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2025年3-10月考情以及与2023-2024年的题目难度对比,并同多位行业资深教师交流后,我们认为未来一年(2026年),影响SAT题目难度走向的主要有三个因素,按重要级排序如下:
(1)参考人数:与2024年SAT机考全球改革元年不同,2025年是机考改革第二年,考生已经逐渐认可和接受新的考试形式,参考人数也逐渐增多。从最新的《SAT官方年度报告2025年版》看,2025年的参考人数已经达到自2021年以来的最新峰值,共有200+万考生参考。然而,从今年的情况来看,细分到具体月份,我们会发现,月度参考人数与题目难度呈现相对明显的反比关系。也就是说,月度参考人数越多的场次,题目难度也就相对越高;反之亦然。
这也就造成了上半年3月&下半年8月两场参考人数最多的考试,题目难度也达到了今年的两次峰值,5月&6月,以及9月10月的考试题目,则都出现了相应的难度回调。以此判断,今年11月&12月的考试或将继续维持9-10月的难度回调趋势,明年3月则会难度提升。我们将继续观察。
(2)时间周期参考人数外,另一个对SAT题目难度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就是时间周期。时间周期也是对参考人数造成的最大制约条件。
我们知道,现有SAT分为上半年3场和下半年5场两个阶段。之所以多数同学会拥挤到3月和8月两场考试,也是因为,其他月份的考试,都或多或少不利于学生的备考节奏。
列举如下:
3月:国内学生可以寒假备考,但多数海外学生,只有圣诞假期,通常是在3月中旬后放春假,时间节奏上,并不利于多数学生备考;
5月:与AP/Alevel/IB年度大考时间撞车,考生稀少;
6月:由于考试时间的特殊性,6月SAT考试属于在5月AP考试结束后,利用2-3周时间的“非脱产”极限备考,对学生实力要求很高,且以11年级学生为主;
8月:多数学生一年中,唯一一次可以脱产(暑假)准备的考试,因此也是一年中考生人数最多的一次。但是2026年改到8月15日考试,将使得很多学生面临“夏校 vs SAT”考试的两难选择;
9月:推荐8月&9月SAT连考;因为9月开学季,11年级学生退潮,更多是12年级学生参加;
10月:以8月&9月考试还没达到理想分数的12年级考生为主,ED申请前最后一次考试,背水一战,“压力山大”,不过题目难度处于回调周期;
11月:少数12年级还没达到理想成绩的学生 & 新11年级学生参加的考试,但实际人数很有限,与上半年5月类似;
12月:12年级学生的终考 & 11年级学生的首考或二考,CB传统“放生月”,11年级已达到1500+分学生的最佳“分手月”(目标1550+分)之一;
(3)CB套题间微调:第三个影响SAT题目难度走向的因素,也是考生最不可控的因素,就是CB在同一场次考生中,套题间的微调,简称“微操大师”。考过机考SAT的学生都知道,几乎没有两个学生可以拿到完全相同的考卷。这是因为每次考试是在一个小题库里(通常有2.5个常规套题、2.5个简单套题、2.5个困难套题)由电脑随机生成题目。
由此,同一场考试中,学生遇到的题目难度只是在该场考试的难度区间内,但几乎不可能与其他同学题目完全相同(防作弊)。进而言之,每次就会有30%左右的同学抽到的是该场考试中难度较高的那套题目,也就形成了每次考试后,学生反馈题目难度两极分化的情况。
比较极端的体现就是今年8月的SAT考试,详见文章:为什么这次SAT8月的题目会这么难?具体到个体学生身上,就是我们所说的考场“运气值”。即:所有1550+分的考生都具备1550+分的实力,但不是每一位1500+分的学生都有1550+分的运气;
目前的SAT考试,尽管有40+%的重复题目,但这只提供1400+分的保底成绩,对1500+/1550+分来说,则效果不会很明显。这就要求学生杜绝投机心态。该刷的题目要好好做,但别指望光凭“刷题+重复率”就能轻松上1500+分。
再有,SAT的出题人很厉害,目前每套题目的阅读Harder部分,通常会有6-8个不太好做的题目(1-2个词汇,1个中间题,2-3个逻辑题,2-3个语法题)。这些题目,就是用来严卡1550+分出分率的。
实力不错的学生,难题6-8题,对错各50%,则是1500-1540分数段。只有错2-3题以内,才更可能是1550+分。这还只是阅读的难度,万一数学再有1个错误,又要减20分。
由此,我们就会发现,很多达到SAT1570/1580分的学生,都会谦虚地说,这次考试的运气比较好。这里的运气,并不只是强者的谦辞,或许就是当场考试中,词汇题恰好没遇到生僻词、逻辑题难度都还好,或者最后1-2个难题,尽管当时做着有点别扭,但最终还是选对了。
我们认为,对冲“CB套题间微调”的最好办法,就是在保证学生基础实力提升和刷题练习的同时,通过2-3次,甚至3-4次考试,最终将“抽题”等运气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