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高考,我们再聊一聊内地生可以报考的香港院校。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学生留学都是首选美英,香港高校一直在英美大学的阴影下,常常被认为是“保底备胎”。但到今天,留学局势正在逆转,香港留学正在成为顶流。港校也不再被动捡漏,而是主动出击抢优质生源。那么,曾经的留学Plan B,会不会成为大家公认的Plan A?
▍内地生已成为港校主要生源
港校目前已经严重依赖内地生源。以港大为例,前段时间港大公布了2024/25学年新生入学数据。
数据显示,在2024/25学年港大新入学学生总数达19,005人,比较上一学年增长了13.2%。其中,非本地学生占比达到66.3%,相较2023/24学年的60.7%有显著上升。这意味着,香港大学的新生中,每三个人中就有两个人是非本地生。
其实,不仅仅是新生中非本地生源数量增加,整体在籍学生中非本地生的比例也在逐年走高。根据官方数据,目前港大全体在籍学生中,非本地生的比例已达52.9%,他们主要来自内地、亚洲其他国家、和澳洲及新西兰等地。
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学生占据绝对主力,占比高达86.3%,内地学生已经成为港大最主要的非本地生源。
这一趋势在本科生中更加明显,从2021/22学年的2,487人,到2024/25学年的3,677人,四年时间增长近50%,这也说明了港大对内地优质生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几个月前,港府要将八间政府资助大学的超额非本地生限额从20%提高至40%,未来港校的内地生源将会增加更多。我们从公开的数据可以查询到,在24/25学年港前三院校录取的内地生数量:
✅ 香港大学香港大学在2024/25学年录取了1220名非本地生,其中约64%来自内地,约780人。通过高考成绩申请的内地生约有360人。由于港大的招生原则是“择优录取”,高考生的学术水平较高,因此港大计划在2025/26学年将高考生的录取名额增加至400人。
港大未来将调整内地学生和海外学生的比例,认为“一半一半是最佳”。目前,港大就读的内地生大多数来自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和浙江省,其中北京市的学生最多,占比约为两成。
✅ 香港中文大学
港中文在2024/25学年提升了录取内地高考生的名额,从原本的300个增加至406个,最终扩招至413个。五大生源省份依次为:广东省(29人)、北京市(23人)、江苏省(24人)、浙江省(19人)和山东省(19人)。另外,2025/26学年将维持招收406名内地高考生的计划。
✅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在2024/25学年度收到了超过1.5万个非本地生入学申请,最终录取了其中超过600人,非本地生中约有一半来自内地,即300人,其中约250人是通过高考成绩入学的。
从港前三院校公布的新生数据来看,一方面体现了港校在内地强劲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越来越多内地学生,将港校视为优质高等教育的热门选择,报考人数也越来越多,相应地竞争更加激烈。
▍多所港校扩招,内地生含量再次提升
就在前不久,香港的院校就在面向内地招生政策方面再次释放利好信息。宣布自2025/26学年起,六所自资院校的内地招生上限将从原先的10%-20%,大幅提升至40%。
此次调整涉及的六所高校分别为:香港都会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恒生大学、香港珠海学院、东华学院以及隶属职业训练局的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
这些院校虽然知名度和认可度不如传统的“港八大”,但随着赴港家庭越来越多,不少家长之间也选择留学,因此这些院校的申请量也在提升,在内地的知名度也有了提升。这次的扩招,可以看作是部分港校“下沉招生”战略的重要一步。
在过去,香港高校在内地的招生主要目标是选拔各省份的顶尖学生,但随着自资院校招生比例的显著放宽,不少高考成绩无缘985/211和双一流高校的学生,也有了赴港求学的机会。
