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2024/25学年起,将资助大学的非本地本科生上限翻倍增至40%。
随着2025/26学年开学,多所大学回复港媒查询时表示,非本地生申请人数比去年上升,部分院校更创下历史新高。
图源丨港媒
🌟港八大非本地生申请人数创新高
香港浸会大学表示,目前已收到超过1.3万份新学年第一年学士学位课程的非本地生申请,其中约640人获录取,录取人数比去年增加33%。
获录取学生来自30个国家或地区,以内地及「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占比较高。
浸大指,新学年的整体非本地本科生人数,相当于本地学额逾25%,校方正逐步朝向40%的限额目标迈进。
香港理工大学指,于新学年收到逾2.1万份非本地生申请,人数创纪录新高,申请者来自内地、东南亚、中东及非洲等多个「一带一路」国家,并预计将录取约1200名非本地生。
香港科技大学表示,至今接获近2万份非本地本科生申请,同样创历史新高,科大2025/26学年非本地本科新生人数,预计将能提升至政府所设的40%上限。
香港中文大学表示,截至8月20日,共收到超过1万份非本地生申请,国际生入学申请则仍在处理中,暂未能提供数字。
至于香港大学,收生及国际生交流事务总监严志坚早前接受港媒采访时透露,港大于上学年的非本地生录取人数已达到40%限额,新学年预计将超过40%。
香港城市大学指出,新学年非本地生申请人数显著上升,预计录取人数将按年增加近两成。
香港教育大学回应指,教大每学年提供约2200个宿位,所有就读教资会资助本科生课程的新生均可获得一至两年的保证宿位。
岭南大学表示,新学年迎接逾1400名本地、内地及海外新生。
🌟是否提高40%限额,要看大学容量
翻查立法会文件,截至今年3月,在八大中,上学年非本地学生占比最高的院校为港大,已达30.1%,理大及科大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28.6%及25.8%。
随着多所院校新学年非本地生人数增加,对于是否应该进一步提高40%的限额,立法会一位议员认为,要看大学的实际容量,包括校舍、设施及教职员人手是否足够。
🌟议员呼吁大学注重平衡宿位分配
至于外界关注的住宿配套,他认为,当下港府推动将酒店及商厦改为私营学生宿舍,有助于缓解住宿压力。
同时,他指现在不少非本地生可自行解决住房需求,「有些学生可能觉得住有骑楼的旧楼更有风味」,或者住私人楼、村屋「更过瘾、更开心」,反而大学应更注重平衡本地与非本地生的宿位分配。
🌟非本地生很有可能超过8万大关
另据港媒报道:
图源丨港媒
在香港修读经本地评审全日制专上课程的非本地学生数目非常多,2022/23学年有54,500人,至2024/25学年已增至79,300人。升幅逾40%。
如果加上今年自资院校收生扩容,在港留学的非本地学生人数势必超越8万大关。
今年有意规划香港高校申请的各类同学,可以密切关注港校最新招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