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
如果你想申请香港教育大学 音乐教育学系博士,那今天这期文章解析可能对你有用!今天Mason学长为大家详细解析香港教育大学的Prof. Yang的研究领域和代表文章,同时,我们也推出了新的内容“科研想法&开题立意”,为同学们的科研规划提供一些参考,并且会对如何申请该导师提出实用的建议!方便大家进行套磁!后续我们也将陆续解析其他大学和专业的导师,欢迎大家关注!

Dr Yang Yang 现任香港教育大学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助理教授,长期深耕音乐教育领域。他先后在西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获得音乐表演学士、硕士学位,拥有丰富的西方古典音乐与中国音乐独唱经验。2011 年,他获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音乐教育博士学位,博士研究聚焦高等教育中传统民歌表演教学的 pedagogy challenges。他曾担任昆士兰大学荣誉研究员,研究领域涵盖音乐表演、音乐学、声乐教学法、音乐心理学、心理声学及知识转移,教学与研究经验兼具深度与广度。
研究分析
核心论文研究重点
- 音乐教育宏观发展研究:2024 年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发表的论文,通过基于语料库的主题回顾,分析 1990-2022 年中国大陆音乐教育理念的发展演变,为理解中国音乐教育的时代转型提供了系统性视角。
- 课程与教学实践衔接研究:2023 年发表于《Research Studies in Music Education》的成果,评估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中课程标准与教师教学实践的一致性,直指教学实施中的核心匹配问题。
- 文献综述与学科梳理:2023 年与 Welch G. 合作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发表的系统文献综述,梳理 2007-2019 年中国音乐教育研究成果,为领域内研究方向提供了清晰脉络。
- 教师发展专题研究:2023 年在《Research Studies in Music Education》和《Music Education Research》发表的两篇论文,分别聚焦课程改革下音乐教师的专业韧性构建,以及国家级教师培训项目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挑战,关注教育实践中的核心执行者成长。
代表性研究项目亮点
- 传统音乐传承研究:教授担任副项目经理的 “西安民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与传承” 项目,以及 2014 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的 “中澳比较视角下文化认同发展中的本土音乐教育” 项目,体现对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持续关注。
- 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教授主持的 “中国职前音乐教师专业身份发展” 项目,聚焦教师培养源头的核心问题,为音乐教师教育体系优化提供实证支持。
- 跨领域音乐教育研究:开展的 “影响非音乐专业本科生选修通识音乐课程的动机因素” 研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慕课项目,拓展了音乐教育的受众范围与实践形式。
研究想法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传统民歌教学的创新路径研究:结合 Dr Yang Yang 的传统民歌教学研究与心理声学专长,探索 VR/AR技术在民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技术介入对学生表演技巧习得与文化认知的影响,弥补当前研究中技术与传统教学融合的空白。
- 跨境音乐教育中知识转移的机制与效果研究:依托其知识转移与中澳比较研究基础,聚焦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学校的音乐教育实践,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知识的传播、转化与本土化适配规律,为跨境教育融合提供新视角。
- 后疫情时代音乐教师专业韧性的动态发展研究:延续其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方向,采用追踪调查方法,分析疫情后教育环境变化对音乐教师专业韧性的长期影响,探索数字化教学能力与专业韧性的关联机制,为教师培训体系优化提供时效性建议。
申请建议
1.学术背景与研究能力准备
- 提升研究方法能力:熟练掌握文献综述、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尤其是他论文中用到的 corpus-based analysis(语料库分析)、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系统文献综述)等方法,可通过相关课程或学术讲座强化实操能力。
- 积累相关研究经验:积极参与音乐教育相关的科研项目、教学实践或学术活动,如传统音乐传承调研、音乐教师培训辅助工作等,形成可展示的研究成果(如调研报告、论文初稿等),体现研究潜力。
2.申请材料优化
- 个人陈述(PS)精准定位:突出自身学术背景与 Dr Yang Yang 研究方向的契合点,明确阐述申请其博士项目的动机,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说明对拟研究方向的思考,展现对其研究领域的深度了解。
- 研究计划(RP)精心打磨:选题需紧密围绕其研究领域,可从第三部分提出的创新研究想法中汲取灵感,明确研究问题、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预期成果,体现研究的可行性与创新性,必要时可通过邮件简要咨询其对选题的建议。
- 推荐信与成果展示:优先选择具有音乐教育领域研究背景的导师撰写推荐信,重点突出自身的科研能力、学习态度与学术潜力;整理个人学术成果(如发表论文、获奖证书、实践报告等),清晰呈现自身优势。
3.其他关键准备
- 语言能力达标:香港教育大学博士申请对英语语言成绩有明确要求,需提前准备雅思、托福等考试,确保成绩达到学校及院系的录取标准,同时提升学术英语写作与沟通能力,以适应英文授课与科研环境。
- 提前沟通建立联系:申请前可通过邮件与 Dr Yang Yang 进行简要沟通,介绍自身背景、研究兴趣,咨询其当前的研究重点及博士招生计划,展现诚意与学术热情,但需注意邮件内容简洁、专业,避免频繁打扰。
- 关注领域动态:持续关注音乐教育领域的前沿议题,尤其是中国音乐教育改革、传统音乐传承、教师专业发展等相关动态,在面试中能结合前沿话题表达观点,展现对领域的持续关注与思考。
博士背景
Wanyta,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现为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研究聚焦于东亚传统音乐的现代转型与全球化传播。在国际权威期刊《Ethnomusicology》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usicological Society》发表多篇论文。曾获国际传统音乐学会"青年学者奖"。擅长运用跨文化比较方法探讨音乐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在数字音乐学研究领域有创新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