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美本申请季的帷幕渐渐落下。这是张老师陪伴学子们奋战申请季的第18年,也是我与学生们共同走过的又一段紧张而充实的旅程。那些压力与欢笑交织的日子,那些挑灯夜战与收获喜讯的瞬间,如今都汇聚成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第一篇故事,聚焦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的“速成”之旅。
在有限的时间内,塑造鲜明的故事
2024年12月,申请季已进入最紧张的冲刺阶段。就在这时,A同学找到了我,因为他自己DIY早申请美国本科的结果并不理想。在距离RD申请截止日期仅剩两三周的情况下,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不仅是加紧赶工,更是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梳理出他独特且富有感染力的个人故事。这,是打动招生官的核心关键。
跨越国界的多元视角
初次与同学沟通,我能感受到他身上的那种沉稳而包容的气质,明显要比同龄的高中生突出很多。经过沟通得知,他的这种气质源于他在几个国家生活、辗转若干所学校的成长经历。频繁的转学和跨文化的生活环境,让A同学比同龄人更早地学会适应变化,理解差异。他不仅在文化碰撞中拓展了视野,还培养出对不同背景人群的深刻共情。这份包容与开放,成为他个性中极为鲜明的底色。
从科学到艺术:跨领域的融合者
在A同学身上,理性与感性并存。他既能用缜密的逻辑剖析复杂的理科问题,也能用细腻的语言讲述文学故事。除了学术能力,他还是运动场上的佼佼者:足球、篮球队的主力,排球队的队长,带领团队多次获得奖项。而最令人惊讶的是,他还找到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独特切入点:将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抽象概念通过绘画生动呈现。他把疾病与生理机能的知识用色彩和线条表达出来,并将这些作品发布在健康主题的网络论坛上,用一种更直观、易懂的方式向大众普及健康知识。
A同学的热情不仅体现在艺术作品上,还贯穿于他的学术探索之中。他曾走进美国大学的夏校课堂,深入学习生命科学课程。回校后,他组织了健康倡导项目,通过艺术和科学双重手段,向同学们传递健康观念。在他的身上,科学的严谨与艺术的感染力相辅相成,既是他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他影响他人的媒介。
从困惑到坚定:全力以赴的申请旅程
在整个申请过程中,A同学展现出令人钦佩的专注与执行力。从院校筛选到文书创作,他始终保持高度的参与度。每次反馈,他都认真倾听,积极调整。我们充分探讨了他申请院校的层次和梯度,以及在各个院校中最适合的专业选择,并确定重点申请尝试申请埃默里大学。在文书创作阶段,尽管时间紧张,我们依旧反复沟通推敲,并成功从他繁杂的经历中提炼出核心主题:用科学关怀生命,用艺术传播健康。
在我的建议下,我们推翻了他原有的活动列表,用活动和新创作的文书构建了一条贯穿始终的故事线,即以对生命健康的关注为核心,将科学研究、艺术创作与体育领导力串联起来。最终,他的文书不仅呈现出健康问题的深入探究,还展现了他用绘画温暖世界的初心。为了更好地展示他的多元才华,我还建议他将艺术作品、科研项目和论坛创作整理成音视频资料并将链接在申请系统的附加材料部分汇报,以尽可能立体化的方式呈现他的故事。
成长中的光芒:用热忱温暖世界
回顾这段短暂却充实的申请旅程,我深刻感受到A同学身上那种难得的平衡:理性与感性交融,科学与艺术共鸣。他让我再次体会到,真正优秀的学生,不仅仅是成绩单上的数字或奖项列表,而是那些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生命怀有深切关怀的年轻人。
埃默里大学的校训“The Wise Heart Seeks Knowledge”恰如其分地诠释了A同学的精神。他用智慧追寻科学,用赤诚之心传播温暖,将自己的才华转化为影响他人、照亮世界的力量。这样的年轻人,无论身处何地,都会持续践行智者之心,用光芒温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