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将气温上升和情绪下降联系起来
研究将气温上升和情绪下降联系起来
对 157 个国家/地区的社交媒体的分析发现,天气越热,负面情绪就越多。
全球气温上升在许多方面影响着人类活动。现在,一项新的研究阐明了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非常炎热的天气与更多的负面情绪有关,正如对社交媒体帖子的大规模观察所表明的那样。
总体而言,该研究在一年内调查了来自 157 个国家的 12 亿条社交媒体帖子。研究发现,当气温升至 95 华氏度(即 35 摄氏度)以上时,低收入国家的消极情绪会增加约 25%,在富裕国家的消极情绪会增加约 8%。极端高温会影响人们的情感,而不仅仅是身体。
麻省理工学院城市研究与规划系(DUSP)和房地产中心(CRE)教授、一篇新论文的合著者郑思琪(Siqi Zheng)说:“我们的研究表明,气温上升不仅威胁到身体健康或经济生产力,还会影响全世界人们每天的感受。“这项工作为理解气候压力如何在地球范围内塑造人类福祉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这篇名为“气温上升对全球人类情绪的不平等影响”的论文今天发表在《一个地球》杂志上。作者是中国科学院的王江浩;Nicolas Guetta-Jeanrenaud SM '22,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技术与政策计划 (TPP) 和数据、系统和社会研究所;胡安·帕拉西奥斯(Juan Palacios),麻省理工学院可持续城市化实验室(SUL)客座助理教授、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助理教授;Sul 和杜克大学的 Yichun Fan;哈佛大学的 Devika Kakkar;尼克·奥布拉多维奇 (Nick Obradovich),来自 SUL 和塔尔萨脑研究所的桂冠研究院;郑是 CRE 和 DUSP 的 STL 城市和房地产可持续发展冠军教授。郑还是 CRE 的教务主任,并于 2019 年创立了可持续城市化实验室。
社交媒体作为窗口
为了进行这项研究,研究人员评估了来自社交媒体平台 Twitter 和微博的 12 亿条帖子,所有这些帖子都出现在 2019 年。他们使用一种称为 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 (BERT) 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分析研究中 157 个国家/地区的 65 种语言。
每个社交媒体帖子的情绪评分从 0.0(对于非常负面的帖子)到 1.0(对于非常积极的帖子)。然后,这些帖子按地理方式汇总到 2,988 个地点,并根据地区天气进行评估。从这种方法中,研究人员可以推断出极端温度与表达的情绪之间的联系。
“社交媒体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窗口,让我们了解跨文化和大陆的人类情感,”王说。“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以传统调查根本无法达到的规模衡量气候变化对情绪的影响,从而让我们实时了解温度如何影响全球人类情绪。”
为了评估气温对高收入和中低收入环境中情绪的影响,学者们还使用了世界银行人均国民总收入年收入的临界水平 13,845 美元,发现在收入低于该水平的地方,高温对情绪的影响是经济更强劲环境中的三倍。
“由于我们的数据覆盖全球,我们发现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人们因极端高温而遭受的情绪下降是高收入国家的三倍,”范说。“这强调了将适应纳入未来气候影响预测的重要性。”
从长远来看
研究人员使用长期全球气候模型,并预计对高温有一定的适应,还对 2100 年极端温度对情绪的影响进行了长期估计。将目前的研究结果扩展到那个时间范围,他们预测到那时仅基于高温,人们的情绪健康就会恶化 2.3%——尽管这是一个遥远的预测。
“现在很明显,随着我们目前的研究对先前研究结果的补充,天气会改变全球范围内的情绪,”奥布拉多维奇说。“随着天气和气候的变化,帮助个人对情绪状态的冲击更具弹性,将是整体社会适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人员指出,该主题存在许多细微差别,并且该领域还有继续研究的空间。一方面,社交媒体用户不太可能成为人口中完全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幼儿和老年人几乎可以肯定使用社交媒体的人数比其他人少。然而,正如研究人员在论文中观察到的那样,非常年轻和老年人可能特别容易受到热休克的影响,这使得对炎热天气的反应可能比他们的研究所能捕捉到的还要大。
该研究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可持续城市化实验室领导的全球情绪项目的一部分,该研究的数据集是公开的。郑和其他合著者此前曾使用社交媒体调查过这些动态,尽管以前从未如此大规模地调查过。
“我们希望这项资源能帮助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社区更好地为变暖的世界做好准备,”郑说。
这项研究部分得到了郑的主持教授研究基金的支持,以及王伟文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