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不仅要靠个人努力,更是一场信息战。作为家长,提前熟悉各种升学事项及变化,为孩子升学打好信息战尤为重要!
如何在“教育内卷”的浪潮中精准把握方向,为孩子挑选最匹配的成长环境,陪伴他们平稳度过人生首个重要转折期?
今天来为大家梳理一下上海小升初的7大升学路径。
01、上海小升初七大升学路径
三公学校
即三所公办提前招生的学校——上实、上外附中、上外浦外。三公面向全市招生,招录时间早于公办对口和民办摇号,且不影响前两者的招生名额。考核有笔面试,如果有小托福850+,AMC8前1%会比较有优势。
三所学校有自己择生的标准和偏好,相对来说:
✅上外附中更看重学生的数学方面的天赋;
✅上实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
✅浦外则关注孩子的英语能力。
公办实验班/理科班
上海市不少公办学校都开设了小升初特色班,整体配置高于普通班。特色班相较于普通师资力量、学习氛围、管理方式、学生成绩都会好一些。如果想要进入这些班级一般都要参加考试,成绩合格后再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决定是否录取。
例如:市北理、上汇实验、上实数学/信奥班等等。
进对口公办学校
对口公办学校是由区政府进行统筹排序的,本质上还是看户口和居住情况,分为户籍对口、学籍对口、电脑派位(摇号)。
✅上海各区公办学校统筹排序情况
【学籍对口】:黄浦、杨浦、虹口
【学籍对口+电脑派位】:徐汇、静安、普陀
【地段对口】:浦东、闵行、宝山、青浦、松江、金山、奉贤、崇明
【地段对口+学籍对口+电脑派位】:嘉定
✅统筹优先级排序
- 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优先安排;
- 再根据区域内实际情况统筹安排“人户分离”适龄儿童;
- 本市集体户籍适龄儿童参照居住地登记入学办法实行;
- 本市户籍居住廉租房的适龄儿童在廉租房所在地登记入学。
一贯制直升初中
直升虽能免去部分择校麻烦,却并非高枕无忧。一方面,直升名额有限,竞争激烈,孩子得提前准备,提升学术竞争力。
另一方面,各直升学校办学特色、师资与教学水平有别,未必契合孩子。家长选校时,要综合考量孩子兴趣、学习能力及家庭条件等,为孩子选出最合适的学校。
部分特殊公办摇号
一些家长在择校过程中遇到过选择公办还是民办的问题,担心民办摇号率会不会太低。实际上,有一些公办学校也是需要摇号的。例如,徐汇、长宁、静安等区的教育资源紧张,公办学校需要摇号。
还有几所比较特殊学校,比如:
上中东校:仍然是只面对浦东区域的学生开放——在其他就读意愿区的同学无法报名上中东校。
上实东滩:除了招收崇明本地生源外,上实东滩对宝山、静安、杨浦、虹口和浦东也开放了少量摇号名额。
上汇实验:上汇实验是走民办报名流程的公办学校,它和民办之间必须二选一。
民办摇号
民办学校招生实行分类计划、报名、摇号及录取。那些备受追捧的热门民办学校,摇号中签概率普遍不高。
民办初中报名流程大概如下:报名登录——志愿填报——确认提交——报名成功。其中填志愿有2个,1个是正式志愿,1个是调剂志愿。
走国际路线
若家长打算让孩子未来出国,小升初时转入双语学校是个不错选择。孩子能提前适应双语环境,提升英语水平,为衔接国际课程做准备。
像星河湾、WLSA 等部分国际学校设有直升名额,这也是升学的便捷途径。
02、上海小升初如何准备
身份准备
✅在上海就读初中需要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 拥有上海户籍(沪籍);
- 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或者《居住登记凭证》,学生父母任一方需要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一年内参加社保满6个月 或 连续3年办好灵活就业登记。
- 外地的学生需要注意,只能在居住证登记的区域内学校就读。
学术准备
以上海三公招生为例,虽然三个学校有自己的招生偏好,比如上外附中更看重数学能力,浦外更关注英语水平,但归根结底考察的重点主要是——数学与英语学术基础。
03、小升初对学术能力的要求如何体现?
英语能力:小托福
对英语的要求基本上就是聚焦在小托福上,像三公和国际学校的升学都需要提供小托福成绩来增强竞争力。
小升初准备进入热门国际学校的孩子,包玉刚和星河湾初中部要求5升6、6升7的学生提供850+的小托福成绩,甚至于托福;上中、协和等国际学校,也需要学生证明自己有750+同等英文能力。
数学能力:AMC 8
目前国内低龄段最具含金量的数学竞赛就是AMC8。有很多特殊学校在小升初择校时会有AMC8竞赛成绩要求,比如上海三公、北京六小强学校、苏州伟长班等。不少国际学校的入学考题就会采用AMC8原题或据此改编变形。
对体制内的学生来说,AMC8涉及到初中知识点,尽早学习,以考促学,以赛代练,也有助于更好的小升初衔接,提升数学能力和培养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