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去大课题组好还是去小课题组好?

在研究生的世界里,导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想要读博的同学看过来,读博去大课题组好还是去小课题组好?大部分准备申博的同学都会一直在犹豫这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析分析,大课题组和小课题组的利弊。

1.大课题组的优势和劣势

2.小课题组的优势和劣势

3.你应该怎么选?

大课题组的优势和劣势大组的最大优势在于能人将士比较多,比如大组手下一般有学术带头人(作为组里的技术担当,往往出成果快),大组里做不同的研究方向都有实力很强的小导,大课题组的大老板虽然绝大部分都不亲自带学生,但是能给到你的资源肯定也是最多最好的。

1.去大课题组优势

  • 课题经费不用愁
  • 砸钱的实验可以做
  • 老板会随时送你出去参加学术会议+增长见识
  • 每1-2个月就能有一次在30-40人面前做presentation的机会
  • 每月补助属于高于同校其它实验室的小康水平
  • 研究方向多利于开阔学术视野发散思维
  • 组内牛人多可以随时请教协同攻坚
  • 同领域遇到的研究难题在大老板的人脉面前就不是难题了
  • 毕业以后找工作你会发现大老板的一封推荐信+比大多数获奖证书管用
  • 人多热闹不会感到孤独,小伙伴间时常还能有个开怀小聚餐吐槽一下糟心的实验

2.去大课题组劣势

  • 大老板很少能亲自指导自己的学生,你会常常体验不到来自老板的关爱
  • 做课题要么寄希望于自己能被分到靠谱的小老师手上或者好的课题,要么自己能力够强,这个要么看天要么看自己,不确定因素很大
  • 实验室人多,有的实验室各有各的小团体,人际关系网+比信号通路+还复杂
  • 一个大课题参与人太多,最后文章作者贡献和排名纠缠不清,可能会有很多不愉快

简单说,进大组让大老板带你是最优选择。当然他不会亲自管你会指派小老板,但只要你导师挂的是他,你就是他的嫡系自己人。以后出去混江湖,他就是你的招牌,等你毕业自己混学术圈就懂了。

日常体验上,大佬不会给自己的学生指派坑爹的小老板,所以体验下限可以保证。

小课题组的优势和劣势小课题组总体来说就是圈子小,带你的导师能不能给与你较大的帮助有比较大的风险性,如果是碰上“新锐神级”小课题组,那就能很快获得进步和成果产出;如果碰到“躺平”小课题组,基本上毕业以后也别想在学术圈里混了。

1.去小课题组优势

  • 能得到老师的亲自指导,博士对小老师而言是宝贵的应被重视的财富
  • 小老师的博士课题一般都是目标杂志比较不错的课题,一般毕业会有篇比较不错的文章
  • 小课题组的博士的地位较高,一般仅次于导师的,因为小老师没资格也没钱一年收多个博士和小老师
  • 小课题组博士的文章一般情况都是自己的一作一,不存在大课题组吃大锅饭的情况
  • 小课题组人际关系简单易处理”

2.去小课题组劣势:实质上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没钱没资源,大课题组的那些优势很难在小课题组得到。

简单说,小组一般是单干的老师,既然单干一般能混成大佬的很少。这种组和大组相比的优势是方向比较明确,导师一般没有脱离科研一线,可以言传身教的指导,师门内关系也比较单纯。但这种老板一般资源有限,想混国内学术圈不建议选择。你应该怎么选?

博士选课题组我给大家的几点建议。可以参考参考:

1.宁做凤尾,不做鸡头。教职方面,国内如果要想拿到211+及以上的教职,国外一流,清北是最优选,至少要是985+打底,如果以教职为目标,不建议本科双非的留在国内读博。

2.选组时院士组>杰青组>优青组>其他。如果能进院士组,那是最优选择,因为院士已经升无可升;杰青组是次优选择,杰青一般会有更高目标,所以会累,但是学术背景好,毕业后能沾光;优青组一般背后会有一个杰青或院士,所以虽然更累,但是资源并不弱于一般的杰青组。其他并不是不好而是风险大,好的老师很好很好,学术氛围也很好,但是差的老师,可能会很push,或者会直接把你当摇钱树,做横向是出不了创新成果的。

3.想做学术必然是大课题组,有平台有资源有人脉,现在科研卷成这样,哪怕小课题组是青千优青,回来了没大腿平台还得自己搭,经费也就那一点;如果你不考虑学术,毕业后直接进入产业界可以考虑小课题组。

总结

最后,选大课题组还是小课题组不能一概而论,你还是要去实验室感受下氛围,再问问风评,大组也有不好的,小组也有很好的,还要结合你自己的规划和研究领域的兴趣来,这样才能找到自己喜欢或合适的实验室。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中国队全员摘金获个人第一!第57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获奖名单发布

下一篇

除了GPA和GRE 美国CS硕士申请还需要哪些关键因素?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