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老师的电话都要接不过来了,都是家长们在咨询香港的本地生定义。
本地生政策影响的不只是DSE学生,而是所有想要去香港读书的学生!
抱着对广大家长负责任的态度,老师认真研读了港府的公告,针对很多家长提出的一些问题,整理出了13个Q&A,在这里统一解答一下。
以下分析全部都是老师根据港府公布的材料得出的结论,仅供参考!
1、香港本地生定义的新政对谁有影响?
对拿LS5受养人签证的有影响。
就是通过高才、优才、专才、进修获得香港身份后,再给自己的孩子申请香港身份的人。
双非港宝、单程证来港、已有回乡证、已拿到无条件签证的,这几类人不受任何影响。
只要你是香港永居,就不受这个政策的影响。
2、读AP、A-Level、IB等的受养人考生也会受影响吗?
会,因为和课程无关,和身份有关。
3、就读培侨、广州暨大、民心等与考学校,会受影响吗?
和读什么学校无关,和身份有关。永居不受影响,非永居读这些与考学校也没用。
4、只影响学费,不影响学额是吗?
不是!
港府很聪明,没动本地生的定义,是为了防止司法复核这个敏感话题。
但学费和学额就是一体的,改了学费就等于改了学额!
材料里说:認為受養子女須居港滿兩年才符合資格申請政府資助專上課程學額。
不满足居港两年的受养人➡没有办法申请资助学额➡就不能申请15000的本地生学额➡就不再是本地生了➡将被赶出本地生池子。
结论:以后,不满足居港两年的受养人都将被赶出本地生池子。
5、如果还想呆在本地生池子里,怎么办?
第一种:在申请大学那一年的5月31日以前,在香港读2年全日制课程。
第二种:在香港住够2年,每一年都要住满275天,不能超过90天离港。
不过政府设置了过渡期:
2025年和2026年9月读大一的学生,不受影响。
2027年9月读大一的学生,要提前在香港读1年书,或住够1年。
2028年9月读大一及以后的学生,要提前在香港读2年书,或住够2年。
6、怎么样才算住够一年/两年?
根据港府公布的材料来看,只要在大学开课的前一天住够就可以了:
但基于种种原因,老师建议还是不要卡到最后一天这么冒险!
要安全稳妥地确保居住时长,走更保险的路。
也就是说:
2027年秋季要读大一的学生,建议二选一:
◼ 在2026年9月入读香港中六,到2027年5月31日保持在读身份。
◼ 从2026年5月31日开始在香港居住,到2027年5月31日居港不低于275天。
2028年秋季及以后要读大一的学生,建议二选一:
◼ 2026年9月入读香港中六,到2028年5月31日保持在读身份。
◼ 从2026年5月31日开始在香港居住,到2028年5月31日两年期间,每年居港不低于275天。
7、家长需要住吗?不需要,只对学生有要求。
8、可以在香港读两年幼儿园或者小学,然后回内地读初高中吗?不可以。
原文:需要在紧接所修读课程开课首天前的两年内居住于香港。
注意:紧接,紧接,紧接。必须是大学入学前两年。
9、必须在香港学校读书吗?能不能在香港住,在深圳读书?
大概率不行。
因为到时候要申领两年间出入境的记录证明,每年不能超过90天。
而港府发言人称,当日往返不算进“在港时间”,所以实操起来很有难度。
10、如果是2027年读大一,但是没有满足1年居住条件的受养人,会在Jupas系统里吗?
按港府给的材料来看,只要没有满足条件,就踢出本地生池子,所以大概率也不在Jupas系统里。
但据说,可能会酌情给这一批没达到居港时间要求的受养人考生一些额外的港八大名额。
不过现在一切都是未知,建议不要期待能钻空子。
11、高二高三(中五中六)去香港插班来得及吗?
理论上来得及,实际上难度极大。
很多学校不接受高二插班,可能只能去一些很差的学校。
12、最大的谜题是这一段:
原文:第II類別人士仍可以申請報讀政府資助副學位、學士學位及研究院修課課程,惟須繳付不獲資助的學費。
老师理解:“政府资助学额”和“政府资助课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直以来非本地生都可以报读“政府资助课程”,只是学费高录取标准高而已。
13、还想享受本地生的红利入读香港大学,该怎么办?
一、提前规划香港身份,尽早拿永居。
二、高年级学生计算自己是否满足时间的要求,尽早规划香港插班。
香港插班咨询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
和课程、学校等等都无关,就是和身份有关。
规则已经改变,只要不是永居身份,都逃不掉的。
【附上原文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