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家长找到我,说孩子现在初二,成绩不错,想高中送孩子去英国读书,问现在准备晚不晚。我只能遗憾地说,有点晚了。英国高中入学不仅要拼成绩,更要过 “笔试 + 面试” 两大关,很多家长不知道,光笔试的逻辑题、面试的价值观提问,就需要半年以上的针对性准备。今天就把英国高中入学考试的 “核心关卡” 拆透,帮你避开申请坑!
1、英国高中入学考试:笔试是 “敲门砖”,这些细节别忽略
英国高中(尤其是顶尖私校)的笔试没有统一标准,但核心考察方向高度一致,主要分为 “通用能力测试 + 学科专项测试” 两类,不同入学阶段(11+、13+、16+)的难度差异很大:1. 通用能力测试:考察 “思维潜力”,比学科知识更关键这类测试不考课本内容,而是看孩子的逻辑推理、文字理解、空间想象能力,常见的有 UKiset、CAT4 两种:
- UKiset(英国私立学校入学测试):多数顶尖私校(如布莱顿学院、拉德利公学)要求提交,考试时长 2 小时,分三个部分:
- 文字推理:比如 “苹果之于水果,如同胡萝卜之于____”(考察类比逻辑),或从一串单词中找出 “不属于同类” 的词(考察分类思维);
- 非文字推理:给一组图形,让孩子找规律补全下一个(比如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下一个是____”),重点看空间感知能力;
- 数学推理:难度对标国内初中,但题型更灵活,比如 “小明买 3 支笔花了 12 英镑,买 5 支笔加 1 个笔记本共花 22 英镑,笔记本多少钱?”(考察应用题逻辑)。满分 145 分,顶私普遍要求 125+(全球前 10% 水平),且成绩 2 年内有效,建议提前 1 年考,留出刷分时间。
- CAT4(认知能力测试):部分学校(如伊顿公学预备校)会用,分文字、数字、空间、逻辑四个板块,题型和 UKiset 类似,但更侧重 “学术潜力预测”,比如通过数字题判断孩子的数学学习能力,通过文字题判断语言吸收速度。
2. 学科专项测试:看 “学术基础”,不同阶段难度差很大11+(对应国内小学毕业):考英语、数学两门,英语会要求写一篇 200 字左右的短文(比如 “描述一次难忘的旅行”),数学对标国内小学六年级,但会加入 “汇率计算”“单位换算” 等英式题型(比如 “1 英镑 = 8.5 人民币,买一个 50 英镑的书包,需要多少人民币?”);13+(对应国内初一):新增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会增加 “阅读理解分析”(给一段小说节选,回答 “作者为什么用‘阴暗’形容天气?” 这类深层理解题),数学会涉及简单几何(如求梯形面积)、代数方程(如 2x+5=15,求 x);16+(对应国内高一):难度飙升,要考 A-Level 衔接课程,比如申请理科方向要考数学(含微积分基础)、物理(如力学公式应用),申请文科要考英语文学(分析诗歌或戏剧片段),部分学校(如布莱顿学院)还会加试 “批判性写作”,比如 “科技发展是否让人类更孤独?”(考察观点表达能力)。
3. 笔试备考避坑:别只刷国内题,要适应 “英式思维”很多家长让孩子刷国内奥数、英语阅读,但效果不佳,关键是没抓准 “英式笔试” 的核心:比如国内数学题重 “计算速度”,英国重 “逻辑步骤”,哪怕答案对了,没写清解题思路也会扣分;英语写作国内重 “辞藻华丽”,英国重 “故事完整、观点明确”,有个学生写 “旅行” 只堆砌形容词,被招生官批注 “看不到你的感受”,反而不如用简单句子讲 “旅行中帮老人找路” 的小事更打动人。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微信一对一定制专属留学方案
2、面试是 “定海神针”:3 类问题决定成败,别只会背答案
如果说笔试是 “敲门砖”,面试就是 “定音锤”—— 很多孩子笔试过线,却因面试表现差被拒。
英国高中面试时长 15-30 分钟,核心考察 “价值观、沟通力、匹配度”,常见 3 类问题要提前准备:
1. 个人经历类:不是 “报流水账”,要突出 “成长与反思”常见问题:“你最骄傲的一件事是什么?”“你遇到过的最大挑战是什么?”错误回答:“我参加过英语演讲比赛,拿了三等奖。”(只说结果,没说过程)加分回答:“我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时,赛前一周稿子丢了,只能熬夜重新写,最后拿了三等奖。这件事让我明白,遇到问题不能慌,要想办法解决,这也是我想在英国高中锻炼的能力。”(讲清过程 + 提炼收获,体现抗挫折力)
