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过去大半,第1号留学预警发布,地缘冲突不断加剧,国际政策频繁调整,就业市场竞争白热化,就业需求也在不断改变。然而,中国学生的留学热情并未因此消减,反而在时代浪潮中“悄然转型”。如今,留学已不再局限于“走出国门”,关键在于“精准抉择”。接下来,我们将从目的国动态、选校方向、未来发展,这几个维度,结合真实案例为你剖析,当下中国学生留学的最新趋势,从而做出最好的选择。
1、留学目的国呈现多样化
当前,英国、澳洲等传统主流留学国家凭借卓越的教育品质、广泛的文化影响力以及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仍是中国学生出境深造的主要目的地。其中,英国位居榜首,这主要得益于其硕士课程学制较短的优势;澳洲则以13%的占比紧随其后。
但同时,欧洲的德国、荷兰因为教育资源好、学校排名高开始得到家长们的关注和选择。新加坡、马来西亚、日韩和中国香港等亚洲地区,因地理位置邻近、治安良好、政治环境稳定等因素,也赢得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未来留学的选择多样化也为家长和学生们提供了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同时也是卷王时代最好的“镇静剂”。不必再在有限的范围内拼尽全力,而是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达成更好的目标。
2、院校选择更看重排名
根据新华网《2025中国留学生白皮书》的数据,在留学选校时,近半数学生较为关注院校的综合排名,近四成学生看重专业排名,仅一成学生对排名无所谓。总体而言,院校综合排名与专业排名仍是大部分留学生选校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留学生普遍倾向于排名靠前的学校,主要受到国内大城市落户政策、企事业单位招聘偏好、院校资源、国际认可度以及个人成长需求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像中石油,TIMES前50高校硕士免于参加通用能力考试;TIMES前30硕士,纳入高层次毕业生专项储备及培养计划范围。TIMES前30硕士,可免于参加统一初选考试;三峡集团,US News前10院校毕业生可纳入“基石计划”招聘范围。
而国家电网、中国烟草这类顶级央企的录取名单里,近一半的留学生毕业于QS前50-100的院校。新加坡国立、英国G5、澳洲八大等名校的同学更是被抢着要的“香饽饽”。
新兴互联网巨头,像字节、腾讯、阿里等新兴互联网500强,也提出了对学历的要求。相对来说,QS前200院校的留学生竞争力较强。
3、专业选择更加务实
无论是在英国、新加坡、还是欧洲的留学申请中,经济学、商科等交叉学科是最受欢迎的专业类别。其次是理工科和人文社科、艺术等。这些专业的优势在于这些国家的教育资源丰富,教学质量高,能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
同时,像新加坡等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和技术产业基础,特别是半导体和电子行业,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且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因此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在新加坡会受到留学生的欢迎。
这种热度背后也反映出留学规划正从"盲目跟风"转向"理性匹配"——学生不再单纯追求专业名气,而是更关注课程设置是否包含数据分析、数字化商业等前沿模块,是否提供与当地产业的深度合作机会。
在留学趋势变化之下,把握住留学变革方向,做出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王同学,锦秋国际2025届毕业生
(计划)就读学校: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8)>北京大学(QS排名14,以山东高考为例,需698分,全省排名约前50名)
A-Level成绩:数学A*,进阶数学A*,化学A*,会计A*,物理A*
雅思成绩:7分
孙同学,锦秋国际2025届毕业生
计划)就读学校:伦敦大学学院(排名9)>北京大学(QS排名14,以山东高考为例,需698分,全省排名约前50名)
A-Level成绩:数学A*,进阶数学A*,经济A
4、学A-Level课程的四大优势
选修3-4门科目,精力集中
在国内组织A-Level课程考试的是英国考试局,常见的有爱德思、CIE、牛津AQA,每个考试局都属于第三方,同学们可以选择不同考试局的考试,既可以参加剑桥CIE的A-Level考试,也可以参加爱德思的A-Level考试,成绩都是同样有效的。
不同考试局开设的课程不完全相同,爱德思考试局在国内开设21门课、CIE考试局55门课、牛津AQA考试局11门课,合并相同科目后,加起来总共有70多门,这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范围就特别广泛。
学A-Level只需要在第一年选4-5门课,学生看最喜欢、最擅长哪几个,第二年再确定3-4门课,因为大学申请只要提供3-4门成绩,学习上精力更集中,升学压力相对较小。
模块化考试、一门多考、好中择优
一个特别的优势要提醒大家,就是A-Level课程更灵活,一年可以考2-3次,像爱德思考试局,一年可以考3次,模块化考试形式,每个科目都是拆分成几个单元,整体规划完各个考试季,准备好哪个单元就报名考试,没准备好的下次再考,没有考好的还可以重考,对比我们高考一年考1次,压力和时间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学制更短,节省两年中学时间
节省时间是A-Level课程体系的另一大优势。A-Level学制短,一般只需要高中学两年;在A-Level前面可以学两年IGCSE,相当于初中阶段,加起来总共四年。每个学生情况不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甚至可以节省更多时间。
尤其对于留学准备不够充分,还需要到国外读预科的同学,国内高中三年,再加一年预科,就是四年的时间。
但是如果你在国内学两年雅思+A-Level,就不需要再读预科,可以到英国直接读本科,到美国或加拿大的一些大学还可以转换成学分。
另外读预科存在诸多弊端,例如本科升学率不高、顶尖学校不开设预科、学习氛围不佳等,即使最后还是决定通过预科先到国外,一年预科学习的也是A-Level内容,远不如在国内解决好A-Level的学习问题。
从学制方面综合来讲,中国学生选择A-Level这条路径,可以初中两年学习英语能力课程和IGCSE,高中两年学习雅思和A-Level,四年解决中学阶段,英国本科又只要三年,节省出的时间可以做更多有价值的尝试。
无需学籍、高中毕业证,直申世界院校本科
特别提醒家长朋友们,大家在外打拼很不容易,孩子也是跟着折腾。尤其是北京、上海的家长奋斗一段时间以后,事业起来了,经济收益也不错了,但是你会发现孩子因为学籍问题得回老家学习。部分家长因为工作的需要在一二线城市打拼,回不去老家,那怎么办呢?
学习完A-Level这个国际课程,就代表着达到高中毕业水平,大多数的英国、澳洲、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学校不需要高中学籍、高中毕业证,只要雅思+A-Level成绩,就可以直接申请世界院校本科。
总体来说,留学就是要早规划、早准备、早学习。如果孩子现在是中考结束或者初一初二都可以选择IGCSE,过渡到A-Level学习。一般来说,如果初二初三先学留学英语预备课程,共计两年,四个级别听说读写齐头并进,打好英语语言基础,社交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综合提升。英语能力提升要贯穿整个学习规划的始终,因为IGCSE和A-Level是全英文学习。英语没问题了,期间穿插IGCSE的学科学习,之后再进入雅思和A-Level课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留学教育正在经历从“镀金时代”向“价值投资时代”的深刻转型。2025年的留学市场呈现出三大特征:目的国多元化打破英美垄断格局,院校排名崇拜与专业务实主义形成新的平衡,就业导向成为决策的核心坐标。
这些趋势也预示着未来留学专业选择的两大核心准则:一是关注目标国家的主导产业和人才缺口,二是评估专业课程是否具备与时俱进的实践性内容。当留学规划真正实现与国家产业趋势、个人职业发展的三重契合时,海外学历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化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