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导师会“讨厌”某些学生?
从导师的角度来看,其实不存在讨厌一个学生的说法,在录取之前,也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实在不喜欢,肯定也不会收到自己名下了。
从学生个人的角度来想,在读研期间,就事论事,可能学生觉得自己的导师逐渐看不惯自己,感觉自己被导师“讨厌”了。
在每年夏令营,导师们都要面试几十甚至上百名学生,但最终录取的往往只有个位数。有些学生明明成绩优秀,却因为一些小细节被刷掉,而另一些背景普通的学生,反而因为“会来事儿”成功逆袭。
以下是老师整理的一些在夏令营中容易踩雷的四类学生,并给出补救方案,帮助你在面试中避开致命性错误,提高录取概率。
第一类——简历造假/过度包装的学生
“有的学生简历上写‘精通Python’,结果连基本的Pandas数据处理都说不清楚。”,“参加过某个项目≠主导项目,把团队成果全算在自己头上,面试一问就露馅。”这里就有一个典型的例子,2023年某985高校计算机系夏令营,一名学生在自己的简历中写“独立开发AI模型”,面试时导师让他解释算法细节,结果他支支吾吾,最后承认“只是跟着学长打下手”,直接被刷掉。
导师最看重的是学生的诚实和学习态度。不懂装懂不仅仅会让他们怀疑你的专业能力,更会让他们觉得你缺乏自信,从而失去对你的信任,而且在夏令营中,导师会根据你的表现来决定是否给你进一步学习的机会。过度包装自己的学生,往往因为缺乏扎实的基础无法胜任后续的任务,最终错失良机。
避雷建议:保持诚实至上。不懂就是不懂,不要怕丢面子。在夏令营中,导师更加欣赏那些勇于承担自己不足并且积极学习的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在参加夏令营之前,务必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多读相关文献,了解学科前沿动态。面试时,如果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诚实的问一下:“老师,这一点我不太懂,能不能细节给我讲一下?”。在简历上只写自己真正掌握的技能(“熟悉”比“精通”更安全);区分“参与”与“负责”;提前模拟面试(让学长老师拷问你的简历,确保能答上所有问题)。
第二类——只会背答案,没有独立思考的学生
因为导师平常都会比较忙,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指导学生,像平常小的课题,导师希望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文献检索与查找、创新点的提出以及论文写作等等最好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一有问题就问老师,而不是自己查找文献或者借助其他工具来解决问题,导师肯定也会觉得不耐烦。此外,有的导师言道:“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像在背教科书,我问‘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他们只会复述论文观点。”“最怕那种一问研究计划就回答‘听老师安排’的学生,完全没自己的想法。”。
在科研团队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缺乏这些能力的学生往往无法胜任独立的研究任务,最终错失机会。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顺应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避雷建议:在夏令营中,要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小组讨论中,不要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与他人不同,也要勇于坚持。提前准备“个人观点库”(对专业热点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用“案例+数据”回答(比如:“我在XX实习时发现...”“根据XX报告,这个趋势...”);学会问题反问(如果不懂,可以问:“老师,您觉得这个领域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第三类——态度傲慢或者过于紧张的学生
1、傲慢型:某学生在面试时打断导师说话,强调自己“发过很多论文”,结果导师发现都是水刊,直接pass。
2、紧张型:一名学生因为过于紧张,回答时逻辑混乱,明明很有实力却错失机会。有的学生态度傲慢,对于导师提出的问题,从来都是已读不回;交代的事情,总是拖拖拉拉不能完成;读研期间,私自加入别的导师课题;未经导师允许,私自发表课题组成果,这些都是“致命性”错误。
避雷建议:保持谦虚但自信大方,遇到一些问题,礼貌提出自己的看法,但要表明自己仍需学习;在朋友的协助下,在面试之前,把自己的简历熟悉,内化于心,联系语速与眼神交流;准备必要的“缓冲话术”,如果遇到卡壳,可以说:“这个问题我目前的理解是...,但可能还需要深入研究。”
第四类——缺乏主动性的“小懒虫”
夏令营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平台,但有些学生却总是“被动式”参与,他们对导师布置的任务敷衍了事,小组讨论时一言不发,甚至在实验中消极怠工。这种缺乏主动性的行为,会让导师觉得你缺乏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导师在夏令营中不仅考察你的专业能力,更加看重你的学习态度与团队精神。缺乏主动性的学生往往会给导师留下“不积极”“不负责”的印象。此外,在夏令营中有诸多额外学习的机会,比如与导师一对一交流、参与前沿项目等。缺乏主动性的学生往往因为不敢争取而错失这些机会。
避雷建议:主动出击,在夏令营中,要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主动承担任务,如果导师没有布置任务,可以主动询问是否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多和学长老师交流,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与经验,在小组讨论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后,如何成为导师眼中的好学生?
1.专业扎实,表现自信:在夏令营中,导师最欣赏的是那些专业扎实表现自信的学生。在面试或小组讨论中,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要保持自信,不要因为紧张而影响自己的表现。
2.积极主动,勇于担当: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积极承担任务展示你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讨论中,要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你的思考和能力。如果遇到问题,要主动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等待别人来帮助你。
3.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在夏令营中,要严格遵守各项规则和纪律,尤其是在实验操作中,要 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确保安全,在与导师和同学交流时,要保持礼貌和尊重,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4.展示个性,突出优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之处,要在夏令营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和优势。如果你在某个领域有特长,比如编程、实验操作等,要抓住机会展示出来。同时,要突出自己的优势,比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让导师看到你的能力。
夏令营是一个展示自己、争取机会的绝佳平台,但要想给导师留下好印象,就需要避免以上三类行为。希望同学们在夏令营中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最佳状态,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交流,争取在科研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祝大家都能在夏令营中收获满满,顺利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