结构的影响,为管理策略提供实证依据;
- 整合陷阱捕捉、相机陷阱、路杀记录、管理档案等多源数据,优化种群监测方法并验证新技术的有效性;
- 通过比较分析,明确不同种群研究方法与模型的应用价值,为预测建模提供基础。
这些目标层层递进,既关注基础生态问题,又直指实际管理需求,研究成果将直接服务于爱尔兰牛结核病防控政策的制定。
有话说
- 数据整合技术的创新应用:项目提出融合“经典+下一代”数据集的思路,可进一步探索机器学习算法在多源数据匹配中的应用——例如,利用路杀记录与相机陷阱数据构建獾类活动热点预测模型,结合地形、人类活动强度等空间数据,提升种群密度估算的精度,这种技术整合能为野生动物监测提供可推广的方法范式。
- 疾病防控的“人-兽-环境”协同视角:现有研究多聚焦獾类与牛群的直接传播,可拓展分析农业生产模式(如牧场布局、饲养密度)对獾类活动及疾病传播的间接影响,探索“牧场管理优化+獾类种群调控”的协同防控策略,使研究成果更贴合实际农业生产场景。
- 比较研究的跨区域延伸:项目提及 comparative context,可将爱尔兰的研究结果与欧洲其他牛结核病高发地区(如英国、西班牙)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地域獾类生态特征、管理政策与疾病传播模式的差异,提炼具有普适性的防控理论框架,提升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博士背景
Darwin,985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生,专注于合成生物学和再生医学的交叉研究。擅长运用基因编辑技术和组织工程方法,探索人工器官构建和个性化医疗的新途径。在研究CRISPR-Cas9系统在干细胞定向分化中的应用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Biotechnology》和《Biomaterials》等顶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