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 大考每年都是留学家庭关注的焦点,2025 年 5 月大考的官方数据刚公布,就有考生们在社交平台吐槽 “中文题太抽象”“物理题做不完”,但数据显示,部分被喊 “难” 的科目,7 分率反而悄悄上涨了。
2025 年全球有 20.2 万名学生参加 IB 大考,其中 IBDP 考生 12.8 万人,比去年增长 4.8%,创下近年新高。从整体表现看,今年大考比较平稳:
- 文凭通过率 81.3%,比去年提高 1.2 个百分点;
- 单科均分 4.9 分,与去年持平;
- 总成绩均分 30.5 分,略高于去年的 30.3 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大考没有出现泄题、评分争议等意外情况,数据更能反映真实水平。但为什么考生普遍觉得 “难”?这种 “体感难度” 和数据的反差,在具体科目中体现得更明显。
今天我们就结合这份数据,聊聊各科的真实难度、高分率变化,以及 26 届考生该如何应对。
01、语言与文学
语言与文学是 IB 的基础学科组,也是中国学生最关注的板块,今年中文和英文的表现截然不同。
被考生称为 “最难” 的中文 A,其实高分率 “两极分化”:中文 A 文学 HL:7 分率 2.3%(去年 2.6%),降幅不大,但考生反馈 “阅读理解题角度刁钻,很难抓采分点;中文 A 语言和文学 SL:7 分率从 3.9% 暴涨到 7.0%,成了中文科目的 “黑马”,主要因为题型更贴近日常应用,基础扎实的同学更容易得分。英文 A 的表现更稳定,无论是文学还是语言文学,SL 7 分率都有明显上涨:
- 英文 A 文学 SL:7 分率从 4.4% 升至 6.3%;
- 英文 A 语言和文学 SL:从 5.1% 升至 6.8%。
考生普遍觉得 “今年的文本分析题更有规律,比如议论文的论点结构很清晰,不像去年容易偏题”。
02、语言习得
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是中国学生的 “优势区”,今年英语 B 和小语种的难度变化不大,高分率保持稳定。
作为中国学生的主流选择,英语 B 的高分率基本持平:
- HL 7 分率 13.1%(去年 13.0%)
- SL 7 分率 14.1%(去年 14.6%)
考生反馈 “听力和写作更贴近生活场景,光背模板不够,需要积累真实话题素材”。小语种考生中,法语 B 表现亮眼:HL 7 分率 19.1%,SL 13.0%,均略高于英语 B。
这是因为选择法语的考生基数小,且多有一定基础,竞争压力相对较小,适合对小语种感兴趣的学生。想知道英语 B 写作高频话题?扫码添加小助理咨询
03、个人与社会
历史 HL 堪称 “劝退王”,7 分率从去年的 2.7% 降至 2.4%,考生吐槽论述题角度太偏,课本里几乎没直接答案。想拿高分,光记时间线没用,得培养史料分析和观点论证能力。
商管 HL 7 分率从 8.3% 降至 7.0%,SL 从 12.1% 降至 10.7%,目前题目越来越灵活,需要课本知识 + 现实案例结合。经济 HL 7 分率 13.3%(去年 14.3%),SL 14.3%(去年 13.7%),SL 逆势上涨。
考生普遍觉得 “SL 更侧重基础概念,比如供需模型、市场结构,掌握核心公式和图表分析就能得分”。
04、科学
物理 HL 考生普遍觉得 “实验题考法新奇,时间不够用”,但 7 分率 18.9%(去年 19.4%),几乎没降。
新考纲减少了超纲难题,更侧重基础知识点的细节考察,基础扎实的同学即使没做完题,也能拿到不错的分数。
化学也很惊喜,SL 7 分率从 8.5% 升至 9.3%,移除了旧考纲的有机化学难点,新题型更贴近课本例题;HL 7 分率 14.7%(去年 13.6%),中规中矩答题就能出彩。
生物 HL 7 分率 7.0%(去年 6.8%),不过生物知识点太碎,容易混淆,想要拿高分,一定要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避免零散记忆。
05、数学
数学组的反差最让人意外 —— 几乎所有考生都觉得 “题目变难了”,但数据却很 “乐观”。
不少考生吐槽分析与方法(AA)HL“最后两道大题超纲,全班几乎没人做完”,但 7 分率从 14.3% 升至 16.2%。
这是因为难题对所有人都难,评分时分数线适当放宽,只要基础题(选择、填空前 10 题)正确率高,就能超越不少人。
应用与解释(AI)HL 7 分率从 7.7% 升至 9.5%,SL 基本持平。AI 更侧重数据分析、建模等实际应用,计算量小,适合数学基础一般但逻辑能力强的学生。
从上面内容来看,“难不难” 因人而异,关键是摸透科目规律和考纲变化。被吐槽的中文、物理其实有提分机会,看似简单的商管反而竞争加剧。无论是选择科目还是备考,都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科目特点精准规划。
今年秋季,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科目将启用新考纲,2027 年首次评估。新考纲减少死记硬背内容,增加项目实践,对动手能力要求更高。
26 届考生如果选这些科目,建议提前了解考纲变化,暑假可以先接触相关实践内容(如学基础编程、读心理学实验案例),赢在起跑线。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