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面临以下困扰:
买学区房怕政策变动?
冲民办怕摇号失败?
选中优质小学又怕初中部拉胯?......
这些情况戳中了多少家长的痛点?为了娃的升学,从幼升小前就开始做攻略,好不容易搞定小学,又要担心五年后小升初的政策变动 —— 学区调整、对口变化、民办摇号等风险,没有一样能让人踏实。
但其实,有个较为省心选项一直藏在大家身边“一贯制学校”,公办几乎直接直升,民办大概率保底(直升率中位数85%),不用在小升初时想破脑袋做规划、查政策。
今天这份攻略,不仅补全16区一贯制校情,更是从家长最关心的选校逻辑、隐藏福利、避坑要点出发,帮大家精准找到适合自家娃的那所学校。
先给大家划个重点,上海一贯制校基本盘!
根据统计,上海16区目前有291所一贯制学校,其中公办229所,民办62所。
公办一贯制占比近79%,是性价比之王,不用交高额学费,大多能避免小升初的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8所浦东公办校停止直升,名单附后。
民办一贯制虽仅占21%,但课程体系丰富,普遍实行小班化教学,硬件、食宿条件往往也更优。
👉告别小升初择校焦虑!这条升学“黄金通道”能省心到高中!(附沪上民办一贯制“藏宝图”)
但无论公办还是民办,选对校才是关键。
杨浦区:10所公办,4所民办
复旦二附中、交大附中杨浦实验和同济附属新江湾依托“复旦、交大、同济”资源,必然是关注度高的学校。
需要注意的是,交大附中杨浦实验2024年六年级首次招生,并采用划片电脑派位的方式招生。
上音实验艺术特色显著,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学习一种乐器,且初中部实力强于小学。
市东实验学校是区内唯一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公办校,小学至高中贯通培养,高中部为市实验性示范高中。
而同大实验、长阳实验、杨浦双语这三所民办一贯制,年年触发摇号,可以说是大热门了。其中,长阳实验今年直升率全市垫底,只有60%。
黄浦区:公办21所,民办3所
仅1所公办一贯制学校,黄教院附属中山学校以科创为特色,开设无人机、编程等课程,与其他完中相比,略微逊色。
民办永昌凭借多年积累的扎实口碑,成为体制内家庭的优选;康德双语因包含高中部,能为计划走双语路线的学生提供连贯培养。
徐汇区:5所公办,1所民办
教育强区的资源向来都是令人羡慕的,一贯制学校不论是公办还是民办统统都是集团化办学,从名字就可以窥得一二。
其中,上汇实验隶属“上中嫡系”,招生条件比较特殊。
西南位育实验和复附徐汇实验均为2024年升级成一贯制学校。
世外更不用说了,头衔众多“IB霸主”、“世外出品必属精品”、“开到哪火到哪”等。
徐汇公办👉徐汇教育有多牛?公办中小学梯队全揭秘,这些强校凭啥让家长挤破头?
集团化办学👉收藏!沪上12大教育集团校“实力账本”:四校系/八大系/平和系/协和系… 择校方向全拿捏!
普陀区:公办21所,民办3所
普陀区的教育体系注重学区化和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超过60%,一贯制学校在市区位居前列。
曹杨二中附属校理科见长,与曹杨二中共享竞赛资源;江宁学校则实行快乐教育,但成绩稳居公办前列;中远实验以科技艺术为特色,并与同济大学合作开设“智能建造”校本课程。这三所学校都是曹杨二中集团的成员校。
华二普陀实验是今年新开的学校,依托“华二”品牌,且校长由华二校长周彬担任,起点高期待值拉满。
晋元高级中学附属学校,设有理科实验班,对接晋元高中的同济苗圃班,据家长反馈学校管理严格但人性化。
培佳双语区内很多家长的首选,加上今年出了一个全市中考状元,口碑又有了新突破。
长宁区:3所公办,1所民办
建青实验学校是上海唯一一所集幼儿园到高中的十五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拥有手球、DI创新思维竞赛等强势项目。
包玉刚全人教育的典范,初中统招名额为个位数,但直升率常年100%。
虹口区:5所公办
长青学校艺术、体育、科技全面发展,有非遗刺绣、VEX机器人等特色项目。
虹口实验是进步显著的家门口好学校,中考成绩稳步提升。
上外附属北外滩与三公之一的上外附中有着紧密关系,今年新开值得关注。
静安区:6所公办
静教院附校无疑是区内关注度最高、特色最鲜明的一贯制学校,小学以教学创新和低压力高成效著称,中考成绩则连续多年在区内公办学校中名列前茅。
宝山区:公办33所,民办6所
宝山区公办一贯制学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高校附属学校密集。依托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资源,创办了多所附属学校。
宝山实验学校是区内公认的老牌公办强校,以其校风好、管理严、升学稳而备受青睐。
上大附属宝山外国语是上海大学教育集团成员校,潜力被广泛看好,是宝山中部地区的热门选择。
华曜宝山背靠“华二系”,一开办就成为全区瞩目的热门学校。
宝山世外是“世外系”直属学校,最大特色是依托均瑶集团的航空科技资源,在校内打造了宝外科创中心。
松江区:公办35所,民办3所
松江区一贯制公办学校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高校合作办学成为主流,已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创办附属学校。
集团化办学模式成熟,形成了上外松外、东华附校、民乐学校等多个教育集团,实现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
新建学校发展迅速,如华二松江实验学校、上师大附属松江实验学校等高标准建设的学校陆续投入使用,极大提升了松江教育的整体水平。
计划走国际路线的,西外和赫贤两所民办一贯制值得考虑,可以一路到高中。
青浦区:公办8所,民办5所
青浦区一贯制的格局显然是民强公弱了,民办校各个都有名头,堪称神仙打架。
毓秀学校和崧泽学校是区内公认的老牌优质公办;上师大附属青浦重固学校依托上师大资源合作办学;绿舟学校是今年新开的学校,由青浦平和负责运营管理,值得期待。
民办一贯制学校均由上海知名教育集团管理,如世外、平和、协和、复旦、宋庆龄等教育品牌,这实力还用说。
奉贤区:公办21所,民办2所
奉贤区一贯制学校资源配置呈现“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特点。
