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经济学——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A-Level想冲A*?

单科预学5000起,开学直接二轮复习现在是下午一点,你想要点一杯饮料喝。打开外卖看到了方圆3KM有奶茶店、咖啡店、果茶店。你现在兜里只有20块钱,够你选择一家的。你犹豫再三最后选择了奶茶。因为现在最想喝奶茶,其次是咖啡。

那么请问,你喝这杯奶茶的“成本”是多少钱?20块?在经济学家看来,这个答案只对了一半。这杯奶茶真正的成本,不仅仅是你付出去的那20块钱,更是那杯你第二想喝但没有喝到的咖啡给你带来的满足感。

这个“被你放弃的饮料中对你来说价值最高的那个选项”,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核心概念——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绕?别急,我们把这个概念再放大一点。机会成本,其实就是“选择的代价”。

经济学最本质的问题是稀缺性(scarcity),稀缺性的存在会逼迫我们做选择。而你每一次的选择都会产生机会成本。你想想,如果你有无限的钱,你还会在购物的时候纠结吗?

玩转经济学——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19世纪的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有过一个很著名的思想实验,很好地诠释了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小男孩不小心踢球,打碎了镇上一家面包店的窗户。

老板很生气,但围观的群众却开始安慰他,甚至还有人说:“嘿,老兄,别难过,这不是坏事啊!你看,你现在得花6法郎去请玻璃工来修窗户吧?玻璃工拿到了这6法郎,他就会有钱去买新衣服。裁缝拿到了钱,又会去买面包……这样一来,钱就流动起来了,促进了消费,创造了就业,整个镇子的GDP都提升了!所以啊,这个小淘气鬼打破窗户,简直是为社会做了贡献啊!”听起来是不是……挺有道理的?打破一块玻璃,居然能盘活一条产业链?让这么多人都能赚到钱。同志们,玻璃砸起来

!Hold on Hold on巴斯夏说:停!你们只看到了“看得见”的部分。请大家想一想:如果窗户没有被打破,面包师原本打算拿这6法郎去做什么?他可能正打算去给自己买一双新鞋子。

  • 在“破窗世界”里:面包师花了6法郎,得到了一扇修复好的窗户。他回到了原点,但比之前穷了6法郎。
  • 在那个“未破窗”的平行世界里:面包师花了6法郎,得到了一双崭新的鞋子。

现在对比一下两个世界:未破窗的世界里,社会上还多了一双新鞋子。而破窗世界里,社会财富并没有增加,只是发生了一次财富的转移——从鞋匠那里,转移到了玻璃工那里。

那个“看不见”的、被牺牲掉的鞋匠的生意,那双本可以被生产出来的、让面包师更幸福的新鞋子,就是这次“破窗事件”的机会成本。所以,破坏行为本身,永远不可能创造财富。

它只是强迫人们把原本可以用于“创造新东西”的资源,拿去“弥补损失”了。我们看到的所谓经济繁荣,是以那个“看不见的损失”为代价的。这个“破窗谬论”在今天依然非常有意义。

比如,每次发生自然灾害,总有人说“灾后重建会拉动经济增长”。这听起来和安慰面包师的话一模一样。是的,我们“看得见”建筑工人有活干了,建材公司有订单了。但我们“看不见”的是什么?是那些本可以用来修建新学校、新公园、投资新科技的巨大资源,现在却只能用来把被摧毁的家园恢复到原样。我们是在填坑,而不是在爬坡。

所以,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必须拥有一种能力。那就是是不仅能看见那些显而易见的东西,更能看见那些隐藏在水面之下的、看不见的机会成本。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6Fall英国院校王爱曼华布硕士专业变动盘点

下一篇

英国留学2026Fall UCL和LSE新增本科专业!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