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日现场:数万家长学生涌入,港校热度不减

10月25日,香港大学本科入学资讯日吸引超过7.6万人涌入校园,周边地铁站排起长队,热门专业宣讲会座无虚席。
尽管近期香港留学政策频变,内地家庭对港校的申请热情依然高涨,现场家长追着招生老师提问的场景屡见不鲜。
#01港校排名持续攀升,教育质量仍是核心吸引力
在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高校表现亮眼:
• 香港大学上升至全球第11位(亚洲第2)
• 香港中文大学位列第32位
• 香港科技大学排名第44位
• 香港理工大学升至第54位

港校凭借地理临近、文化兼容、安全性高等优势,持续成为内地家庭的首选。
#022026fall申请门槛普遍上调,新增专业扩宽机会
香港大学多个专业提高录取要求:
• 计算机与数据科学专业:IB要求从36分升至38分,A-Level从3A提至2A*1A
• 生物医学科学:IB要求从36分升至38分
• 精英工程专业:A-Level要求从3A涨至3A*1A

同时,港大新增计算机与数据科学(Delta+)专业,为国际生提供新机会。

香港科技大学提前开放申请系统,新增生物医学与健康科学、人工智能、微电子等专业;

香港中文大学一口气增设10个本科专业,包括外交及国际研究、公共人文等跨界学科,并与深圳校区推出双专业计划。

#03政策利好与挑战并存,非本地生名额提升至50%
香港《2025年施政报告》推出多项教育利好:
• 港八大非本地生比例提升至50%
• 拨款4000万成立“留学香港专班”
• 试点允许直资学校提高非本地生名额

但与此同时,港府重新界定“本地生”身份,要求通过人才计划来港的受养子女须连续在港居住满两年才能享受本地生待遇,为长期规划的家庭带来变数。
#04多元申请路径解析,提前规划是关键
1. 高考直申
15所港校面向内地招生,其中港大等12所实行独立招生,需提前提交申请。
香港城市大学退出高考统招,改为综合评估(高考成绩+面试+文书)。

2. 国际课程申请
接受A-Level、IB、AP等成绩,但竞争激烈(往年有学生提交6A*、IB满分等成绩)。
3. DSE考试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允许内地生以自修生身份报考,但新规下需关注身份与居住要求。
2026届考生不受影响,2027届后需提前规划身份与学业路径。
留学建议:理性评估机会,精准布局路径
香港留学仍具吸引力,但政策与竞争环境日趋复杂。建议家庭:
• 尽早明确升学路径(高考/DSE/国际课程)
• 关注各校新增专业,把握窗口期
• 若计划通过香港身份升学,需提前2-3年启动规划
• 结合学生成绩、专业倾向与政策变化动态调整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