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考研人数下降!那些“消失”的考生去了哪里?考研会变得更容易吗?

2026年考研报名通道业已关闭。想必许多同学都已留意到,研招网一改往年报名系统卡顿崩溃的状况,运行异常顺畅,多数考生在五分钟内即可完成报名流程。于是,有人开始纷纷揣测,今年的考研报考人数是否真的有所下降……

回溯至2023年,474万考生将考研热潮推向历史新高。彼时,报名系统常在开放首日出现崩溃状况,考生们一边抱怨“卡在支付页面长达十余分钟”,一边在各大考研交流群中相互鼓劲。

谁也未曾料到,转折竟来得如此迅速——2024年,考研报考人数减少36万;2025年,再度下降50万;而据第三方机构预测,2026年报考人数将跌破380万!

2026考研人数下降!那些“消失”的考生去了哪里?考研会变得更容易吗?

截至目前,已有一些学校公布了2026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

2026考研人数下降!那些“消失”的考生去了哪里?考研会变得更容易吗?

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报考人数较去年同期减少了914人,这已是该校报考人数连续第四年呈下降态势。

并非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如此,很多大学都出现了类似的趋势。

深圳大学以往很热门的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专业,现在报录比已经降到“小于5”和“小于4”的程度了;华侨大学的全日制报名人数减少了超过四分之一;佛山大学有些专业的报录比甚至不足1:1,这表明这些专业可能连招生计划都没法完成。

2026考研人数下降!那些“消失”的考生去了哪里?考研会变得更容易吗?

官方数据显示,2026考研全国报考点数量相较于去年减少了16处,也没有另外新增考点。

其中,北京市报考点数量由63处减至58处,天津市由38处减至37处,河北省由53处减至52处,辽宁省由35处减至31处,四川省由71处减至67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由34处减至33处……

2026考研人数下降!那些“消失”的考生去了哪里?考研会变得更容易吗?

01、那些“消失”的考生去了哪里?

数据表明,在2025年考研人数减少50万的同时,国考报名人数增加了近40万。

如果将时间跨度拉长便会发现,自2023年起,考研与考公的报名人数总和稳定在730万左右。由此可见,考生并非消失不见,只是在考研与考公这两个考场之间流动。

2026考研人数下降!那些“消失”的考生去了哪里?考研会变得更容易吗?

除赛道转移因素外,经济压力也是考生决定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一方面,专硕学费普遍呈上涨态势,部分院校学费已超过18万,再加上每年约2万的租房成本,使得脱产备考的经济负担明显加重。

另一方面,研究生与本科生毕业起薪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读研回报率”明显降低。中国教育在线的调查表明,超过50%的考生因“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或真正的学术热情”,在备考后期选择放弃。

02、推免政策的调整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考生的选择

今年8月,教育部新增67所推免资格高校,这是时隔八年后首次放宽推免政策,至此全国拥有推免资格的高校数量超过430所。

在很多考生眼中,推免生比例的增加,客观上压缩了统考生的名额,从而降低了统考生的报考积极性。

《2025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进一步表明,虽然整体推免比例维持稳定,但在部分高校和专业中,推免生所占比例显著提高,甚至出现仅招收推免生的现象。

对于统考生来说,竞争环境从以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变成了“精英学霸争夺少数名额”。这种变化不仅让统招考试的竞争更加激烈,也让更多学生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转而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03、报考人数少了,考研是不是就更简单了?

答案可能让你意想不到。

教育部2026年研招新规定明确: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招生计划不能互相调换,这就意味着招生名额的刚性更强。而且,随着那些“盲目考研”的人退出,剩下的考生目标更明确,准备也更加充分。

报录比下降确实让“上岸”的几率高了点,但因为“有效考生”比例上升了,所以分数线可能反而会提高。真正的竞争,可能才刚刚开始。

当大家都拼命考研这股热潮过去后,每个人的选择就更多样化了:喜欢学术的继续深造,看重稳定的去考公务员,想更早积累工作经验的就去就业。

在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并不存在绝对的正确答案,唯有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英国本科申请必看 | 剑桥面试攻略+热门笔试解析及时间安排!

下一篇

香港8所院校2026fall硕士申请截止时间汇总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