2. 学术兴趣类:别只说 “我喜欢数学”,要 “落地到细节”常见问题:“你为什么想学生物?”“你最近读的一本书是什么?”错误回答:“我觉得生物有意思,以后想当医生。”(太笼统)
加分回答:“我喜欢生物是因为去年参加了‘植物生长实验’,发现光照时间不同,植物高度差了 5 厘米,这让我好奇‘光合作用的具体机制’,听说贵校有专门的植物实验室,想跟着老师深入研究。”(结合具体经历 + 关联学校资源,体现 “主动探索欲”)
3. 价值观类:没有 “标准答案”,但要 “逻辑自洽”常见问题:“如果你的朋友作弊,你会告诉老师吗?”“你觉得‘成功’的定义是什么?”这类问题考察孩子的同理心、责任感,比如被问到 “朋友作弊”,可以说:“我会先和朋友聊,告诉他作弊不仅违反规则,还会让他失去真正学习的机会;如果他不听,我会告诉老师,因为真正的朋友应该帮他改正错误,而不是纵容。”(既体现友情,又坚守原则,逻辑清晰)
面试避坑:别让 “中国式礼貌” 减分很多孩子面试时不敢看招生官、说话小声,被误以为 “不自信”;还有的孩子被问到 “缺点”,只会说 “我太追求完美”(模板化回答),反而不如坦诚说 “我有时候会拖延,现在每天列计划表改进”(体现反思与行动力)。建议提前 3 个月开始模拟面试,用手机录屏回看,调整眼神、语速、肢体语言。
3、什么样的学生能进入英国好高中?不是 “成绩好就行”
很多家长以为 “孩子成绩好,就能进顶私”,但实际录取时,学校更看重 “潜力 + 匹配度”,这 4 类学生更容易脱颖而出:
- 学术能力强,但不 “死读书”:比如数学能解难题,还能说出 “这道题的逻辑和生活中的理财问题有关”(体现知识迁移能力);
- 英语水平够 “学术”:不是只会日常对话,而是能看懂英文教材、写学术短文(比如用英语分析 “为什么英国议会有上议院和下议院”);
- 有 “长期坚持的兴趣”:比如连续 3 年参加公益活动,或坚持练钢琴 5 年(学校怕 “三分钟热度”,更认可 “深度投入”);
- 能 “适应独立生活”:比如孩子会自己规划时间、整理房间,面试时能说 “我知道英国高中要自己安排作业和社团,我现在每天会列 To-do 清单”(体现自理能力)。
4、何时开始准备?这 3 个时间节点别错过
英国高中申请是 “长线战”,不同目标学校的准备时间差很多,这 3 个节点一定要记牢:
目标顶私(如伊顿、布莱顿学院):
13 + 入学要提前 3 年准备 ——8 岁(小学 2 年级):开始接触英语阅读,培养逻辑思维(比如玩 “数独”“拼图” 游戏);
9 岁(小学 3 年级):注册目标学校(部分顶私名额要抢),开始 UKiset 备考;
10 岁(小学 4 年级):参加 UKiset 考试,同时准备学科笔试和面试模拟。
目标普通私校:至少提前 1.5 年准备 ——初一上学期:确定 3-5 所目标校,了解笔试科目(比如是否考科学);
初一下学期:开始 UKiset/CAT4 备考,同步提升英语写作(每周写 1 篇短文);
初二上学期:参加笔试,准备面试,12 月前完成所有申请。
16 + 入学(国内高一转英高):提前 2 年准备,因为要补 GCSE 课程(英国初中课程),比如申请理科方向,需自学 GCSE 数学、物理,且成绩至少 B 以上,否则连笔试资格都没有。
5、高效备考:别盲目刷题,这 3 个方法更有用
针对性刷 “校本题库”:很多学校会公布往年笔试真题(如布莱顿学院官网有 13 + 数学样题),或找中介要 “校友回忆版真题”,比刷通用教辅更有效;
沉浸式练英语:每天看 15 分钟英国儿童新闻(如 BBC Bitesize),积累学术词汇(比如 “photosynthesis”“parliament”),每周和外教聊 1 次 “学术话题”(如 “如何保护野生动物”);
模拟面试 “场景化”:不要只背答案,而是把问题和生活经历结合,比如被问到 “团队合作”,就准备 1 个 “小组做项目遇到分歧,你如何解决” 的具体案例,面试时更自然。
英国高中申请就像 “闯关卡”,笔试考 “硬实力”,面试考 “软实力”,少一步准备都可能错失机会。很多家长让孩子初二才开始准备,结果 UKiset 考了 115 分(顶私门槛 125+),只能临时换校,非常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