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袭“考试移民”—香港本地生定义修改!新港人家庭如何应对?

昨日,香港政府公布与本地生定义修改有关的新修订!

突袭“考试移民”—香港本地生定义修改!新港人家庭如何应对?

香港政府发现部分持受养人签证的学生未实际在港居住,却以本地生身份占用教资会资助学额,影响本地学生升学机会及公帑合理分配。

突袭“考试移民”—香港本地生定义修改!新港人家庭如何应对?

为此,教育局参考海外经验及本地实情,修订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学额申请规则。

1、核心修订内容

居港年限要求:

2027/28学年起(2026年10月申请周期开始):持受养人签证学生(获签时未满18岁)须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方可申请政府资助学额:

选项1:课程开课前两年内,在香港全日制正规学校就读;

选项2:提供入境处出具的出入境记录,证明两年内每年离港不超过90天。

突袭“考试移民”—香港本地生定义修改!新港人家庭如何应对?

过渡安排:

2026届考生:不受新规影响,持受养人签证仍属本地生,享资助学额优惠。

2027/28学年:居港要求降为1年(2026年10月起计算)。

突袭“考试移民”—香港本地生定义修改!新港人家庭如何应对?

签证类型限制:

持工作签证/各类人才计划签证者,不再符合政府资助专上课程申请资格。

突袭“考试移民”—香港本地生定义修改!新港人家庭如何应对?

解决方案:

增设居港年限:

受养人签证持有者需满足居港要求,方可申请资助学额;

学费双轨制:

第I类(获资助学费):香港永居、单程证持有者,或首次获签受养人签证时未满18岁且居港满两年者;

第II类(不获资助学费):未满居港年限的受养人、工作签证/人才计划持有者(如优才、高才通)、非本地学生。

⚠️ 关键变化:

持工作签证/人才计划签证者完全丧失资助资格,须按非本地生标准缴费(学费高出本地生3-4倍)

其他课程与奖学金的同步调整:

适用范围:

副学位、高年级学士学位、研究院修课课程等政府资助学额,以及“香港未来人才深造奖学金”“本地研究生学费豁免计划”等资助计划;

执行原则:

院校将制定细化审核标准,确保与新政一致

2、人才计划家庭应对策略

对借人才计划移民的家庭,新政策出台对子女教育规划影响重大。政策实施后,香港高校学位竞争加剧,政府资助学额申请更难,学位资源更紧张,稍有不慎子女或错失机会。

所以,有此移民打算的家庭要尽早规划赴港读书方案,提前了解香港教育相关情况,做好充分准备。

突袭“考试移民”—香港本地生定义修改!新港人家庭如何应对?

紧急规划窗口期(2026届考生):

抓住最后无居港年限要求的申请周期,锁定港八大38%录取率优势。

长期居港路径设计:

尽早定居香港:

子女需在目标入学年前推2年抵港(例如2028年入学需2026年抵港);

双轨证明准备:

▪ 入读香港本地全日制学校(优先选择);

▪ 严格管控离港天数(每年≤90天),保留完整出入境记录。

跨境学生特殊通道:

居住内地但在港读书者,可通过出入境记录满足要求。

3、、政策深层影响与资源预警

学位竞争加剧:

永居/单程证学生成为最大受益群体,资助学额竞争压力降低;

未满足居港年限者需承担高额学费(2025/26学年:本地生4.45万港元 vs 非本地生16万-21.8万港元)

教育规划建议:

2026届考生:尽快通过JUPAS提交申请,避免政策窗口关闭;

2027/28届考生:2026年10月前启动居港计划(如插班香港中学);

长期规划家庭:联系专业机构定制“居港-升学”时间表(例:爱读教育中心的能力评估与插班辅导服务)

新政终结“身份套利”时代,将教育公平锚定于实际贡献(居住/就学)。唯有提前布局者,方能将政策风险转化为升学确定性。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北京四中国际课程佳莲校区高中特色课程

下一篇

iGEMers实践 | 睹除菌制剂产业 共探植保技术前沿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