早期的一贯制学校多为区内老牌公办校转型而成,如育秀实验学校、华亭学校等,随后通过强校带弱校的方式,组建了多个教育集团,如奉贤区实验中学教育集团、育秀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等。
区内较为热门的公办一贯制学校有奉贤实验中学、育秀实验学校、华亭学校、弘文学校。
奉贤世外是今年新开的民办一贯制学校,属于世外系直属校,首届招生没有触发摇号,捡漏的家长可真幸运。
金山区:公办8所,民办3所
金山区一贯制学校格局正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通过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深化集团化办学,逐步形成公办与民办协同发展。
华二金山作为华二教育集团的最新成员,自筹建以来就备受关注。学校充分利用金山在科创、人文、生态方面的优质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科创教育”品牌。
金山世外隶属于世外系直属学校,一开办就成了全区的焦点,摇号必然是逃不过的。
杭州湾是星河湾的姐妹校,由于偏郊区,热度略微逊色于星河湾,但教学设置上与星校是一脉相承的。
嘉定区:公办17所,民办5所
嘉定区一贯制公办学校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
早期以疁城实验学校、上外嘉外等本土名校为代表的基础奠定阶段;
中期以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华师大第五附属学校等高校合作为标志的品质提升阶段;
近期以上海市实验学校嘉定新城分校(上实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嘉定实验学校(交大系)等高起点新校为引领的创新发展阶段。
民办学校中,嘉定世外凭借“世外系”的光环,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而华盛怀少则与AP强校WLSA合作开展初中项目,共享资源。
崇明区:公办6所,民办1所
上实东滩系出名门“上实系”,无论背景还是成绩,一点不输优质民办!招生方面,除了区内地段招生,还面向浦东、杨浦、宝山、虹口、静安招生,但区外招生名额逐年缩水。
新纪元今年的牛剑录取非常亮眼,位居上海第二,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是一匹黑马,想选国际路线的家庭可以考虑。
浦东新区:公办29所,民办15所,直属校1所
浦东一贯制学校的布局呈现出多元化、集团化的特点,从公办四校系、建平系、上实系、进才系,到民办平和系、协和系、万科系应有尽有。
公办一贯制学校中,上海实验(三公)、华二前滩(华二系)、上实东校(上实系)、洋泾菊园实验等学校成为区域内的热门选择。
民办一贯制学校中,平和、协和、万科、中芯、惠立、宏文等学校则提供了多元化的教育选择。
浦东公办👉浦东公办顶流格局已定!明珠/福外/张集/建西…56%市重率背后,入户3年起!
需要注意的是,8所学校从2025年起将采取户籍、居住地段对口等方式安排学生入学。
其中,有5所学校从今年开始,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升入初中时,不再安排直升。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秀沈学校
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实验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浦东实验学校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浦东临港实验学校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附属学校高行校区
还有3所学校,今年起也关闭直升通道。
川沙中学南校
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
华师大二附中前滩学校
要知道,这8所校里不乏“名校派系”,如华二系、复旦系、交大系,上实系等,靠集团化办学和直升优势吸引大批家长,从而越发热门,政策变动在所难免。
闵行区:公办21所,民办12所
闵行区一贯制公办学校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初期探索阶段:通过合并原有中小学组建第一批一贯制学校,如明星学校由报春中学和明星中心小学合并而成。
快速发展阶段:与各大教育集团合作创办优质学校,如七宝文来、复旦附属闵实验等。
提质增优阶段:引进顶尖高校资源创办高标准学校,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
公办七宝文来、复旦附属闵实验、文来实验、上师大康城实验人气居高不下,都背靠强校资源,实力突出;莘光学校、莘城学校则凭借近年亮眼的中考表现,同样脱颖而出。
星河湾上中亲儿子、圣华紫竹背靠华二、协和以及万科以集团化办学出名,这些民办一贯制学校已成为众多家庭的首选。
闵行公办👉闵行公办的 “卷王” 之争:76所小学+52所初中厮杀,谁凭实力封神?
公办OR民办:一张简单的决策清单
🟠走体制内还是国际路线?又或者是进可留学退可高考?
🟠最看重教育的哪个方面?是升学路径的稳定性,还是课程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孩子适合什么样的环境?是适合在大规模、规范化的环境中成长,还是在小规模、受关注度高、活动丰富的环境中找到自信?
🟠家庭的经济预算是多少?这是最现实的门槛,公办近乎免费,民办则是高昂的投入,且投入与产出不一定成正比。
择校要点:看清三大潜在风险
🟠当学区生源爆满时,教育部可能会调整对口方案,一些公办一贯制学校可能不再承诺全部直升,而是按地段等方式入学,有些实行五年一户,对入户年限也有要求。
🟠有些学校是靠小学部的优质办学赢得了声誉,但初中部的教学实力可能相对平庸,与区内顶尖的纯初中相比有差距。
🟠以学术“鸡血”闻名的学校,适合抗压能力强、学术潜力大的孩子,但对于需要更多自主空间和鼓励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感到压抑。
总结来说,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是否适合。公办是托底的“坚实基础”,而民办则是多样的“自定义选项”。
注:表格均为手动录入,如有错误,欢迎指正