换句话说,这些院校即使知名度一般,但也比内地普通的本科院校要有足够的竞争力,考不上985,也能上香港本科的升学路径,正在成为现实。
不过,香港的顶尖名校也在同步扩招。正如上文所说,港前三都在不同程度扩招内地本科生。目前,香港共有15所高校面向内地招收本科及以上的院校。
其中,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珠海学院被纳入内地高考统招系统。港中大与城大属于提前批录取,考生通过高考志愿来报考,香港珠海学院在部分省份作为普通类本科批次高校参加招生。
不过,目前香港高校扩招的对象,主要是参加高考的学生,这也反映出香港高校当前的生源重心在高考体系,对于内地国际课程体系的学生则有了收紧的趋势。
总之,随着香港各个层次院校的对内地生扩招,以后港校内地生含量将进一步提升。
▍香港留学正在走向顶流
不过,港校在扩招内地生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考试移民的问题:整治"考试移民"!多所港校内地生招生已经超标....保录取的乱象:“保录取”骗局再升级!深圳惊现虚假“香港大学”但总的来说,内地家庭为孩子选择留学目的地时,香港院校已经成为绕不开的存在。
这几年,港校的录取一直是高门槛,尤其是对内地考试,不论是高考途径还是国际课程途径,想进入港前三的本科,都需要超高分的成绩。但录取的这些学生当中,有一部分人总喜欢拿港校当保底和备胎,依然会出现“录而不读”的现象。
网传上海一所知名的A-Level国际学校:2024届学生共拿到193份港大offer,实际入读人数仅为26人,录取作废率高达83%。最终没有去报到的原因,无非是拿到了更好的院校offer,港校虽然排名高、离内地近,但院校知名度还是比英美顶尖名校要弱一些,学生往往拿到英美顶尖名校录取,就不会选择港校。
不过,港校也在想办法扭转这种局面。一方面用高额的留位费提前锁定学生,一方面积极自救。比如这几天的港校普遍宣布接受以哈佛为代表的美国名校国际生转学,紧跟国际局势,随时做好了抢优质生源的准备。
并且,一些院校甚至还邀请在美国就读的学生和导师一起到香港发展~其实,香港大学这样的院校根本不缺生源,而它之所以还要推出转学的新政策,主要是想要趁着特殊时期捡漏学霸,招揽优质学生,提升国际声誉。
香港是如何走向留学顶流的?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给了香港“可乘之机”。美国频繁出台政策反复折腾留学生;英国也因为要整顿移民问题,工签难度越来越高;澳洲和加拿大也在控制移民数量原因,出台各种不利好的政策,这些都导致大家在选择留学地区的时候综合考虑,不管是那种留学方案,都会把香港的院校考虑进去。
不过,外部的因素只能助推香港留学走红,毕竟除了香港,其他地区也有可能接住这波红利,所以真正让香港留学走红的,还是本身的竞争力。
前些年,香港本地人移民走了不少,导致港府开放了人才引进的政策,一批内地和海外发展的中国人都到了香港,加上香港老龄化加重和出生率只有0.7,在全球处于倒数水平,所以当地适龄学生总人数减少,香港中小学也出现了严重的杀校潮。
这对于升学竞争激烈的内地家庭来说,香港就很有利于孩子升学,为此家长到香港留学获取身份的很多,这也是上文说到的都会、树仁等院校的申请量激增的原因。
加上港府开放的政策,高学历名企工作多年的精英人士也可以通过优才、高才、专才等计划拿到身份,在港求学的人毕业后依然能通过申请IANG签证来维持身份。何况背靠大湾区,不管是留在香港发展,还是以后到广深等地发展,机会都很多。
总之,各方面原因推高了香港留学的热度,让香港成为所有留学方案中不得不考虑的地区。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港校正成为教育不确定性时代下,一个兼具稳定性、国际化和现实优势的选择。
26fall港校提前批已经开始,距离常规申请也已经不远了,对于还没有语言、没有实习、没有科研和实践的同学来说,这个时候时间已经很紧张了。如果你打算今年申请港校,需要尽快行动起来了~
如果你不清楚申请流程和申请专业的注意事项、细则,需要找到一个专业的留学机构帮助申请,大家可以扫文章下面二维码,添加老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