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率低”是私立名校的标签;
美国公立大学的录取率更友好”
其实,这种情况早已不复存在。
近年来,美国公立大学申请量呈爆炸式增长,而录取率持续走低,许多知名公立大学的录取率在10%到20%之间,这个数值曾经只属于顶尖私校。
01、公立大学 vc 私立大学
我们先看,2025年秋季入学的知名公立大学申请数据:
UCBerkeley综合大学排名第17,全美公立大学第2,被誉为“公立高等教育的典范”,25Fall入学申请季总录取率为11.4%,国际生录取率6.1%;
USNews综合排名全美第21的密歇根大学,科研实力极为雄厚,25Fall入学申请季收到115,000份申请,暂未公布录取率,但在24Fall入学申请季录取率为15.6%;
综合排名第24的弗吉尼亚大学,由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于1819年创立,从64,463份申请中录取9,900人,录取率为15%;
那么,接下来横向对比知名私立大学录取率:
在文理学院榜单全美第1的威廉姆斯学院,以极致的本科精英教育著称,25Fall入学收到15,520份申请,录取率为8%;
综合大学排名第5的耶鲁大学,著名的“常春藤联盟”成员,25Fall入学申请季录取率为5%;
全美第37的塔夫茨大学,被誉为“新常春藤”,以精英教学和跨学科研究传统著称,录取率为11%;
很明显,顶尖公立大学的录取率几乎与同梯队或略高梯队的私立大学处于同一水平。
02、公立大学录取率暴跌
我们从时间上纵向对比发现,知名公立大学录取率缩水严重。
比如,UCLA在25Fall入学申请季的录取率是9.4%,录取1,555名国际新生,国际生录取率为6.4%。而四年前录取率是10%+,八年前录取率15%+。
再比如,佐治亚理工全美第33名,以工程、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闻名,25Fall入学申请季总录取率为13%,你能想到十年前它的录取率有30%。
还有综合排名第30的UT Austin,2025年入学的录取率大约为17%-18%,而十年前的录取率有40%。
用“集体大跳水”来形容这些公立大学的录取率一点都不过分,有些学校甚至连原先的一半都达不到。
02、录取率暴跌的背后
美国大学录取率集体缩水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申请人数太多。
而美国的公立大学由于自身实力以及相对“亲民”的学费,所以被更多的人看到,申请人数直线飙升。
根据Common App发布的2025Fall申请季报告,公立大学申请量达414万份,35.2万人仅申公立校(增长7%)。
像加州9校共收249,824份新生申请,国际新生申请数量比上一年增加了2,567份申请, 增加了8.7%。UT Austin仅在2024年的8月1日至12月1日期间就收到90,562份申请,而总申请人数较上一年增加24.3%,已经连续三年破纪录。
03、国际生的申请路
对于一所享有盛誉的私立大学来说,低录取率代表了名校资本,也让学校的品牌高不可攀,但对于一家公立大学来说,录取率低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一方面,公立大学有为本州居民服务使命,州外和国际学生的名额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公立大学也十分依赖国际生(学费),也需要筹集资金来维持校园运营。
同样,国际生也在面临窘境。
国际生小池子竞争非常激烈
公立学校申请基数巨大,在数万甚至十几万份申请中,招生官审核每份材料的时间极短。任何微小的瑕疵都可能在第一轮筛选中被放大,导致申请失败。
这种“大海选”模式意味着容错率极低,对申请者的整体完美度要求极高。
由于身份限制,国际申请者是在一个更小的池子里进行更为激烈的竞争。而且你如果申请热门专业,更是录取率畸低,面临严峻挑战。
比如,佐治亚理工州内学生录取率为33.13%,国际生录取率为8.2%;马里兰大学州内学生录取率为50.89%,州外学生+国际学生录取率为42.54%。
申请人数多了,录取标准自然也水涨船高
相较于私立大学的“全人考核”,公立校往往比私校更看重GPA、课程难度、标化等硬数据。
一般来讲,GPA 3.8+、AP 5门满分、标化前10%的学生在公立申请中优势显著。在Top30-50梯队,公立大学比私立大学更喜欢SAT/ACT高分选手。
因此,我们建议:如果梦校是美国TOP30,请你的SAT成绩尽量贴近或高于1550分,这样起到的录取加成作用越强劲;越贴近或低于1500分,起到的录取加成作用越微弱。
公立大学海量申请下的完美主义,自然也让招生官的关注到软背景特别优秀的学生,而软背景这一标准在很多同学看来有点“玄学”,很难拿捏。
而至于软背景到底有多重要,我们用一组数据来证明: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入学新生中有74%的学生参加过服务性的课外活动,拥有运动、音乐艺术、实习等经历的同学更是不在少数。
图 |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官网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新生数据显示,在9,060名新生中,有超过7600名学生曾在各类活动中担任领导者的角色,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拿过奖金或者成立非盈利组织等。
图 | UT-Austin 官网
从上面这些信息,我们也能看出,好成绩+软背景才是美国大学的录取密码。
至于很多同学担心的课外活动,则离不开高质量和长期投入这两个关键词,所以大家除了尽早准备之外,还需要有一双火眼金睛来挑选适合自己的项目。
面对愈发复杂的申请生态,无论是早申的卡位战、标化的回归,还是公私校的权衡,唯有将长线规划、数据洞察、资源整合融为一体,才能穿透迷雾,抵达梦校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